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鳳岐

閆鳳岐

閆鳳岐還完成了《伯陽——老子故鄉》、《伯陽鎮志》、《八景話伯陽》、《家庭婚姻和夫妻關係》、《清明節》、《迎戰暴風雨》等近10萬字的創作。老人說,他痴迷寫作,是為了打發孤寂、忘掉煩惱,是為了能給自己一個精神寄託。可是隨著年歲的逐增,看著這些他用心血積攢而出,卻從來沒有公開發表過的文稿,不由黯然傷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閆鳳岐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
  • 出生地:中國
  • 職業:作家
  • 代表作品:《伯陽——老子故鄉》、《伯陽鎮志》
人物簡介,人物生平,人物成就,

人物簡介

來到麥積區伯陽鎮你就會發現這裡的果農幾乎是每人手裡都拿著一本名為《天水花牛蘋果集》的小冊子,這本冊子將果樹的修剪、管理技術以老百姓讀起來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七言詩形式表達出來,這本小冊子的就是今年已經78歲的農民閆鳳岐花費近30年時間創作出來的,而他也因此成為伯陽鎮知名“作家”。
閆鳳岐
這本天水花牛蘋果集就是閆鳳岐老人編著而成的,他以七言詩的形式,用老百姓最順口的語言介紹了果樹的修剪和管理技術,,雖然這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卻傾注了老人大半生的心血。

人物生平

閆鳳岐說,他之所以能寫出《天水花牛蘋果集》主要原於1964年春天,生產隊組織他們學習果樹栽培技術,可是當時很多人學完後不知如何把知識轉化為操作技巧,果園照舊是放任自流、果樹愛怎么長就怎么長,也不去修剪。看到這一現狀後,閆鳳岐便開始醞釀他的想法。
閆鳳岐說: 那就是天天在樹底下觀察,甚至蹲在底下不回家,突然就發現如何寫就比較通俗易懂,寫的比較像一點,其他人看了學習起來容易,改正錯誤也容易。
閆鳳岐創作之路就這樣開始了。這期間,他也常遇到很多困難,有時甚至為了一句話要花去一個禮拜的時間,反覆進行琢磨。
閆鳳岐說: 最困難的就是放任不管的這些樹,亂七八糟沒辦法剪,沒有形狀,這些樹(寫)是最困難的。06:17經過一個多星期,就這幾句話。“如果果樹屬放任,同齡枝密成光棍。樹勢生長很旺盛,就是年年不結果”。解決的辦法就是,“盯準瞅穩疏大枝,對它的小枝必須忍”,因為結果子的是小枝條,遮光罩枝的是大枝條。
幾十年下來,閆鳳岐將總結出的這些讀來順口、聽來順耳、通俗易懂的話,記滿一本又一本筆記本。終於在2007年10月,他完成了這本《天水花牛蘋果集》。全書囊括花牛蘋果的歷史、不同果樹的修剪及管理知識。
閆鳳岐說: 每個大隊修剪過果樹的這些農戶,基本上把我的作品都抄下來了,過來過去念的這些順口溜都是我的東西。11:10感覺到是一輩子的積蓄,給後人留下一點點東西,不後悔。
閆鳳岐不僅在果樹方面深有研究,而且對老年人的生活現狀也是非常地關注,他寫成這首共十三部分,近三千字的七言長詩,人生老來難。就生動形象的道出了老年人的境遇,也闡明了百善孝為先這樣一個道理。
閆鳳岐的這部人生老來難,文章第一、二部分描寫久病床前無孝子這樣一個現實,中間很長篇幅,寫出了老年人在喪偶後的孤單、寂寞,以及想再婚配卻遭到兒女反對後的無奈。結尾部分則寫出了老人對國家好政策的切實感受。
閆鳳岐說: 我寫這本書的意思就是留給後人,對老人要孝順,要讓子女孝順自己,你首先就要孝順大人,從本身做起。

人物成就

除此之外,閆鳳岐還完成了《伯陽——老子故鄉》、《伯陽鎮志》、《八景話伯陽》、《家庭婚姻和夫妻關係》、《清明節》、《迎戰暴風雨》等近10萬字的創作。老人說,他痴迷寫作,是為了打發孤寂、忘掉煩惱,是為了能給自己一個精神寄託。可是隨著年歲的逐增,看著這些他用心血積攢而出,卻從來沒有公開發表過的文稿,不由黯然傷神。
閆鳳岐說: (這些文稿) 希望有關部門做以參考,引起社會的(關注),給社會留一個紀念。得到有關部門的許可和認可,供應社會,至於報酬這些我不需要任何報酬,等於我沒有白白地活一世。
老有所為,老有所樂,閆鳳岐不但以自己的方式記錄了果樹的修剪、管理技術,他身上那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也時刻激勵著我們。
田間地頭“爬格子”——訪農民作家閆鳳岐
觀賞枝繁葉茂的參天大樹,人們會驚慕它眼前的茁壯,然而當初它的芽兒,卻浸透了奮鬥的淚泉,灑滿艱辛的汗水!長年同農田打交道,卻又筆耕不輟的閆鳳岐老師,把畢生的精力都揮灑在寫作上,並為之付出了別人難以想像的艱辛,因此,人們都稱他為同農田打交道的“作家”。
三月的天氣,像小孩子的臉說變就變,出門時的一場春雨,讓我們略感幾分寒意,但當我們來到麥積區伯陽鎮虎頭村時,天公作美,雲開霧散,天空放晴。這時,我們的心情也隨之蕩漾開來,一眼望去,閆鳳岐老師已等候在那裡。眼前的他精神矍鑠,笑聲朗朗,要不是提前從朋友那兒得知,誰也不會把他與七十多歲高齡的人聯繫在一起。
跟隨閆老師,我們來到他家,院子乾淨整潔,一塵不染,三面有房,主房的廊檐前栽植著木繡球、荷包花等花卉。沒有蓋房的一側擺放著各種盆花,一點小小的菜地里種著韭菜等蔬菜,一株丁香花正在盛開,淡淡的香味撲鼻而來。走進閆老師的屋裡,擺設雖然簡樸,但非常乾淨,處處透出主人的幹練和治家有方。和閆老師寒暄過後就直奔主題,閆老師拿出了一個小木盒,打開木盒,全部是閆老師的手稿筆記。在閆老師的介紹下,隨手翻閱筆記,只見上面記著通俗易懂,容易記憶的順口溜文章,內容包含著果樹修剪、栽培、管理等方面的知識。而他的科普文稿,在以果業為主的伯陽鎮廣為流傳。
他所記的筆記,主要以抒情散文謳歌黨的好政策給農民生活帶來的巨大變化;以時評文體為主,大聲疾呼、大聲吶喊,傾訴了老百姓的心聲;還有遊記、傳說、地名的由來等,隨便讀來都繪聲繪色,猶如身臨其境。問及閆老師當時的創作心情,他隨手打開多年來他所記的筆記和一沓沓的文稿,臉上寫滿了成功的喜悅,輕手翻著視如珍寶的筆記,開始給我們滔滔不絕地介紹。講到每一篇作品時,他展開豐富的想像,繪聲繪色的解釋創作背景,如數家珍。看著那一本本厚厚的筆記,看著閆鳳岐老師那激動不已的心情,也讓我們為之動容,感慨頗多。這時,我深深感到,那木盒內裝的不是筆記,而應該是閆鳳岐老師為之努力一生、孜孜不倦追求一生所凝聚的心血!
是什麼力量能使他如此堅持?據閆鳳岐老師的女兒講,閆鳳岐老師原是天水師範專科學校的高材生,畢業後教書育人。在那不堪回首的年代裡,他和很多人一樣,沒有如願以償,有才無法施展,於是他就返回農村開始了他的務農生涯。這樣,由於農村的訊息比較閉塞,他因此與機遇失之交臂,在田間地頭一乾就是半輩子。
但是,對於大多數人來說,一次失利過後,就會放棄自己的追求。可是,閆鳳岐老師卻不這么想,他認為,有時候,現實很無情,夢想卻可以讓他覺得溫暖,看到希望。是的,每個人都可以有夢想,但如果不付諸行動,就永遠不會等來夢想實現的這一天。
閆鳳岐老師的性格決定了他的一生,堅強、執著,只有自己沒想到的,沒有自己做不到的。因此,他在乾好田間地頭的活外,開始重拾兒時喜好寫作的興趣。他想,大多有成就的大作家,一般出自墨香之家,可我一定要成為田間地頭的土“作家”。
好事多磨。他當農民無怨無悔,堅持勞作之餘,利用自己紮實的文學功底,筆耕不輟、書不離手,把科技知識自己融會貫通後,把農村喜聞樂見的事,編成順口溜寫出來,便於村民記憶,淺顯易懂,運用在果園管理中,讓村民真正得到了實惠,嘗到了甜頭。
梅花香自苦寒來。2007年他出版了《天水花牛蘋果集》,全書囊括花牛蘋果的歷史、不同果樹的修剪及管理知識。這本《天水花牛蘋果集》就是閆鳳岐老師以七言詩的形式,用老百姓最順口的語言介紹了果樹的修剪和管理技術,雖然這只是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卻傾注了老人大半生的心血。
後來,並在此基礎上,閆老師為了宣傳伯陽,使伯陽成為天水旅遊線路上的重要組成部分,他走訪老人,翻閱大量的史料,整理修編出《伯陽的傳說》、《伯陽的來歷》等等文稿,還有《伯陽鎮志》、《伯陽——老子故鄉》、《清明節》、《八景話伯陽》、《家庭婚姻和夫妻關係》、《迎戰暴風雨》等近10萬字的創作。他如此痴迷寫作,是為了打發孤寂、忘掉煩惱,更是為了能給自己一個精神寄託。
翻閱著老人一行行、一頁頁、一本本用心血澆灌出來的筆記和文稿,耳聽著閆老師娓娓介紹的細語,我們深刻感受到,老人是在和時間賽跑,並在自己有限的生命歲月里幹著自己無限的事業,無限的追求,為人類創造著無限的財富!
和閆鳳岐老師的一番傾心談話,真有“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之感。願閆鳳岐老師繼續乾自己喜歡幹的事情,寫自己想寫的東西,也希望閆老師的這些文稿不僅給自己有了精神的寄託,更能成為我們學習的資料。
是的,每個人的生命之初,都如同一張白紙,你的每一個選擇都會為人生畫卷添上一抹色彩。但是,只有懷惴夢想,我們才會用心、用畢生的精力去完成這幅壯美的人生畫卷。閆鳳岐老師在同農田打交道的同時,墨香伴隨他的每分每秒,正因為農耕不息,筆耕不輟,他的人生才如此多姿多彩,樸素中見真奇,平凡中顯偉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