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卷書坊第三輯·文人

開卷書坊第三輯·文人

主要內容是寫不同個性和命運的文人,透過他們的文字和言行,發掘當代人可以汲取的力量。全書共分上下兩編,上編是"文人印象",大部分寫作對象都是與作者有過交往的文人,期望通過個人印象、文獻資料和歷史的關照等多方面,對寫作對象予以概括和描述。下編是"文人剪影",通過一鱗一爪的史料,來凸顯文人的個性、情趣。全書約13萬字,配相關歷史圖片若干張。

基本介紹

  • 書名:開卷書坊第三輯·文人
  •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 頁數:184頁
  • 開本:32
  • 作者:周立民
  • 出版日期:2014年8月1日
  • 語種:簡體中文
  • 品牌:上海辭書出版社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文摘,後記,序言,

內容簡介

沈從文、巴金、蕭乾、潘際垌、王仰晨、賈植芳、吳冠中、范用、黃裳、繆景湖、史鐵生、魯迅、蕭軍……隨筆集《文人》將通過“文人印象”、“文人剪影”兩編,帶領我們去追憶作者周立民對上述這些文人的印象,並勾勒出他們的剪影。讀完本書後,他們會給人以“遠去的身影”的感覺。

圖書目錄


上編 文人印象
照我思索,可認識人——沈從文一百一十周年祭
激流涌人大海——送巴金先生遠行
永遠的笑容——懷蕭乾先生
附:與蕭乾談報紙文學副刊及其他
遠去的身影——懷念潘際垌先生
附:《隨想錄》發表的前前後後(潘際垌)
只知低頭拉車的人——懷念王仰晨先生
我們不能讓生活失色——追憶賈植芳先生
風箏不斷線——懷吳冠中先生
為書籍的快樂時光——追念范用先生
瑣憶——懷黃裳先生
附:俯拾即是,著手成春——黃裳和他的“來燕榭體”
四舍的歲月之香——兼懷繆景湖老人
地壇與合歡樹的記憶——送別史鐵生
下編 文人剪影
這個魯迅不太冷
自由的風吹暖我和一切
蕭軍的脾氣
天哪!“大師”談何容易?
文人的遊戲
風雪人間說過年
革命化的春節
開水都澆不死的草
老派
老派(續一)
傻姑爺與真學者
兩件小事
該堅持的,還是堅持
文人的老婆
文人行蹤
烽火中的“身體寫作”
在先生門外
沈從文的大連印象
茅盾在大連
趙樹理和大連會議
尋訪巴金舊蹤
走進巴金的家
後記

文摘

在先生去世的三個月前,夜深人靜,我一個人在上海東郊的一所房子裡捧讀那套淡藍色封面的書——《巴金譯文全集》,當時,我不由得想起了那些淡藍色的日子和許多往事。這套書是從大連帶到上海的,它一直是我珍愛的讀物,這不僅僅是因為巴金風格獨特的譯文,還因為它所包含的豐富內容,各語種的文學作品、社會論著盡在其中。從赫爾岑、屠格涅夫、克魯泡特金到迦爾洵,從斯托姆、廖·亢夫、王爾德到尤利·巴基、秋田雨雀,這裡面有好多作家已經不大為人提起了,有好多作品已經不“時髦”了,但它們都飽含著生命的激情、閃耀著理想的光輝,都是控訴黑暗、呼喚光明的人類“真聲”。或許今天的人更喜歡情調、心情、雅致,而不喜歡這種吶喊和呼喚了,人們不想再去承擔什麼,除了消耗生命、娛樂自己之外。可是巴金和他的先輩們卻不是這樣看的,他們把個人的生命發展與群體的發展聯繫在一起,把個人的安樂同萬人的安樂聯繫在一起,直到九十多歲的高齡在編輯這套譯文全集的時候,巴金還在強調年輕時候曾經打動過他的這些信念。或許今天更應當低調一點,但我卻欣賞這種高調,哪怕它最終通向了一個烏托邦。生命中正是有了這一點崇高的嚮往,才會從那散發著豬欄味的世俗中掙脫出來,才會在煩悶、無聊的日子裡有了滋味、有了信心。在浩淼的宇宙中,我們每個人實在太渺小了,但這種崇高感會讓芸芸眾生中渺小的我們有了一種活出不同凡響的感覺——這不是無所謂的東西,而是我認為每個人活著總需要一個理由,需要這種感覺,哪怕它終究無法替代瑣碎的生活本身。買這套書大約是在一九九八年的春末吧。那時我剛進一個機關工作不久,需要到培訓中心進行一周的封閉訓練,期間不準外出。終於,終於啊,一周的禁閉結束了,人們瘋狂地衝出那個小院,頓作鳥獸散。我是去了火車站前的勝利百貨,當時它好像剛開業不久,一家家店鋪曲里拐彎地排在那裡,每次進去都像走迷宮。聽說這裡新開了一家書店,左打聽右打聽總算找到了。進得店堂,我就發現了這套期待已久的《巴金譯文全集》。淡藍色的封面,十本整齊地排列在一起,書脊上是巴金先生燙金的手書。本來還想托外地的朋友代買這套書,沒想到它突然就出現在我的眼前,仿佛從天上掉下的禮物。三百二十元,不算便宜,而且記憶中,我當時工資掙得非常少,但不知那天口袋裡怎么會帶足了錢,難道就是為了這套書準備的?本來,那天還預備了很多節目,但買了這樣的一套書,就草草收場了。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間七年多了,這七年我的生活發生巨大的變化,想不到轉來轉去,我居然來到了巴金先生生活的這座城市,時常也會從武康路走過,也曾在他的有些昏暗的客廳中小坐過。有時候我感覺到這間房子非常空闊,恍惚中仿佛可以見到他突然會從那樓梯上笑呵呵地走下來,也會覺得能夠聽到蕭珊爽快的笑聲——但驀地,我意識到這都是文字滲入到一個人內心中所建立起的幻影……
我們的車子穿行在迷茫的都市中,往昔的場景在我的眼前紛亂交錯,我的心更亂,那一刻,我再也忍不住眼中的淚水,我突然感到夜的寒冷,內心的孤單。我知道:“巴金”這個名字在中國知識界早已成為一種象徵,在他的身上,體現著接受過“五四”精神洗禮的一代知識分子漫長的精神跋涉歷程,體現著為光明和自由呼號的無數熱血青年的不懈追求,體現著迷失自我後難以撫平的心靈傷痛和痛定思痛後復甦的良知,體現著為維護表達自我的權利、捍衛做人的尊嚴的良苦用心。但在我,他更是一位可親的長輩。我從來沒有給他送過花,也從來沒有想去打擾他,但這一次,卻一定要和熱愛他的千千萬萬讀者送他遠行,不為別個,單單為了他是在我人生成長中曾經帶給我最大的精神恩惠的人,為了告別中國文學的一個時代一一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心聲,這是他的幾代讀者的心聲,大家的心聲匯聚在一起,是那句滿含深情的話:巴老,一路走好。
P34-37

後記

“文人”這兩個字,雖然也曾與“文人相輕”、“文人無行”聯繫在一起,但提起它,我還是會想到陶淵明、李太白、蘇東坡……這些人。想到他們,首先出現在頭腦中的不是校長、院長、博導、院士、長江學者、學科帶頭人,而是他們的才情、趣味、瀟灑,是他們的兼濟天下或獨善其身的胸懷,甚至是他們一肚子不合時宜的倒霉相。此時,我會覺得他們有趣、可愛,不偽裝。“知識分子”這個詞這些年很流行,但總給我金剛怒目的感覺,而“文人”似乎更可親近,更見性格,最可貴的是不管官多大、學問多高、影響多么廣,這個稱呼中有個“人”字,或者說“文人”的臭毛病也一筐一簍的,但只要他是“真”人,有人氣兒,有人性,有人情,那就有三分可愛。怕就怕在丟了這個“人”字,或者非要給這個“人”字加冕,要當“聖人”。舉手投足、裝腔作勢,一切都為不朽打草稿,為爬上聖人寶座背後不擇手段、不講仁義,有利自己的事情一往無前,事關公義的事情冷漠旁觀,或只熱心借公義為自己撈上位的優勢……這樣就糟糕了。
由此,我明白了魯迅當年為何對“正人君子”深惡痛絕,表面上看那些人不都是接受過良好教育,有學問有風度的人嗎?由此,我想到,有人說魯迅晚年扶植青年作家,是在為自己培植文壇的新勢力。我不知道文壇和人性究竟有多么複雜,但常常寧願從簡單處理解,我理解他們的交往更多是出於自然之情和文人的氣味相投,而不是像某些人想像的拉幫結夥。最重要的一個例證就是,當年生活書店想把沒有名氣的小青年黃源踢走,魯迅聞知後毅然撕毀已經簽好的《譯文》出版契約,並當眾宣布:書店如若想出版《譯文》,必須要得到黃源的簽字。從魯迅為《譯文》出版所傾注的心血,我們不難看出,這份雜誌對於他的重要,然而為了一個小青年,他竟然不惜得罪書店和老朋友鄭振鐸這些有頭有臉的人。試問這樣的事情,今天哪一個“大佬”能夠做得出來?沒有黃源,《譯文》仍然可以出版。甚至,魯迅也可以安慰一下黃源,為他再找個差事,顧全大局嘛,想黃源也不會多說什麼。然而,這不是魯迅,魯迅不僅自己眼睛裡揉不得沙子,而且也不能為了自己拋棄一個青年。由此,我也明白了,為什麼得到魯迅照拂的青年作家都是終生對他抱有神聖的敬意,明白為什麼魯迅逝世那天,蕭軍闖到靈前把頭磕得直響。權勢和金錢有升有貶,然而真摯的情感卻會穿越時間、壽於金石。
魯迅是個不好交往的“老頭子”,初見魯迅,黃源也是戰戰兢兢,畢竟是大作家啊。然而,一番言談,他的印象是:“好像在故鄉遇見一個多年不見的眼看我長大起來的我父親的老友……”沒有導師狀,沒有領袖相,就是一個真實的小老頭兒。哪怕說他“尖酸刻薄”,那也是做人的“真”。試想,一個文人如果什麼都天氣哈哈,與滑頭的官僚又有什麼兩樣?當年《京報副刊》徵求“青年必讀書”時,魯迅的答覆竟然是這樣:“從來沒有留心過,所以現在說不出。”這真是不給面子啊。可是魯迅也並非沒給人開過書目,而且開的都是他曾經不主張青年讀的“中國書”,那是一九三。年,他為許壽裳的長子許世瑛開的學習中國文學的書目,居然有十二種之多。這是怎么回事,這人耍兩面派嗎?我倒認為這是可愛的人情。那是老朋友的兒子,不能板著面孔說什麼“從來沒有留心過……”為人處世,有超絕的標準,也有正常的人情物理,標準之外有例外,這個“例外”開給誰,那就是感情的輕與重的問題。同樣,在魯迅的遺囑中,他叮囑家人的第一條就是:“不得因為喪事,收受任何人的一文錢。”緊跟後面是“但老朋友的不在此例”。這是殺熟嗎?不是的,同樣,例外中有感情有親疏。一個人面對著老朋友,還要像面對電視鏡頭接受採訪一樣正襟危坐、哼哼哈哈,那可徹底完蛋了。
文人,手無縛雞之力,百無一用,也從來沒有三頭六臂過。要講他與別人有什麼不一樣的話,那就是他比別人多三分真,三分情,三分品味人生的趣味和美感。
儘管,他們從不完美,也未必都能尊享“偉大”。
二○一四年一月二日於上海武康路

序言

郜元寶教授曾寫過一篇《消失的文人》(《文匯報》二○一一年一月十三日筆會版),文中認為:“古之文人早已絕跡,現代文人也基本消失,或正在消失。”“文人的消失,主要是文人的自我的消失。”文人消失與否,或容討論,但“文人的自我”之失落卻是不容迴避的事實。
文人的消失,在於信與愛的消失、情與趣的失蹤。於是,我們所見的是越來越多的缺乏修辭立其誠的偽文人。當代作家和學者,似乎越來越職業化——不要誤會,我不是主張任何人都去做公共知識分子,我是說這種心態,他們就是學術職業經理人,三十年前研究文學,二十年前研究哲學,十年前研究電影,哪裡“需要”往哪裡搬,甚至讓人看不到這是一個人所為。他們的“職業”在於與研究對象之間的冷漠關係,這是它的飯碗、專業,就不是他們心之所信、所愛之物,沒有信與愛,就不會有獻身學術的熱情、追求真理的勇氣。許多人仿佛在扮演著文人、學者這樣的角色,內心是—個面目,生活中是一個面目,在媒體上又是一個面目……“學”樣文章已經被他們作得爐火純青。
更讓人感到不寒而慄的是,有些人扮演這些角色久了,竟然非常入戲,舉手投足作態十足,自己還渾然不覺,甚至把自己當作真理和正義的化身。他沒有迷惘、沒有哀哭,也沒有真誠,一切完成於技術和“學理”,最平常的人情物理皆被扭曲,眼中無“人”也無“我”。
或許正是見不得這樣的人,我才懷念另外一種人。本書所寫的這些文人,無論是追憶對其印象,還是勾勒其剪影,或許都給人以“遠去的身影”的感覺。但這些人,那些事,畢竟存在過,即便早已成為傳說四處流傳,我相信它們也是美麗的,講述它們的時候,我內心也風清月白。
周立民
二○一三年十二月二十六日於上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