間歇效應的產生原因
為什麼會產生這種間歇效應呢?其主要產生原因有如下幾點:
一是注意轉移因素。人們的注意中心會隨著新任務的出現而發生變化。原來是注意的中心會隨著新任務的出現變成注意的背景。時尚的東西就是人們注意的中心東西,不時尚了也就被人們所忽視了,成了注意的背景,因此,被人們注意的東西往往容易成為時尚,不被注意的東西往往很難成為時尚。隨著時間的變化,這種間歇效應也將發生。
二是心理的飽厭心理因素。人的心理猶如吃飯,吃飽了就不想再吃了,再吃的話就會生厭,那怕是再端上山珍海味也會搖頭擺手。而人的心理也是這樣,一旦需要滿足了,就會想更高的需要,它不會老停留在原需要上,否則就會產生飽厭現象,產生遂反心理。時裝不時髦了,就是這種飽厭心理造成的。過了一個階段,穿的人少了,它又會漸漸地時髦起來。間歇效應就這樣發生了。大家都記得的樣板戲就是這樣,當年紅得狠,但唱多了,聽多了,也就膩了,改革開放後,流行曲一下占了上峰,但聽多了,唱多了,現在人們又開始對它膩了,所以有許多人又開始熱衷於樣板戲了。
三是人們有變新的心理。有句成語叫喜新厭舊,說的就是人們有喜歡變新的心理,對新異或變化的事物總會表現出一種趨向心理,而對原有的舊的東西會表現出一種厭棄的心理。過了若干時間後,舊的東西長時間未見又猶如新的,人們又會產生趨向的心理,就這樣發生著間歇效應。
間歇效應的運用處理方式
當然,注意的轉移也好,飽厭心理也罷,變新心理也好,都是由於間歇因素造成的。因此,沒有間歇因素,間歇效應就不可能產生。因此如要產生間歇效應,就必須有時間間歇。如果不想產生間歇效應,就要力圖避免時間的間歇。在學校中,這種間歇效應有沒有?也是有的。有的同學一會兒喜歡這個,一會喜歡那個,興趣變化很快,常常產生“異見思遷”現象,沒有一個相對穩定而中心的興趣,這種間歇效應就有消極作用。因此,學校教師也應加以重視。
首先,學校教師在導學育人上不能有間歇效應的心理。現在是優秀教師的,不能認為隨著時間的流逝,自己自然而然也會變成一般的教師,甚至是較差的教師。事實上,只要我們努力,意識到間歇效應的存在,我們就可以避免它,許多教師就是這樣,不以優秀教師而自負,而是仍然踏踏實實、扎紮實實地開拓創新,所以他們能永葆青春,克服間歇效應現象。現在是較差的教師,也不要在等待間歇效應的發生,如果不努力,不“窮則思變”,那么,優秀教師永遠也別想輪到。這就是說,間歇效應的發生也是有條件的,除了時間間歇因素外,還需要人們積極地努力,不屈的奮鬥。
其次,學校教師要重視學生行為的間歇效應。學生的一些不良行為現在改好了,並非意味著真的改好了,隨著時間流逝,許多壞行為又會捲土重來,這種反覆性會經常發生。為了避免這種間歇效應的發生,學校教師一定要重視學生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要從小進行,不斷強化,要抓反覆,要反覆抓,以致養成行為習慣。切不可淺嘗輒止。否則,間歇效應必然會發生。
第三,學校教師要重視“復古”創新工作。間隙效應的魅力很重要的一點就是,過去的好東西,現在重新挖掘,稍作包裝、創新,又可以產生無窮的魅力。根據這一效應原理,對教師自己導學育人的“新”東西適時推出、藝術運用,如若再配之以審時度勢,銳意開拓的創新轉化的思緒,其創新智慧將可望蓬蓬勃勃。因此,學校教師千萬不要隨意丟棄自己導學育人的東西,不要認為它毫無創新之處,問題在於自己有否進行“復古”創新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