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閆喜武
- 國籍:中華人民共和國
- 民族:漢
- 出生日期:1962年6月
- 職業:教授
- 畢業院校:大連水產學院、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 信仰:共產主義
- 研究方向:水產養殖、海洋生物
人物介紹,人物簡介,學習及工作經歷,科研情況,人物評價,閆喜武:多重角色精彩人,一位人民教師的海洋情,
人物介紹
人物簡介
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博士生導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遼寧省貝類良種繁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選,入選遼寧省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遼寧省普通高校教學名師,遼寧省特聘教授,遼寧省普通高校優秀碩士研究生導師,享受大連市政府特殊津貼,大連市優秀專家,大連市勞動模範,大連市優秀共產黨員。
已完成國家863、“十一五”科技支撐等各類科研課題7項,在我國單種產量最高的養殖貝類菲律賓蛤仔的品種選育、雜交育種和家系育種方面的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中國蛤蜊和薄片鏡蛤室內人工育苗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現承擔國家級科研課題2項。作為第二完成人完成的“菲律賓蛤仔健康苗種培育和健康養殖技術”2004年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作為第二完成人完成的“菲律賓蛤仔現代化養殖產業技術體系的構建與套用”2009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近5年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出版專著1部,獲授權國家發明專利8項。制訂國家水產行業標準1項。培養碩士研究生38人,已獲得碩士學位24人,其中2篇碩士論文獲遼寧省百篇優秀碩士論文。
國家《菲律賓蛤仔苗種培育技術標準》制定首席專家,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水產養殖學實驗教學中心主任,遼寧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百人層次人選,遼寧省優秀人才支持計畫,享受大連市政府特殊津貼,遼寧省教學名師,大連市優秀專家,大連市勞動模範,大連市優秀黨員,主要從事貝類健康苗種培育和高效養殖技術及遺傳育種研究。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出版專著1部,申請發明專利18項。目前主持承擔863、“十一五”支撐等各類科研課題7項。
學習及工作經歷
學習經歷
1979.09-1983.07 大連水產學院 淡水漁業 學士
1989.09-1992.07 大連水產學院 水產養殖 碩士
2002.09-2005.06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學理學博士
工作經歷
1983.07-1989.07內蒙古農業學校 教師、教研室主任
1992.07-2002.09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2005.07-目前 大連海洋大學 教授
科研情況
(2009-2019年)
1、承擔的科研課題(所填科研課題本人必須是課題或子課題的負責人,所填經費是由本人掌握使用的) | |||||||||||||||
序號 | 項目編號 | 項目名稱 及子課題名稱 | 項目來源 | 起止年月 | 經費 (萬元) | 完成情況 | |||||||||
1 | CARS-48 | 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項 | 農業部 | 2008-2010 | 210萬 | 已完成 | |||||||||
2 | CARS-48 | 農業部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專項 | 農業部 | 2011-2015 | 350萬 | 進行中 | |||||||||
3 | 2006AA10A410 | 蛤、蚶、蟶等高產抗逆品種的培育 | 科技部 “863”課題 | 2006-2010 | 146萬 | 已完成 | |||||||||
4 | 200905020 | 典型水域清潔生產與環境安全技術研究與示範 | 國家海洋局 海洋公益 | 2009-2012 | 106萬 | 進行中 | |||||||||
5 | 2006BAD09A01 | 灘涂養殖污染控制與清潔生產技術研究與開發 | 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 | 2006-2010 | 30萬 | 已完成 | |||||||||
6 | 2006BAD09A09 | 灘涂高效健康養殖技術研究與示範 | 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 | 2006-2010 | 56萬 | 已完成 | |||||||||
7 | 2008203005 | 莊河市海水養殖技術開發、集成與示範 | 遼寧省科技廳科技特派團 | 2008-2010 | 150萬 | 已完成 | |||||||||
8 | 2007T014 | 灘涂貝類優良土著品種苗種規模培育技術及遺傳改良 | 遼寧省教育廳,新團隊 | 2008-2010 | 10萬 | 已完成 | |||||||||
9 | 2008RC10 | 中國蛤蜊健康苗種培育與高效養殖技術 | 遼寧省教育廳,高等學校優秀人才支持計畫項目 | 2008-2011 | 10萬 | 已完成 | |||||||||
10 | 農財發〔2009〕105號(計畫號:11017) | 漁業國家(行業)標準《菲律賓蛤仔 親貝 苗種》 | 農業部 | 2009 | 7萬 | 已完成 | |||||||||
28、獲科研獎勵情況(附證書複印件) | |||||||||||||||
序號 | 獲獎項目名稱 | 獎勵類別(等級) | 授予單位 | 獲獎時間 | 本人排名 | ||||||||||
1 | 《菲律賓現代養殖產業技術體系的構建與套用》 | 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 | 中華人民共和國 國務院 | 2009 | 2 | ||||||||||
2 | 《菲律賓蛤仔健康苗種培育和健康養殖技術》 | 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 遼寧省人民政府 | 2004 | 2 | ||||||||||
3、授權發明專利及轉讓情況(附授權專利證書複印件) | |||||||||||||||
序號 | 專利名稱 | 授權專利號 | 年份 | 授權國家或地區 | 本人排名 | 經濟效益(萬元) | |||||||||
1 | 常見灘涂貝類育成雜交方法 | ZL 200810013424.6 | 2011 | 中國 | 1 | ||||||||||
2 | 中國蛤蜊人工育苗方法 | ZL 200810229953.X | 2011 | 中國 | 1 | ||||||||||
3 | 一種適用於菲律賓蛤仔快速生長的選擇方法 | ZL 200810011755.6 | 2011 | 中國 | 1 | ||||||||||
4 | 以放射肋為標記的菲律賓蛤仔制種工藝 | ZL 2008 1 0011751.8 | 2011 | 中國 | 1 | ||||||||||
5 | 常見灘涂貝類聚合雜交的育種方法 | ZL 200810013427 X | 2012 | 中國 | 1 | ||||||||||
6 | 大蒜在蛤仔大規模生態育苗中的套用方法 | ZL 200810013221.7 | 2012 | 中國 | 1 | ||||||||||
7 | 常見灘涂貝類高產抗逆品種選育方法 | ZL 2008 1 0013425.0 | 2012 | 中國 | 1 | ||||||||||
8 | 常見灘涂貝類親本生態促熟的方法 | ZL 200810013425 | 2012 | 中國 | 1 | ||||||||||
4、重要論文、專著(不超過10篇、部,其中5篇學術代表作附複印件,論文需首頁(若有檢索時同時提供檢索證明),專著僅首頁及著作權頁) | |||||||||||||||
序號 | 論文、專著名稱 | 學術期刊或出版社名稱 | 發表(出版)年份 | 論文檢索情況 | 作(著)者名次 | ||||||||||
1 | 《蛤仔養殖學》 | 科學出版社 | 2010 | 張國范 閆喜武 | |||||||||||
2 | 菲律賓蛤仔EST-SSRs標記開發及不同地理群體遺傳多樣性 | 生態學報 | 2011 | 1 | |||||||||||
3 | 菲律賓蛤仔奶牛蛤品系兩個世代的雜交與近交效應 | 水產學報 | 2011 | 1 | |||||||||||
4 | 菲律賓蛤仔大連群體不同世代的遺傳多樣性 | 生態學報 | 2011 | 通訊作者 | |||||||||||
5 | 四角蛤蜊形態性狀對重量性狀影響效果分析 | 水產學報 | 2011 | 1 | |||||||||||
6 | 菲律賓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海洋橙品系兩個世代的雜交與近交效應 | 海洋與湖沼 | 2011 | 1 | |||||||||||
7 | 菲律賓蛤仔(Ruditapes philippinarum)紫殼內面和白黃殼內面品系的三元雜交. | 海洋與湖沼 | 2012 | 通訊作者 | |||||||||||
8 | 兩種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殼內色品系選育初探 | 海洋與湖沼 | 2012 | 通訊作者 | |||||||||||
9 | 家系內大、小兩種規格菲律賓蛤仔的雙列雜交 | 水產學報 | 2012 | 通訊作者 | |||||||||||
10 | Heritability of larval and juvenile growth for two stocks of Manila clam Ruditapes philippinarum | Aquaculture Research | 2012 | 1 |
人物評價
閆喜武:多重角色精彩人
作為管理者,他帶動全院師生團結一心,共同學習提高;作為科學家,他求真務實,恪守學術道德;作為老師,他在嚴格教學的同時,又像慈父般關愛著自己的學生。大連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副院長閆喜武,身兼多種角色,卻都作出了一份份令人讚嘆的業績。
在教學管理工作中,作為大連海洋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主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他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埋頭苦幹、開拓創新,帶領大家共同提高,為學校以優秀成績通過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作出了自己的貢獻。身為水產養殖學實驗教學中心主任,他為實驗室建設和管理做了大量紮實和富有成效的工作,水產養殖學實驗教學中心於2009年成功獲批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填補了大連海洋大學無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的空白。
近5年,閆喜武在國內外發表學術論文50餘篇,出版專著1部,申請發明專利18項。目前主持承擔863、“十一五”支撐等各類科研課題7項,相關研究處於國際領先水平。為推動科技進步,國家成立了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閆喜武被聘請為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17位崗位科學家之一,也是遼寧省5個水產體系中唯一的崗位科學家。作為第二完成人完成的“菲律賓蛤仔健康苗種培育和高效養殖技術”2004年獲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作為第二完成人完成的“菲律賓蛤仔現代化養殖產業技術體系的構建與套用”2009年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使占我國貝類產量1/3和海水養殖總產量1/5的蛤仔養殖產業整體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這些獎項的獲得,也使他成為目前遼寧在一線工作的水產科技工作者中獲獎層次和排名最高的人。
閆喜武教授不僅教書,更注重育人。學生崔金元個性強,由於與導師關係沒處理好被退回研究生部,並面臨失學的窘境。閆喜武沒有放棄這個學生,經過多方聯繫,最終在校外給這個學生找了位導師並讓其如期畢業。閆老師還十分關心學生就業情況,除自己的學生外,現在已有近20名研究生或本科生經他引薦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崗位。
社會服務是高校的重要職能。多年來,閆喜武堅持為社會服務的理念,結合自己的科研項目,多次深入企業和海島漁村,了解產業發展情況,解決生產中存在的問題,對自己的科研成果和新技術進行推廣,對農民進行技術培訓,每年利用電話等多種途徑義務為漁民進行技術諮詢達100人次以上,為區域經濟發展作出了自己的貢獻。
一位人民教師的海洋情
——訪大連海洋大學科技處副處長閆喜武
菲律賓蛤仔人工育苗
閆喜武人生中的每一次改變都與海洋有關。1983年,剛剛從大連海洋大學本科畢業的閆喜武隻身一人來到到內蒙古大草原,在內蒙古農業學校,當了6年的老師,教授水產養殖;1989年,閆喜武從內蒙古考回母校繼續深造碩士研究生學位;1992年碩士畢業後,他留在了正對著母校校門口的遼寧省海洋水產科學研究所,從事貝類研究工作,一乾就是10年;2002年,他到中科院海洋所繼續深造;2005年博士畢業後,他作為人才引進回到母校,任教至今。
“菲律賓蛤仔健康苗種培育和高效養殖技術”是2002年閆喜武讀博士時,導師給他確定的研究方向,這也成為了他成功進入蛤仔研究領域的“敲門磚”。蛤仔雖然不名貴,其產量在我國卻相當可觀,占我國海水養殖總產量的五分之一、貝類養殖產量的三分之一,每年產量大概在300萬噸左右,而且蛤仔養殖不受地域限制,從我國南方到北方都可以養殖,蛤仔養殖的成功將大大提高我國海水養殖的總產量,為海水養殖行業帶來不小的經濟效益。
談起菲律賓蛤仔養殖,閆喜武用了“非常難”這樣的辭彙來形容整個項目的研究過程。“如果沒有我之前10年在海洋水產科學研究所的工作經歷,這個項目絕對完成不了。許多人認為,一些技術環節突破之後,整個項目研究起來就很簡單了。其實不然,在這期間我們做了大量工作,比如研究菲律賓蛤仔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我們就從溫度、鹽度、PH值、光照、密度、溶氧、餌料密度以及防治病害等許多方面每天重複進行試驗,剛開始失敗了多少次已經數不清了。菲律賓蛤仔在自然條件要潛到泥沙里,而換到人工環境放泥沙就不行了。在自然環境下,海底水是循環的,而人工環境中池子裡的水沒辦法循環,往往投入餌料,代謝的產物無法及時排除,在泥沙中產生微生物,影響了菲律賓蛤仔的生長。一種養殖方法,就是直接叫蛤仔附在水泥池的池底。”閆喜武說,“2003年正好趕上非典,我不能回家,當時正在研究如何防治菲律賓蛤仔的病蟲害,我們最後想到用大蒜汁來防治,結果效果顯著。”2003年的秋天,菲律賓蛤仔健康苗種培育和高效養殖技術就突破了。2004年,這項菲律賓蛤仔育苗技術獲得遼寧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省內水產體系中的崗位科學家
為了推動科技進步,國家成立了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在“十一五”和“十二五”期間,閆喜武分別兩次被國家農業部聘為國家貝類產業技術體系崗位科學家,他也是遼寧省5個水產體系中唯一的崗位科學家。貝類體系的崗位科學家在全國一共有17位,閆喜武在其中主要負責灘涂貝類研究。
成為崗位科學家後,閆喜武的研究工作就不僅局限於一個課題,而是要站在國家層面上,根據灘涂貝類養殖存在的問題進行全面研究。他的工作任務主要為四個方面:重點任務、基礎性研究、前瞻性研究和應急性工作。應急性工作是與百姓切身利益聯繫最緊密的工作,近些年,閆喜武的應急性工作做了不少。2010年,遼寧省發生大面積冰凍,閆喜武還調查了當時貝類養殖造成的損失;河北海灣扇貝養殖每年都發生赤潮,閆喜武每年都要趕到秦皇島等地,給養殖戶一些建議,儘量讓養殖戶減少損失。
2009年,作為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主管教學工作的副院長,閆喜武牽頭成功申報了水產養殖學實驗教學中心,他為該實驗室的建設和管理做了大量紮實和富有成效的工作。水產養殖學實驗教學中心的成立填補了大連海洋大學無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的空白。
閆喜武在大連海洋大學當了10年的教師,這些年,他一共帶了20多個碩士研究生、5個博士研究生。他帶出的畢業生中,2人的碩士論文獲得省級優秀論文。對於教學,他著重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和吃苦耐勞精神。“我的研究生在三年的學習中要經過6個假期,90%的學生在假期里要在工廠實習。而且我們水產養殖的畢業生,在全國是公認的能吃苦。”
閆喜武說:“教書育人不是口頭上講的,而是要從學生生活的點滴去幫助他們成長。很多學生在生活中不注重細節,這些我都要教他們,比如錢如何花、給長輩打電話如何打、去朋友家做客有哪些禮儀等。”閆喜武還十分關心學生的就業,除了他自己的學生外,現在已有近20名學生經他的引薦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崗位。“我覺得這是做老師的責任,我也希望學水產養殖的學生都能堅持這個事業,不要因為找不到工作而轉行,荒廢了這么多年所學的知識。”閆喜武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