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軒嶺街道

長軒嶺街道

長軒嶺街道位於湖北省武漢市黃陂區北部,地跨灄水河中游,東依木蘭山風景區,西與李家集街道毗鄰,南界羅漢寺街道,北與姚家集街道相連。

長軒嶺街道下轄2個社區和31個行政村,面積211.46k㎡。人口49320人(2011年末),轄2個社區、31個行政村。辦事處駐月湖路1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軒嶺街道
  • 行政區類別:街道
  • 所屬地區:武漢市黃陂區
  • 政府駐地:月湖路1號
  • 地理位置:黃陂區北部
  • 面積:211.46k㎡
  • 人口:49320人(2011年末)
概況,沿革,行政區劃,旅遊景區,經濟發展,

概況

長軒嶺街是木蘭生態旅遊區的核心街,具有典型的“五區”(山區、老區、林區、庫區、景區)特徵。境內山場面積19.6萬畝,占武漢市山場總面積的1/10,占全區山場總面積的1/3;生態旅遊資源豐富,梅院泥水庫、木蘭天池和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地處其中;灄水河自北向南貫穿全境,是武漢市最大的森林氧吧、城區最美的山水背景屏和市民最潔淨的蓄水池。
交通圖交通圖

沿革

1984年為長軒嶺區,下設長軒嶺鎮、石門山鎮、泊漠港鄉、十棵松鄉。1986年撤區並鄉,分屬長軒嶺鎮、石門鄉(鄉政府駐三家店)。1996年,長軒嶺鎮面積105平方千米,人口4萬人,轄平港、桃源、十棵松、鴦雞玻、羊角山、大陳、趙畈、楊田、南洲田、仙河、鐵石墩、張沖、徐沖、張洲橋、紅根、長軒嶺、短軒嶺、獅子山、吳前灣、東風、院子、泊沫、綠林、創造、轉畈、官橋、黃土園、油榨28個行政村;石門鄉面積94平方千米,人口1.3萬人,轄向家咀、官田、三家店、平峰、盧沖、虎橋、脈地灣、大屋崗、竹園、朱馮山、塘目、七里灣、林場13個行政村。
旅遊圖旅遊圖
2001年5月,撤銷石門鄉,併入長軒嶺鎮。2004年,鎮政府駐長軒嶺,人口54000人,面積211.46平方千米,轄長嶺、石門2個居委會和綠林、十棵松、戶沖、獅子山、七房灣、院子、油榨、韓家畈、平峰、平港、創造、東風、短嶺、仙河店、趙畈、桃園河、楊田、徐沖、黃土園、長嶺、羊角山、泊沫、張都橋、向家咀、虎橋、三家店、竹園、官田、南洲田、大屋崗、塘上31個行政村。2008年撤鎮改街道。
【2013年代碼及城鄉分類】420116009:~001 111長嶺居委會 ~002 123石門居委會 ~200 220平峰村 ~201 220桃園河村 ~202 220油榨村 ~203 220平港村 ~204 220十棵松村 ~205 220羊角山村 ~206 220趙畈村 ~207 220楊田村 ~208 220南洲田村 ~209 220仙河店村 ~210 220徐沖村 ~211 220張都橋村 ~212 111短嶺村 ~213 112獅子山村 ~214 112長嶺村 ~215 112東風村 ~216 220院子村 ~217 220黃土園村 ~218 220泊沫村 ~219 220綠林村 ~220 220創造村 ~221 220韓畈村 ~222 220向家咀村 ~223 220官田村 ~224 220三家店村 ~225 220戶沖村 ~226 220虎橋村 ~227 220塘上村 ~228 220七房灣村 ~229 220大屋崗村 ~230 220竹園村

行政區劃

2008年2月,湖北省民政廳以鄂民政發[2008]7號檔案撤銷黃陂區長軒嶺鎮。 設立長軒嶺街道辦事處,駐地為月湖路1號。長軒嶺街道人口54000人,面積211.46平方千米。轄2個居委會、31個村委會:長嶺、石門、綠林、十棵松、戶沖、獅子山、七房灣、院子、油榨、韓家畈、平峰、平港、創造、東風、短嶺、仙河店、趙畈、桃園河、楊田、徐沖、黃土園、長嶺、羊角山、泊沫、張都橋、向家咀、虎橋、三家店、竹園、官田、南洲田、大屋崗、塘上。

旅遊景區

木蘭天池風景區位於黃陂區北部長軒嶺街道,距武漢天河機場45公里。整個景區占地面積9000畝,森林覆蓋率達98%。木蘭天池是木蘭的外婆家、木蘭成長地,再現了木蘭童年生活的快樂時光。
木蘭天池是AAAAA景區,面積13平方公里,主要由“浪漫山水”、“高峽人家”和“森林公園”三大主題景園連結成一個南北走向,長達十餘公里的森林山水大峽谷,是國家森林公園。十里野杏花、野菊花油茶花,分布在峽谷、大小天池的兩岸。其主峰海拔520.6公尺,屬大別山南麓。景區年平均氣溫介於15-22℃之間,七月份平均氣溫25.8℃。
素山寺國家森林公園作為木蘭天池的三期園區,各種珍貴動植物達1000餘種,是三峽工程植物保護移植基地。
月亮湖(院基寺水庫)位於武漢黃陂區明清古街背後,與當地木蘭湖景區夏家寺水庫梅店水庫相呼應,形成“日月星”三湖鼎立之勢,該湖蓄水量1.08億方,已經成為著名的濕地生態旅遊區。

經濟發展

街道搶抓機遇,結合自身資源優勢,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指導,找準發展村集體經濟的切入點,積極探索企業帶動型、產業帶動型、服務創收型、資源開發型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取得了明顯成效。平港村是典型的丘陵崗地,是集體經濟空殼村。在結對單位礄口區易家墩街的幫助下,平港村決定利用荒山、荒坡資源,依託萬豐農牧發展有限公司,開發快生菜基地。易家墩街投入的8萬元共建幫扶資金和村集體的30畝土地作為集體股本入股參與企業經營,村集體土地純利收益平港村占六成,萬豐公司占四成,以此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東風村吳付灣引進武漢天地建築有限公司進行整體改造,興建“軒嶺農莊”項目,以農家樂模式,發展休閒旅遊業和農副產品加工業。共建單位礄口區凱奇特種焊接有限公司出資15萬元,和東風村的20餘畝魚池水面作為村集體股份參與“軒嶺農莊”經營,項目建成後可常年提供100個就業崗位,每年實現村集體經濟收入5萬元。院子村依託油茶產業,壯大村集體經濟。共建單位市公安局投入共建資金58萬元,幫助該村立足資源優勢,大力調整最佳化產業結構,完善基礎設施配套,新開發油茶基地1000畝,村集體經濟年創收5萬元。
油茶產業油茶產業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