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區(開封鼓樓區)

鼓樓區(開封市鼓樓區)

開封鼓樓區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鼓樓區位於開封市的中心區域,因明清“鐘鼓樓”而得名。東西窄,南北長,呈天鵝型。

2005年,下轄8個城市街道。轄區內有千年古剎大相國寺、開封府、包公祠、包公湖以及宋代州橋、朱雀門、明代“草三亭”清真寺和清代“善義堂”清真寺等文化古蹟遺址。擁有商業專營街4條,綜合商業街13條,商業、飲食、銀行等服務網點和機構3萬多個,各類集貿市場100多個,是開封市的經濟、文化、旅遊、商貿和金融中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鼓樓區
  • 外文名稱:Gulou  District
  • 行政區類別:市轄區
  • 所屬地區:中國華中
  • 下轄地區:6個街道
  • 政府駐地:鼓樓區包公湖北路39號
  • 電話區號:0371
  • 郵政區碼:475000
  • 地理位置:河南省東部、開封市市中心
  • 面積:58.2平方公里
  • 人口:14.3萬人(2013年)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相國寺、包公祠開封府
  • 機場鄭州新鄭國際機場
  • 火車站開封站開封北站
  • 車牌代碼:豫B
  • 行政區劃代碼:410204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人口民族,民族,人口,交通,自然地理,位置面積,氣候特徵,地質狀況,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水資源,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社會事業,民生,教育,衛生,城建,政府機構,歷史文化,農副特產,著名景點,

建制沿革

先民活動最早可追溯至新石器時代
夏朝自帝杼至帝廑在開封一帶建都217年,史稱老丘,這是開封有明確歷史記載的第一次建都。
商朝在開封一帶建都27年,史稱囂。
公元前8世紀,春秋時期的鄭莊公在今開封城南朱仙鎮附近修築儲糧倉城,取“啟拓封疆”之意,定名啟封。
漢初避漢景帝劉啟名諱,更名為“開封”,這便是“開封”的由來。
鼓樓區歷來是開封市的繁華中心區域,北宋(公元960-1126年)時,屬內城左廂第一廂的信陵坊、通濟坊、宣平坊及右廂第一廂的宣化坊、新昌坊、光化坊,歸開封、浚儀(後改祥符)二赤縣分治。
明代,屬開封城的安業坊及新昌坊的鼓樓隅和鐘樓隅。
清代,屬祥符縣的第一隅、第二隅和第七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廢隅改區,稱南區。
民國時期,改祥符縣為開封縣,仍稱南區。開封淪陷(1938-1945)後,日偽設開封市,稱二區。
抗戰勝利後,國民黨當局復稱開封縣,改區為鎮,屬崇廉鎮、利汴鎮。
1948年10月24日,開封第二次解放後,開封特別市人民民主政府改鎮設區,同年11月在該地建立開封特別市第二區。因轄區內有明建清修的鼓樓,1956年3月,開封市政府正式命名該區為鼓樓區,區人民政府駐南書店街20號。1966年8月,改稱紅光區。
1972年6月,復稱鼓樓區至今。解放以來,鼓樓區均為市轄區。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鼓樓區轄8個街道:相國寺街道、新華街道臥龍街道州橋街道西司門街道九村街道五一街道仙人莊街道
相國寺街道轄:相國寺社區、鼓樓社區。
新華街道轄3個社區:自中社區、自西社區、青龍背社區。
臥龍街道轄5個社區:裴場公社區、蔡河社區、中華社區、永安社區、瑞安社區。
州橋街道轄4個社區:大紙坊社區、營街社區、開封府社區、包南社區。
西司門街道轄5個社區:城隍廟社區、行宮社區、油坊社區、新街口社區、板橋社區。
九村街道轄9個村:小王屯村、楊四莊村、南柴屯村、豐收崗村、牛墩村、楊砦村、劉寺村、淺河村、蔡屯村。
五一街道轄5個社區:魏都社區、鄭汴社區、濱河社區、大王屯社區、西苑社區。
仙人莊街道轄9個村:仙人莊村、茶庵村、辛倉村、何樓村、馬頭劉村、北梁墳村、沙胡劉村、新城集村、龍王廟村。
註: 以上數據整理自2012年

人口民族

民族

鼓樓區是一個多民族的聚集地,根據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鼓樓區居民以漢族為主,有回族、滿族、蒙古族、壯族、苗族、朝鮮族等40個少數民族,呈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到總人的5.48%

人口

2013年,轄區常住人口14.3萬人,其中城市人口12.1萬人,農村人口2.2萬人。

交通

鼓樓區地處市中心,110條背街四通八達,京廣鐵路和京九鐵路左右為鄰,北京至廣州的106國道,東營至鄭州的220國道和天水至連雲港的310國道市交匯。鼓樓區距新鄭國際機場現有道路里程為69公里。高速公路出入口距鼓樓區車程為10分種,至鄭州、洛陽、三門峽、商丘有高速公路相連,經鄭州向北可通達新鄉、安陽直至北京;向南可通達許昌、漯河、駐馬店直至深圳。

自然地理

位置面積

開封市鼓樓區位於黃河中下游,太行山脈東南方,地處河南省中東部,東經113°52′15"—115°15′42",北緯34°11′45"—35°01′20"。總面積58.2平方公里(城區面積7.5平方公里)。
河南省開封市市轄區

氣候特徵

氣候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季寒冷乾燥,春季乾旱多風,夏季高溫多雨,秋季天高氣爽,四季分明。年均氣溫為14.52℃,年均無霜期為221天,年均降水量為627.5毫米,降水多集中在夏季7、8月份。

地質狀況

開封市鼓樓區地處豫東平原,在地質構造上位於華北地台的南部,屬於華北地台的組成部分。在大地構造上,處於秦嶺——崑崙緯向構造體系與新華夏第二沉降帶華北坳陷複合交換部位,從全國地質構造和地貌格局看,屬於華北坳陷盆地。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鼓樓區屬於溫帶落葉闊葉林,常見植物有毛白楊、大官楊、旱柳、臭椿、蘭考泡桐、側柏、荊條、益母草、馬唐、牛筋草等。

動物資源

鼓樓區動物資源主要分為野生動物和飼養動物,其中野生動物資源較少,近百種,其中獸類貧乏,以野兔、鼠類居多,鳥類中數量較多的有麻雀、灰喜鵲,爬行類以蜥、蛇類為主,兩棲類主要為蛙類。
飼養動物主要有牛、馬、騾、豬、羊、兔等,家禽類以雞、鴨為主,水產養殖以魚類為主。

水資源

鼓樓區地下水比較豐富,在450米深度內埋藏著多層含水砂層,加之黃河側滲補給能力較強,成井出水量較大,水質較好。

經濟

綜述

2011年,地區生產總值48.61億元,比2010年增長13.4%,是2006年的2.2倍;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17億元,比2010年增長21.3%,是2006年的2.4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5.08億元,比2010年增長21.8%,是2006年的3.2倍;固定資產投資23.6億元,比2010年增長32.1%,是2006年的4.4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9.42億元,比2010年增長19.3%,是2006年的2.4倍;農民人均純收入7591.73元,比2010年增長18.7%,是2006年的1.9倍。
鼓樓區天際線鼓樓區天際線
2013年,地區生產總值完成55.61億元,比2012年地區生產總值51.23億元增長7.9%;公共財政預算收入1.71億元,比2012年財政預算收入1.44億元增長18.9%,其中稅收收入1.2億元,稅收比重為70.1%;公共財政預算支出3.29億元,比2012年預算支出2.88億元增長14.2%;固定資產投資36.61億元,比2012年資產投資29.94億元增長22.2%;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0.54億元,比2012年零售總額80.47億元增長12.5%;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萬元,比2010年人均可支配收入1.9萬元增長10.5%;農民人均純收入9780元,比2010年人均純收入8678元增長12.7%。全區引進市外資金40億元,為市下目標的156%;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0個,完成投資23.41億元。

第一產業

截至2011年,農業上相對2010年完成增加值1.46億元,產業比重占到3%,規模養殖場達到614個,規模養殖比重由2010年的62%提高到78%,仙人莊辦事處連續五年被評為全市畜牧業養殖十強鄉鎮。發展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組織23個,創市級示範合作社2個。小王屯社區建設順利。累計投入500多萬元加強牛墩等村莊基礎設施建設。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7591.73元。累計發放糧食直補、農資綜合直補、良種補貼等2092.12萬元。
鼓樓區(開封鼓樓區)

第二產業

截至2011年,工業上相對2010年完成增加值15.69億元,產業比重占到32.3%,新建擴建企業巨力玻璃、天池化工、開化複合肥等。完成了市醫藥產業園區平面設計及基礎設施修建規劃,天地藥業等重大工業項目落戶園區,累計引進市外資金117.3億元,實際利用外資2670萬美元,引進億元以上項目36個,對外開放工作邁上新的台階。累計完成重點項目50個,完成投資近55億元。錦繡皇城、龍成香格里拉、大潤發超市等一批項目相繼完成。
鼓樓區(開封鼓樓區)

第三產業

截至2011年,第三產業相對2010年完成增值31.46億元,產業比重占到64.7%,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了16844.83元。共引進項目113個,累計引進市外資金22.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909萬美元,外貿進出口累計917萬美元。商貿服務業,嘉斯茂數碼廣場、宏達紫雲台、宋韻名都等一批項目有序推進;鼓樓復建、陽光商貿城、丹尼斯百貨等一批項目前期工作進展順利。大潤發超市、光彩商業街、鼓樓食坊等相繼建成運營,完成了書店街改造工程,陽光酒店、未來假日酒店、如家快捷酒店等一批國內知名企業先後入駐開業。
鼓樓區(開封鼓樓區)

社會事業

民生

2013年,民生支出達1.5億元,修建毒餌洞(站)4萬多個,安裝“三防”設施1.1萬平方米,建設健康教育宣傳欄2萬平方米,區屬鼓樓醫院、結核病醫院、婦幼保健院職工養老保險實現了“事轉企”,退休職工人均月增資800元。解決了文盛工地、東京銀河大酒店、陽光商貿城等項目徵收遺留問題;哈鄭直流配套送出工程等27個項目完成了年度目標進度。殘疾人基金會兌付工作圓滿結束,1999年至2013年共兌付資金682萬元。

教育

2013年,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投資906萬元硬化學校操場並新建了5座教學樓。教學質量進一步提高,榮獲全國第四屆中小學生藝術展演活動優秀組織獎。
截至2013,年鼓樓區現有學校6所,分別是河南省農業廣播電視學校、康樂幼稚園、立洋外國語學校、開封大學,新世紀高中中山路第五國小。

衛生

八十年代末期,轄區內區級以上醫療衛生單位16家,職工2674人,企事業單位設衛生醫療機構有55家,醫療技術人員321人,個體行醫診所50家。
2013年,集中整治食品經營行業和“五小”門店1787家,拆除戶外違章廣告1481塊,拆除違章搭建5.1萬平方米;全區規範和改造旱廁1743個,改造升級垃圾中轉站8座;整治廢品收購站點56家,建築工地32個,改造背街170條,封閉垃圾通道2678個,整治居民小區118個,清運垃圾渣土1.5萬餘車;改造和規範農貿市場5個,取締早夜市10個,新建便民菜店7家;全轄區施劃機動車停車位4500餘個,道路標線1.12萬米,規範機動車、非機動車停車場32個;清理各類小廣告5.3萬餘張。

城建

2013年,動員1000餘人次、動用泥漿泵、挖泥船等專業機械設備,完成了5.6公里小王屯溝的水利清挖工作,清淤2萬餘立方米。完成徵收房屋建築面積62萬平方米,建設保障性安置房2733套。鼓樓復建及周邊綜合整治工程、龍成御苑、虹橋商城、文盛商業街以及西內順城道路拓寬改造、鄭民高速連線線拓寬綠化、完成鄭民高速兩側6.3公里綠化帶植樹任務。

政府機構

區政府辦
區發改委
區教文體局
區科技局
區工信局
區民政局
區司法局
區財政局
區人社局
區建設局
註:本表整理自開封市鼓樓區人民政府網

歷史文化

宋朝文學家孟元老著有《東京夢華錄》;宋朝畫家張擇端有《清明上河圖》流傳於世,民間有朱仙鎮木版年畫,開封盤鼓,汴繡等。在烹飪上,汴京達到了空前的高度,在,坊、市不分,夜禁取消。
鼓樓區(開封鼓樓區)
民間大型造型舞蹈肘閣(又叫舉閣),起源於宋代的“肉傀儡”。獅子舞也叫舞獅子,重大節日或喜慶日子,民間藝人都會披掛上陣,狂舞急騰一番。

農副特產

開封稻米、芹菜、汴梁西瓜、花生、奶山羊、黃河鯉魚、開封菊花、打瓜、尉氏青豆。

著名景點

鼓樓
開封鼓樓、鐘樓建於明洪武十二年(1379年),鐘樓在鼓樓廣場原鼓樓的位置上,鼓樓在“拆樓口”即省府西街眼科醫院門前,通向迎賓路口的位置,東西對稱,在一條線上,十分威嚴、齊整。明代後期,鐘、鼓二樓上的鐘與鼓互相調換,鐘樓改為鼓樓,鼓樓改為鐘樓。到了清代,鐘樓已經破損、坍塌,康熙十年(1671年),鐘樓被拆掉,從此開封就沒了鐘樓。拆下來的磚瓦、木料在大相國寺內建了藏經樓。
1948年6月開封第一次解放時毀於戰火,只剩下了一個基台,於1976年拆除。2013年10月16日,開封鼓樓重建工程圓滿結束,鼓樓重新屹立在開封這片大地上。
開封中興寺
 
開封市鼓樓區開封市鼓樓區
開封市鼓樓區中興寺位於開封市鼓樓區茶庵,開尉路西側。現存天王殿三間、正殿三間等建築。史料記載,該寺始建於隋唐期間,武則天稱帝時,有僧十人,向武則天獻<大雲經疏>,內稱武則天是佛菩薩化身。武后十分高興,將經卷頒行天下,改年號為“天授”,並賜名為“大雲寺”。唐中宗李顯復唐,中興唐室,又將大雲寺賜名為“中興寺”“為國行道”。三年後李顯又將“中興寺”賜名為“龍興寺”。
宋太宗太平興國六年(九七六年)賜名“太平興國寺”。並詔令寺內增設譯經院,成為官設譯經機構,是中國最早的官方譯經機構之一。譯經院後改名為傳法院。為北宋朝廷主持佛典翻譯、訓練譯經人才、刊印藏經之所在。至明朝改為護國寺,寺院規模宏大,占地甚廣有五頃寺之稱,其歷經隋、唐、宋、元、明、清至民國,在歷史上影響較大。
龍亭公園
開封市鼓樓區龍亭是古城開封的一個著名遊覽點,也是開封文物古蹟的一個代表。其實這不是亭,而是建築在一座高達13米的巨大青磚台基之上的殿堂。開封是中國六大古都之一,作為北宋王朝的都城達167年之久。當時的宋京極為繁盛,宮殿建築很輝煌。可惜金人侵占開封時,宋皇宮建築大部分被燒毀了。
鼓樓區(開封鼓樓區)
在過去皇宮遺址上只留下了龍亭這座建築物,而這座龍亭卻是清代所建。龍亭坐北朝南,高踞在台基之上。從地面到大殿有72級台階。台階中間是雕有雲龍圖案的石階。登上平台,四周有石欄圍繞。大殿是木結構,重檐歇山式建築。遊人登上平台,入殿觀看陳列的文物後,可以在石欄前眺望開封古城景色。龍亭前有一條筆直的大道,道旁有兩個東西對峙的湖,東為潘湖,西為楊湖。龍亭,潘、楊兩湖,以及龍亭後面的假山花園,都闢為龍亭公園。從龍亭前的大道,過潘、楊兩湖,再往南,仍是一條筆直的大道,兩旁店鋪林立,這條大道歷史上是一條寬闊的御道。
清明上河園
開封市鼓樓區清明上河園是按照1:1的比例把宋代著名畫家張擇端的代表作,堪稱中華民族藝術之瑰寶的<清明上河圖>復原再現的大型宋代歷史文化主題公園,該園占地面積500餘畝,其中水面150畝,擁有大小古船50餘艘,各種宋式房屋400餘間,形成了中原地區最大的宋代古建築群。清明上河園作為集歷史文化旅遊、民俗風情旅遊、休閒度假旅遊、趣味娛樂旅遊和生態環境旅遊於一體的主題文化公園,突出體現了觀賞性、知識性、娛樂性、參與性和情趣性等特點。
清明上河園清明上河園
天波楊府
 
開封市鼓樓區天波楊府位楊家湖畔,東依北宋皇宮遺址龍亭風景區,西臨中國翰園碑林和清明上河園。占地2.6公頃,是為紀念和頌揚北宋忠臣楊家諸將業績,於1994年重建的一座仿宋園林樓閣建築。據史書記載,天波楊府是北宋抗遼名將楊業的府邸,因位於京城西北隅天波門的金水河旁,故名天波楊府。為表示對楊家世代抗遼報國的敬仰,宋太宗趙光義曾下御旨:經天波府門,文官落轎,武官下馬。楊業為國捐軀後,改為家廟,名曰“孝嚴寺”。
天波楊府天波楊府
歷經多次毀復,至民國廢於日軍戰火。新建的天波楊府由東西中三個院落構成。中院為楊府主體建築,依次建有大門、照壁、鐘鼓樓、過廳、天波樓、東西配殿、後殿、迴廊。陳展有楊家將群塑、佘太君廟、楊家兵器等大量實物資料。西院為楊家花園,由亭、台、假山、小溪組成。東院是校場,為楊家操戈練兵演武之地。設有點將台、帥旗、馬廄等。
延慶觀
延慶觀位於包公湖東北部,是中國道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宮觀。建於元太宗五年(1233年)。原名重陽觀,係為紀念道教中全真教創始人王吉吉在此傳教並逝世於此而修建。明洪武六年(1373年)改名延慶觀。現僅存玉皇閣部分。玉皇閣高13米,坐北朝南,採用仿木結構,均用磚砌成。外觀下閣上亭,上圓下方,是一座集蒙古包與閣樓巧妙結合,具有元代風格的建築。閣內供有真武銅像一尊,亭內為漢白玉雕玉皇大帝像。新修建有東西道房、三清殿等,現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延慶觀延慶觀
山陝甘會館
山陝甘會館位於開封市鼓樓區中心偏北,坐落在明代中山王徐達後裔的府第舊址上,以磚、石、木雕藝的"三絕"譽冠中原,是河南省明清時期建築藝術的代表作。 會館又稱"同鄉會",是舊社會都市中同鄉或同業的民間性團體。"會館"之名始見於明代,清。會館多是外省官僚士紳的組織,在商業城市,則是外地工商行幫的機構。開封的山陝甘會館建於清乾隆年間。明末的崇禎十五年,黃河水患,汴城被淹,直到清初,開封城仍是廢墟一片。經過一百多年的休養生息,到乾隆年間,開封日漸繁華,南來北往的客商紛至沓來。起初是山陝兩省的富商為擴大經營,保護自身利益籌結同鄉會,後又加入甘肅籍商人,遂名"山陝甘會館"。
山上安會館山上安會館
包公祠
開封包公祠,它坐落在七朝古都開封城內風景如畫的包公湖西畔,是國家旅遊局開發建設的中原旅遊區的重要景點、河南省十佳旅遊景點之一。
包公祠包公祠
開封府
為北宋時期天下首府,“開封府”,位於開封鼓樓區包公湖東湖北岸,占地60餘畝,建築面積1.36萬平方米,與位於包公西湖的包公祠相互呼應,同三池湖水相映襯,形成了“東府西祠”。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