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文道:關於上個世紀建國初期到反右期間知識分子改造這些問題裡面,很多的記載很多的書我們都已經看過很多了,但是去年出了一本書,非常受關注,就是我手上的這本《故國人民有所思》,1949年後知識分子思想改造側影,為什麼他會這么受重視呢,正是因為他的作者陳徒手,用了很長的時間,差不多12年的時間,才完成這本書,但這本書其實非常的薄,除了他寫作很慢之外,我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陳徒手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翻檔案,所以這本書跟我剛才提到的大量去談相同時期相同題材的那些書不太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呢,就陳徒手在這本書裡面很少做太多的感情上面的描述,很少試圖去深挖,儘管他有時候有這樣的言語,但是他很少去深挖某一個知識分子,在經歷思想改造運動的時候什麼內心掙扎,他的痛苦,幾乎是不太帶情感的去說,有時候他會有一些價值跟情感的描述,但是沒有把他寫的太過的文學化甚至小說化。
基本介紹
- 書名:開卷八分鐘:陳徒手《故國人民有所思》 (一)
- 又名:故國人民有所思
- 作者:陳徒手
- 出版社:三聯書店
- 出版時間:1949年
作品內容,作者簡介,個人著作,
作品內容
梁文道:關於上個世紀建國初期到反右期間知識分子改造這些問題裡面,很多的記載很多的書我們都已經看過很多了,就是我手上的這本《故國人民有所思》,1949年後知識分子思想改造側影,為什麼他會這么受重視呢,正是因為他的作者陳徒手,用了很長的時間,差不多12年的時間,才完成這本書,但這本書其實非常的薄,除了他寫作很慢之外,我想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陳徒手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翻檔案,所以這本書跟我剛才提到的大量去談相同時期相同題材的那些書不太一樣,不一樣的地方在哪裡呢,就陳徒手在這本書裡面很少做太多的感情上面的描述,很少試圖去深挖,儘管他有時候有這樣的言語,但是他很少去深挖某一個知識分子,在經歷思想改造運動的時候什麼內心掙扎,他的痛苦,幾乎是不太帶情感的去說,有時候他會有一些價值跟情感的描述,但是沒有把他寫的太過的文學化甚至小說化。
第二就是他寫的時候他也不太做太多非常的肯定的分析跟判斷,所以他又跟很多學者比如說我們之前做過的像楊奎松《忍不住的關懷》,不太一樣,在那本書裡面我們看到了很多很嚴謹的分析跟推論,但是陳徒手往往只是試圖依照時間的次序,把一些檔案攫取出來,然後給我們看到一個故事的側影,真的像這本書的書名講的,他的側影跟片段。
這么聽起來大家會覺得這本書好像很枯燥,好像很冷淡,但其實不會,為什麼呢,因為正正是因為陳徒手這樣的寫法,跟他給了數量不多,但是已經足夠的一些的暗示,使得我們可以去關注到那些年代裡面知識分子改造運動裡面某些大的趨勢,跟一些超越了個人的面貌,第二,我覺得這本書的好處就是他能夠讓,我覺得陳徒手他是比我們以前所看到的很多書,更加帶著同情心回到那個年代,什麼意思呢,我想今天我們很多我們這一代人或者更年輕的朋友,不太能夠了解,為什麼那時候許多大名鼎鼎,今天我們重新挖出來都覺得是學術大師一代的思想巨星的人物,為什麼那時候能夠變得忽然沒有風骨了,寫一些那么幼稚的政治奉承的話,我們覺得很不可思議,有時候我們甚至會開始覺得說你看這些人沒骨頭,沒腰骨,中國文人就是怎么樣,或者甚至有時候我們還會說你看那時候的人還互相揭發互相批判互相出賣,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很容易我們對過去那個時代的很多人的表現跟行為會發生一種道德上的要求跟譴責。
但是陳徒手也不做這個,他是試圖回到那個時候,想像一下讓我們能夠從這個側影想像一下,如果你在那個具體環境,你又會怎么樣,我們先來看看這本書裡面,開篇的第一號人物就是俞平伯,俞平伯都不需要再多介紹,在這本書裡面主要談的是1954年的時候,俞平伯當時,因為他的紅學研究被批判,然後談慢慢怎么整個調整個過程,這裡面他對俞平伯最後的總結最後的狀況是這樣的,他就說到俞平伯,本來是出了名的自由散漫的人,對工作抱著應付的態度,閒散就給香港大公報寫寫文章,關於紅樓夢的研究,他一開始他也很困惑為什麼自己的東西過不了關,為什麼自己的東西會被批判的那么猛,他還覺得自己對,但是慢慢慢慢,他開始表達了他的想法了,由於自己沒有認識到馬列主義理論的重要性,沒有根據馬列主義的文藝理論去研究文藝作品,因此在文學研究上落後於政治上的進步,資產階級學術觀點在思想上還占統治地位,解放幾年了,我還繼續用索引的精神考證的面貌來研究學問,他就開始批判自己。
他批判完自己之後,後來很多人覺得他有進步,他再接再厲,提出要整理研究杜甫和李白的詩,而且打算用集體討論分工合作這種新的流行方式來逐步提高他的思想水平,後來他就說到,他說黨總支,就是當時的北大黨總支和俞平伯本人,都承認思想改造的艱苦程度,俞說這裡好像通了,在那裡又碰壁,以前聽中洋同志說,放棄自己的觀點是不容易的,當時不體會,在學術批判中對自己沒有什麼損失,丟掉的只是虛假的名譽,而得到的確是馬列主義,那么後來何其芳在一個會議上總結,一個感慨,也說學術思想批判提高了大家的思想水平,索的工作也好做了,過去開會我發愁沒人講話,向來寡言的俞先生在大批判之後也變得愛嘮叨,說的條理格外分明,竭力靠近政治主題,說話時的態度又是那么誠懇和老實。
其實同樣老實的人,也還有很多,比如說原來當魯汶大學校長,後來建國後專任北師大校長的陳垣(音),一代歷史學的大宗師,他也經歷了一個學習過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比如說他說他當時50年代頭的時候,他報名參加西南土地改革運動,所見所聞改變了他原有的學術思路,比如說在四川巴縣鄉間應邀參加鬥爭地主大會,做了革命性較強的發言,他在當地幹部陪同下到處走訪,實地看到村中地主所立的碑,這時候有趣的來了,他發現這些碑上寫的東西跟鬥爭大會上面聽到的什麼地主剝削的殘酷事實不符,按照他過去的習慣,他會說那么這些碑文上所講的東西恐怕才是真的吧,那些大會上說的東西可能是政治的虛構吧,但這時候他不這么想,他想到的只是過去自己只懂得研究晶石碑文,為什麼從來不太記載勞動人民被壓迫的情況呢,由此他對以往閉門自學所依據的考證材料產生了懷疑,過了不久,校黨委欣喜的向市委匯報說陳元已經對幾十年來考據研究中缺乏階級觀點進行了初步的批判,你看,陳元他懂得反省了。
第二就是他寫的時候他也不太做太多非常的肯定的分析跟判斷,所以他又跟很多學者比如說我們之前做過的像楊奎松《忍不住的關懷》,不太一樣,在那本書裡面我們看到了很多很嚴謹的分析跟推論,但是陳徒手往往只是試圖依照時間的次序,把一些檔案攫取出來,然後給我們看到一個故事的側影,真的像這本書的書名講的,他的側影跟片段。
這么聽起來大家會覺得這本書好像很枯燥,好像很冷淡,但其實不會,為什麼呢,因為正正是因為陳徒手這樣的寫法,跟他給了數量不多,但是已經足夠的一些的暗示,使得我們可以去關注到那些年代裡面知識分子改造運動裡面某些大的趨勢,跟一些超越了個人的面貌,第二,我覺得這本書的好處就是他能夠讓,我覺得陳徒手他是比我們以前所看到的很多書,更加帶著同情心回到那個年代,什麼意思呢,我想今天我們很多我們這一代人或者更年輕的朋友,不太能夠了解,為什麼那時候許多大名鼎鼎,今天我們重新挖出來都覺得是學術大師一代的思想巨星的人物,為什麼那時候能夠變得忽然沒有風骨了,寫一些那么幼稚的政治奉承的話,我們覺得很不可思議,有時候我們甚至會開始覺得說你看這些人沒骨頭,沒腰骨,中國文人就是怎么樣,或者甚至有時候我們還會說你看那時候的人還互相揭發互相批判互相出賣,怎么會變成這個樣子,很容易我們對過去那個時代的很多人的表現跟行為會發生一種道德上的要求跟譴責。
但是陳徒手也不做這個,他是試圖回到那個時候,想像一下讓我們能夠從這個側影想像一下,如果你在那個具體環境,你又會怎么樣,我們先來看看這本書裡面,開篇的第一號人物就是俞平伯,俞平伯都不需要再多介紹,在這本書裡面主要談的是1954年的時候,俞平伯當時,因為他的紅學研究被批判,然後談慢慢怎么整個調整個過程,這裡面他對俞平伯最後的總結最後的狀況是這樣的,他就說到俞平伯,本來是出了名的自由散漫的人,對工作抱著應付的態度,閒散就給香港大公報寫寫文章,關於紅樓夢的研究,他一開始他也很困惑為什麼自己的東西過不了關,為什麼自己的東西會被批判的那么猛,他還覺得自己對,但是慢慢慢慢,他開始表達了他的想法了,由於自己沒有認識到馬列主義理論的重要性,沒有根據馬列主義的文藝理論去研究文藝作品,因此在文學研究上落後於政治上的進步,資產階級學術觀點在思想上還占統治地位,解放幾年了,我還繼續用索引的精神考證的面貌來研究學問,他就開始批判自己。
他批判完自己之後,後來很多人覺得他有進步,他再接再厲,提出要整理研究杜甫和李白的詩,而且打算用集體討論分工合作這種新的流行方式來逐步提高他的思想水平,後來他就說到,他說黨總支,就是當時的北大黨總支和俞平伯本人,都承認思想改造的艱苦程度,俞說這裡好像通了,在那裡又碰壁,以前聽中洋同志說,放棄自己的觀點是不容易的,當時不體會,在學術批判中對自己沒有什麼損失,丟掉的只是虛假的名譽,而得到的確是馬列主義,那么後來何其芳在一個會議上總結,一個感慨,也說學術思想批判提高了大家的思想水平,索的工作也好做了,過去開會我發愁沒人講話,向來寡言的俞先生在大批判之後也變得愛嘮叨,說的條理格外分明,竭力靠近政治主題,說話時的態度又是那么誠懇和老實。
其實同樣老實的人,也還有很多,比如說原來當魯汶大學校長,後來建國後專任北師大校長的陳垣(音),一代歷史學的大宗師,他也經歷了一個學習過程,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了,比如說他說他當時50年代頭的時候,他報名參加西南土地改革運動,所見所聞改變了他原有的學術思路,比如說在四川巴縣鄉間應邀參加鬥爭地主大會,做了革命性較強的發言,他在當地幹部陪同下到處走訪,實地看到村中地主所立的碑,這時候有趣的來了,他發現這些碑上寫的東西跟鬥爭大會上面聽到的什麼地主剝削的殘酷事實不符,按照他過去的習慣,他會說那么這些碑文上所講的東西恐怕才是真的吧,那些大會上說的東西可能是政治的虛構吧,但這時候他不這么想,他想到的只是過去自己只懂得研究晶石碑文,為什麼從來不太記載勞動人民被壓迫的情況呢,由此他對以往閉門自學所依據的考證材料產生了懷疑,過了不久,校黨委欣喜的向市委匯報說陳元已經對幾十年來考據研究中缺乏階級觀點進行了初步的批判,你看,陳元他懂得反省了。
作者簡介
個人著作
《人有病天知否(修訂版)》(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5-1)
人有病,天知否(修訂版)
本書收錄了作者多年積累和訪談而得的13篇文章,及11篇追憶當年採訪和幕後花絮的“題記”,所寫都是讀者較為熟悉的現當代文壇“名角”:俞平伯、沈從文、老舍、丁玲、趙樹理、郭小川、汪曾祺、浩然、嚴文井等。
根據當事人的口述,以及大量檔案、會議紀錄和口述史料,真實地再現了1949年後中國文壇的真實面目,以及眾多作家在大環境發生轉變時痛苦的心路歷程。這些強大而可畏的真實紀錄,使那些塵封的如煙往事得以鮮活呈現,從而我們也可以感受到那個時代的陰晴圓缺和風雲變幻。
《故國人民有所思:1949年後知識分子思想改造側影》(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3-5-1)
這是作者積12年功力推出的又一部佳著。
這裡寫了上世紀50年代初至60年代中11位有代表性的、全國一流教授的生存處境。
故國人民有所思
這11位教授都是“天子腳下”的颱風眼裡人。俞平伯、王瑤、傅鷹、周培源、賀麟、馬寅初、湯用彤、馮友蘭、馮定諸位先生都是北京大學的“頭面人物”,蔡旭、陳垣兩先生則分別任職於北京農業大學和北京師範大學。
這裡的記述乃是根據當時官方材料的記錄和大量原始檔案,復原出舊日“景觀”。雖然事隔半個世紀,但並非“往事如煙”、“流年碎影”一類個人記憶,而具有歷史化石的意味。這11位教授的命運,反映了中國知識分子的命運,更縮影了中國教育、中國文化的悲劇,也是中國歷史悲劇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