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平碉樓與開平村落成為廣東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
2007年6月28日,在紐西蘭基督城召開的第31屆世界文化遺產大會上,開平碉樓與村落順利通過表決,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4處世界遺產,廣東省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
江門開平碉樓、開平村落位於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境內,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其特色是中西合璧的民居,有古希臘、古羅馬及伊斯蘭等多種風格。開平碉樓約產生於明代後期(16世紀),到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展成為表現中國華僑歷史、社會形態與文化傳統的一種獨具特色的群體建築形象。這一類建築群規模宏大、造型別致,分布在開平村落。 2001年06月25日,作為近現代重要史跡及代表性建築,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五批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開平碉樓源於明朝後期,到工19世紀末20世紀初達到鼎盛時期。高於一般的民居,比普通民居堅固厚實,窗比民居開口小,外設鐵板門窗。碉樓上部四角都建有突出懸、挑的全封閉或半封閉的角堡,可居高臨下還擊進村之敵。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開平村落
- 別稱:建築之鄉、藝術之鄉
- 隸屬:廣東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
- 位於:廣東省江門市下轄的開平市
有著陽光味道的開平村落
中西建築藝術長廊
難能可貴的是,開平碉樓與開平村落及其中西文化交融的人文景觀、自然生態、鄉風民俗等,都保持得相當完整和真實。她深沉的中國傳統文化底蘊,濃郁的歐美文化氣息,高度反映了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特定的地域環境中所形成的獨特的歷史文化景觀,被譽為“華僑文化的典範之作”、“中西建築藝術長廊”。
最初為防匪患水患而建
最初開平碉樓是為防匪防洪而修建。明朝時,開平因匪患頻生、洪災多發,一些村落出現了防洪防匪的多層塔樓式建築——碉樓。到近代,碉樓更成為開平村落的標誌性建築,具有了防匪、防洪、居住、辦學等多種功能,尤以防衛和居住功能最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