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鰭光唇魚

長鰭光唇魚

體高,側扁。背、腹緣均隆起。吻較尖,吻長大於眼後頭長。口下位。下唇側瓣間隔頗寬。下頜外露,具銳利角質。須2對。背鰭外緣內凹,硬刺後緣具強鋸齒,生殖季節,雄魚背鰭末根不分枝鰭條和第一根分枝鰭條均延長呈絲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鰭光唇魚
  • 拉丁學名:Acrossocheilus 1ongipinnis(Wu)
  • 別稱:花欖魚、五槓鯪、火燒鯪、阿肚鯪
  • 二名法:Acrossocheilus longipinnis
  • :動物界
  • 脊索動物門 Chordata
  • 輻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 鯉形目 Cypriniformes
  • :鯉科 Cyprinidae
  • 光唇魚屬 Acrossocheilus
  • :長鰭光唇魚 A. longipinnis
形態特徵,地理分布,生存環境,

形態特徵

體較高而側扁。頭後背部隆起較高。頭較小,呈三角形,吻尖,向前突出,吻長約眼後頭長。口較小,亞下位,呈馬蹄形。上頜伸至鼻孔的下方。上唇緊貼上頜外表。下唇兩側瓣相距為口寬的1/3。下頜前緣露出唇外,具角質薄鋒。唇後溝中斷。須2對,口角須較吻須長,約等於眼徑。鼻孔近眼前緣。眼較小,側上位,稍近吻端,眶間隔明顯隆起。鱗片中等大,排列整齊,胸部鱗片略小。側線平直,後延至尾柄正中。背鰭及臀鰭基具鱗鞘,腹鰭基部具2 枚腋鱗。 背鰭末根不分枝鰭條為粗壯硬刺,後緣具強鋸齒,末端分節。背鰭長於頭長,較大個體末根不分枝鰭條和第1根分枝鰭條末端延長成絲狀。背鰭起點稍前於腹鰭,約在吻端與尾鰭間的中點,或稍近吻端。胸鰭不達腹鰭,腹鰭不達臀鰭。臀鰭後伸不達尾鰭基。尾鰭深叉形。肛門緊靠臀鰭之前。 鰓耙短小,排列稀疏。下咽齒主行外側第1枚齒極細小,第2枚齒粗大;其餘齒細長,咀嚼面傾斜稍凹,頂端尖而帶鉤曲。 體側有5條橙紅色垂直橫帶,上寬下窄。各鰭淺黃色,尾鰭內緣有黑色邊。
長鰭光唇魚

地理分布

生存環境

棲息於江河中下層,主食著生藻類和水草。3~5月產卵。體中小型,體長100mm已成熟,大者超過1kg。肉肥多脂,但卵巢有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