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義
開本規格
對一本書的正文而言,
開數與開本的含義相同,但以其封面和插頁用紙的開數來說,因其面積不同,則其涵義不同。通常將單頁出版物的大小,稱為開張,如報紙,掛圖等分為
全張、對開、4開和8開等。由於國際國內的
紙張幅面有幾個不同系列,因此雖然它們都被分切成同一開數,但其規格的大小卻不一樣。儘管裝訂成書後,它們都統稱為多少開本,
但書的尺寸卻不同。
在實際生產中通常將幅面為787×1092毫米(31×43英寸)的
全張紙稱之為
正度紙;將幅面為889×1194毫米(35×47英寸)的全張紙稱之為
大度紙。由於787×1092毫米紙張的開本是我國自行定義的,與
國際標準不一致,因此是一種需要逐步淘汰的非標準開本。由於國內造紙設備、紙張及已有
紙型等諸多原因,新舊標準尚需有個
過渡階段,時至2013年,裁切規格尺寸大度為:大16開本210×297(mm)、大32開本148×210(mm)和大64開本105×148(mm);正度為:16開本188×265(mm),32開本130×184(mm)、64開本92×126(mm)。
常用紙張
常用紙張的開法和開本通常用戶在描述
紙張尺寸時,尺寸書寫的順序是先寫紙張的短邊,再寫長邊,紙張的紋路(即紙的縱向)用M表示,放置於尺寸之後。例如880×1230M(mm)表示長紋,880M×1230(mm)表示短紋。印刷品特別是書刊在書寫尺寸時,應先寫
水平方向再寫垂直方向。
未經裁切的的紙稱為全張紙,將全張紙對摺裁切後的幅面稱為對開或半開;把對開紙再對摺裁切後的幅面稱為四開;把四開紙再對摺裁切後的幅面稱為八開,……。通常紙張除了按2的倍數裁切外,還可按實際需要的尺寸裁切。當紙張不按2的倍數裁切時,其按各小張橫豎方向的開紙法又可分為正開法和叉開法。
正開法是指全張紙按單一方向的開法,即一律豎開或者一律橫開的方法,叉開法是指全張紙橫豎搭配的開法,叉開法通常用在正開法裁紙有困難的情況下。除以上介紹的正開法和叉開法兩種開紙法外,還有一種混合開紙法,又稱套開法和不規則開紙法,即將全張紙裁切成兩種以上幅面尺寸的小紙,其優點是能充分利用紙張的幅面儘可能使用紙張。
由於各種不同全開紙張的幅面大小差異,故同開數的書籍幅面因所用全開紙張不同而有大小差異,如書籍
著作權頁上“787×1092 1/16”是指該書籍是用787×1092㎜規格尺寸的全開紙張切成的16開本書籍。
書籍適用的開本多種多樣,有的需要大開本,有的需要小開本,有的需要長方形開本,有的則需要
正方形開本。這些不同的要求只能在紙張的開切上來解決。紙張的開
切方法大致可分為幾何開切法、非幾何開切法和特殊開切法。最常見的幾何開切法,它是以2、4、8、16、32、64、128……的
幾何級數來開切的,這是一種合理的、規範的開切法,紙張
利用率高,能用機器折頁,印刷和裝訂都很方便。
(1)幾何級數開切法
幾何級數開切法,經濟、合理、正規,紙張利用率高,可機器折頁、印刷、裝訂方便。
(2)直線開切法
直線開切法,紙張有縱向和橫向直線開切,也不浪費紙張,但開出的頁數,雙數、單數都有。
(3)縱橫混合開切
紙張的縱向和橫向不能沿直線開切,開下的紙頁縱向橫向都有,不利於技術操作和印刷,易剩下紙邊造成浪費。
不能被全開紙張或對開紙張開盡(留下剩餘紙邊)的開本被稱為
畸形開本。例如,787×1092㎜的全開紙張開出的10、12、18、20、24、25、28、40、42、48、50、56等開本都不能將全開紙張開盡,這類開本的書籍都被稱之為畸形開本書籍。
常見尺寸
其他常見尺寸
列印紙張標準尺寸
國際標準(ISO216)的
紙張尺寸分為A、B、C三個系列。此標準紙張
長寬比均為√2(1.414)。B系列的紙張面積是同號A系列的√2倍,例如
B4紙張面積是A4的√2倍。
普通
宣傳冊標準尺寸:(A4)210mm×285mm;
檔案封套標準尺寸:220mm×305mm;
信紙、便條標準尺寸:185mm×260mm210mm×285mm
掛旗標準尺寸:8開376mm×265mm,4開540mm×380mm;
黨旗、國旗標準尺寸
1#旗1920mm×2880mm;
2#旗1600mm×2400mm;
3#旗1280mm×1920mm;
4#旗960mm×1440mm;
5#旗640mm×960mm;
6#旗400mm×600mm;
名片:橫版:90×55mm;85×54mm
豎版:50×90mm;54×85mm
IC卡:85×54MM需要任意搭配,沒有固定的格式。
常見開本尺寸
標準
正度紙的尺寸為787×1092(mm)。大度紙的尺寸為889×1194mm。
*成品尺寸=紙張尺寸-修邊尺寸
開本設計
書籍的開本也是一種語言。作為最外在的形式,開本仿佛是一本書對讀者傳達的第一句話。好的設計帶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而且還能體現出這本書的實用目的和藝術個性。比如,小開本可能表現了
設計者對讀者衣袋書包空間的體貼,大開本也許又能為讀者的藏籍和禮品增添幾分高雅和氣派。美編們的匠心不僅體現了書的個性,而且在不知不覺中引導著讀者
審美觀念的多元化發展。但是,萬變不離其宗,“適應讀者的需要”始終應是開本設計最重要的原則。
文庫本
由東方國際書局編纂、山東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三上文庫”,採用64開本,每本書只有常見的32開的三分之一大,成了開本家族裡的小弟弟。據東方國際書局經理何明介紹,這一設計與文庫的名字大有關係。“三上”一詞見於宋代
歐陽修的《
歸田錄》,意為“馬上、枕上、廁上”,以此說明古人抓緊時間讀,手不釋卷。文庫取名“三上”,推出包括哲學、散文、詩詞三部分的“中國古典精萃”,就是為了鼓勵讀者同樣抓緊時間、多讀好書。開本設計得這樣小,一來有“袖珍”之便,以便讀者隨身攜帶、隨時閱讀,二來可以
降低成本,讓較低的書價方便更多的人。不用說,編者的初衷是很好的,但記者還是聽到有讀者反映這種設計的不便之處。一位中年讀者說:“這種開本的確便於攜帶,但由於字型也相應變小,就不便於閱讀了,想買來給孩子背
古詩吧,又怕他看壞了眼睛。”一位年輕人說:“能隨時隨地看書當然好,但在汽車、捷運上看書,我還是願意看小說或者報刊。”
看來,單純縮小開本並不一定能帶來方便,讀者的需要是多方面的。與“三上文庫”相比,
東方出版社出版的“名士
雅品小集書系”的設計也許更合理一些。這套64開的
現代文學散文
叢書體積也較小,但字型大小適中,柔軟的封面又便於手拿。更重要的是,這套叢書因開本較小,價格也較便宜,10元左右一本的價格貼近大眾,使得這套書在激烈的散文出版大戰中略顯優勢。據書店方面介紹,這套書的銷量不錯。
禮品書
小有小的方便,那么,大開本的魅力又在哪裡呢?同是散文集,
中國青年出版社1995年出版的“典藏
開明書店版
名家散文系列”又別有一番特色了。這套書採用大32開寬、16開高的特型開本,頗顯華貴大方。因此設計榮獲了1996年“‘平面設計’在中國”大獎的
美編吳勇向記者介紹他的創意時說:“這套書的內容是三四十年代文人的隨筆,這樣的長形開本從視覺上就有點像三四十年代的老書,可以為讀者營造一種時代感。另外,由於這套書是為紀念開明書店成立70周年和中國青年出版社成立45周年而設計的
禮品書,具有較高的收藏價值,因此在開本的設計上也突出了豐滿高貴的視覺效果。”他說:“開本的
寬窄可以表達不同的情緒。窄開本的書顯得俏,寬的開本給人馳騁縱橫之感,標準化的開本則顯得四平八穩。我的設計就是要考慮書在內容上的需要。”應該說,把開本設計與書的內容和實用目的相結合,是
吳勇的立足點,也是他成功的經驗。他的設計的確很好地顯示了現代文人瀟灑疏朗的藝術情調,也為作為典藏和禮品的這套書增色不。
毋庸諱言,作為“禮品書”的設計也存在局限,豪華的裝幀必然抬高了成本,不少讀者認為這套書太奢侈,浪費了紙張,價格也太貴。一本近300頁的書定價近50元,不適合普通讀者。也因此,書店售貨人員說,這套書“賣不動”。
“異形開本”
比典藏開明版散文系列的開本形式更為奇特别致的,當屬
人民文學出版社1997年出版的女詩人
灰娃的詩集《山鬼故家》了。這本書採用異型32開本,即16開的高度和1/2的16開寬度。通俗地說,一般意義上的32開是把16開本橫截一半,而這種異型32開本則是把16開本縱裁二分之一。這本書顯得非常狹長,拿在手中的感覺自然也非常奇特。美編文等向記者介紹了他的用意。他說:“詩的形式是行短而轉行多,讀者在橫向上的
閱讀時間短,詩集採用窄開本是很適合的。相反,其他體裁的書籍採用這種形式則有些不妥,設計是因書而異的。從另一方面說,這種窄開本印詩集還可以減少紙張的浪費,降低成本。”這本260多頁的裝幀精美的詩集,定價只有16元,可為廣大讀者接受,這很得益於開本的設計。除了對詩歌體裁的考慮之外,文等還介紹了他的另一個用意,即在視覺上突出“奇特”的效果。作為詩人灰娃一生心血的結晶,作為她70歲誕辰的隆重紀念,這本詩集的意義是特別重大的。聯繫到灰娃一生的奇特經歷,文等認為,用一種常規化的設計遠不能把這一切含義表達準確,因此,他採用了這種獨特構思。不巧的是,由於用紙較硬較厚,這本又窄又硬的書變得不太好拿了。讀者
反映說,這本詩集不能用一隻手拿著以隨意的姿勢看,而只能雙手捧讀,正襟危坐,在不知不覺中給人以一種沉重感。文等笑說,這確實是他在構思中沒有想到的,但這樣一來倒正與詩集內容的沉重感相一致了。
《山鬼故家》獨特的開本形式的確吸引了不少讀者。據
責任編輯莫文征介紹,這本書以其醒目有特色的裝幀在該書研討會上獲得了廣泛好評,很多人稱讚其藝術品位和美術效果。也許,在詩壇蕭條的今天,在詩集滯銷的現狀下,獨具特色的開本和裝幀能為詩集擴大一些影響,雖然,這決不是解決“詩歌沒人讀,詩集沒人買”問題的根本辦法。
“開本多樣化”
對於開本形式的多樣化,文等、吳勇都認為是大勢所趨,但他們不約而同地強調,開本的設計要符合書籍的內容和讀者的需要,不能為設計而設計、為出新而出新。吳勇說:“書籍設計要體現設計者和書本身的個性,只有貼近內容的設計才有
表現力。脫離了書的自身,設計也就失去了意義。”文等也一再強調,設計開本要考慮成本、讀者、市場等多方面因素。他說:“美編不能把自己完全當作藝術家,把
書籍裝幀當成
個人作品,應該說,書也是一種商品,不能超越這個規律,裝幀設計必須符合讀者和市場的需要。”他們一致認為,在面向讀者的基礎上,開本設計豐富多樣,是一種進步,是令人高興的事情。只要不是設計者的閉門造車,相信開本無論大小寬窄,都能相宜。
節約意識
隨著
圖書市場的競爭越來越激烈,有些
出版人不是在選題、內容、質量等方面下狠功,而只是在圖書裝幀上做文章,企圖靠裝幀的變化來吸引讀者。圖書裝幀在
圖書行銷中當然很重要,優秀的裝幀,確有推動銷售的作用。但許多事情往往都是利與弊並存,不能一看到有利一面腦子就
發熱,樂其利必慮其弊。就圖書裝幀而言,當前就存在趨利掩弊的“過熱”傾向。主要表現在:
(一)過分追求豪華,滋長奢侈風氣。
精裝本、典藏本、豪華本、超級豪華本,不僅太多,簡直太濫了。圖書裝幀應根據不同內容來設計,以往只有重要內容、並有長久保存價值的書,才採用精裝本。不問內容,哪怕是拼湊的書,都熱衷出精裝,而且互相攀比,越比越豪華。這樣做大多均非為讀者著想,其真實意圖,乃是為了評獎,為了顯示政績,為了發布會上
講排場。前一陣就出現過1萬元1部的《評點二十四史》,還出現過號稱含99.9%黃金封面、價值1.96萬元的《
孫子兵法》。真有必要出這么豪華的書嗎!
(二)貪大求洋,盲目“與國際接軌”。近幾年,
圖書開本越來越大。大量新書都是比大32開還要大的所謂國際大開本,有些還乾脆用上16開本。據說這是與“國際接軌”,使圖書顯得“大氣”,能吸引人。其實這是圖書裝幀認識上的一個誤區。開本絕非越大越“氣派”,更不能一窩蜂,大家都追求一種模式。有些文獻書、工具書、圖畫較多的書,採用大開本是需要的,而那些時令書、彙編書、故事書、消閒書、支農書、包括部分少兒書,也用那么大開本,實在不必要。何況開本大小,絕非讀者購書與否的權衡因素,只要創意好,小開本同樣可以吸引人。從閱讀方便來講,人們還是更喜歡輕便、易攜帶的。要講“接軌”,國外既有大開本書,也有各種小開本書,還有
口袋書、
袖珍書等等。為什麼只跟大開本接軌?已有讀者抱怨,只顧你“接軌”,我家裡的書櫃,已擺不下大開本書了。
(三)忽視節約意識和環保觀念。越來越多的書刊都加上了一層透明
玻璃紙。據說是擔心退貨回來的書弄髒了特意包裝的。其實,被弄髒的不過是
櫃檯陳列的幾本
樣書。退貨書的保潔,應從加強管理入手,為什麼要以所有書都添加“新裝”這種代價,來為少數退貨的髒書買單?這種BOPP薄膜,16開本每本成本約為一角二分,姑且以一角計算,全年出版的70億冊圖書,倘若都加
封套,僅這一項增加的圖書成本就是7個億,若算上全國9468種期刊為此增加的成本,那就更多了。別看那薄薄一層封套,僅包裝圖書,全年就要消耗2.5萬噸,生產這種薄膜,會排出污染空氣的
甲苯,而且它是不可降解的,讀者剝開後都成了垃圾,必然加重了對環境的白色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