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藤結瓜式灌溉系統

長藤結瓜式是我國南方丘陵山區多有的一種灌溉系統形式。系統與單純的引水灌溉系統相比,不僅具有灌溉功能,由於渠道具有通水時間長、流量比較均勻的特點,有利於水能資源開發利用,還有供水、發電、航運等其他功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藤結瓜式灌溉系統
  • 外文名:canals joining reservoirs type irrigation system
  • 特點:通水時間長、流量比較均勻
  • 屬性:灌溉系統
系統簡介,系統特點,系統案例,紅旗渠,白起渠,湍河,

系統簡介

"長藤結瓜"式灌溉系統
系統在輸、配水渠繫上連線有水庫池塘等調蓄水量設施。系統中的渠道象瓜藤,水庫、池塘象藤上的瓜,故稱長藤結瓜式灌溉系統。一般由三部分組成:一是渠首引水或蓄水工程;二是輸水、配水渠道系統(稱之為藤);三是灌區內部的小型水庫和池塘(稱之為瓜)。
長藤結瓜式灌溉系統

系統特點

在非灌溉季節,利用渠道引水灌瓜(即小水庫或山塘),補充其蓄水之不足:可以把河水和多餘的渠水,以及沿渠的坡面徑流等,引入水庫、池塘存蓄起來,供灌水高峰期使用,彌補引入水量的不足;在灌溉季節,尤其是用水緊張時,渠道水、瓜水同時灌田、供水,提高了灌溉、供水保證率。系統既充分利用了各種水源、發揮了“瓜”的調蓄作用,也提高了渠道單位引水流量的灌溉、供水能力,達到擴大灌溉面積和提高抗旱能力的目的。而缺點是修建這種灌溉系統的蓄水設施,常占用一些土地,耗費一定的建設和管理養護費用,蓄起來的水也會有一部分蒸發滲漏損失。

系統案例

紅旗渠

在國際上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紅旗渠,以濁漳河為源。渠首位於山西省平順縣石城鎮侯壁斷下。總乾渠長70.6公里,渠底寬8米,渠牆高4.3米,縱坡為1/8000,設計加大流量23秒立方米。紅旗渠灌區共有乾渠、分乾渠10條,總長304.1公里;支渠51條,總長524.1公里;斗渠290條,總長697.3公里;農渠4281條,總長2488公里。沿渠共建有“長藤結瓜”式一二類水庫48座,塘堰345座,各種建築物12408座,並利用渠水自然落差,興建小型水力發電站45座,是一套“引、蓄、提、灌、排、電、景”成龍配套的大型體系。

白起渠

白起渠西起湖北省南漳縣謝家台,東至宜城市鄭集鎮赤湖村,蜿蜒49.25公里,號稱“百里長渠”。為戰國時期修建的軍事水利工程,建設時間比著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還要早23年。並於1953年5月1日,修復完工。與一般溝渠不同的是,長渠流經之處,沿線還串起了大量的水庫和堰塘。《大元大一統志》載有“長渠起水門四十六,通舊陂四十有九”,即指長渠灌區有49口堰塘與渠道相通,常年蓄水,忙時灌田。如果說長渠是一條藤,沿渠與之串通的水庫、堰塘,就是一個個“瓜”。這些“瓜”包括10座中小型水庫,2671口堰塘。白起渠是我國著名的“長藤結瓜”式的蓄水引水灌溉工程,灌區地形複雜,技術要求高,在水利技術史上有許多重大創造,建築物的設計、布局等都為後代稱奇,只是在世上卻鮮為人知,其歷史文化價值還有待進一步發掘。

湍河

湍河白河支流,發源於伏牛山腹地寶天曼的西北巔,出內鄉縣後,於羅莊鄉岑子村流入鄧州境內,經鄧州城北轉向東南,經汲灘鎮大韓營村後與白河交匯,最終注入漢江。其總長約216千米,流域面積4800平方米。湍河古稱湍水,《水經注·淯水》記載 "湍水出弘農界翼望山,水甚清徹",因上游穿峽切割而下,水流湍急,故得名"湍河"。自漢代開始,湍河一帶便開始興修水利,至今有1600多年的歷史。其中六門堰就是較為著名的水利工程。西漢宣帝時始建之初為土堰,後改建為石堰,名“穰西石碣”,於元帝建昭五年(前34年)建成,漢平帝元始五年,土門改為石門,又稱六門碣。之後,晉杜預重修。《水經注》載:“杜預繼信臣之業,復六門陂,遏六門之水,下結二十九陂。諸陂散流,鹹入朝水(今刁河)”。水由六個水門流出後,沿途形成了29個陂塘,形成了典型的“長藤結瓜”式的灌溉系統。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