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葉腎蕨

長葉腎蕨

長葉腎蕨(學名:Nephrolepis biserrata (Sw.) Schott)是腎蕨科,腎蕨屬伏生植物。根狀莖短而直立,披針形鱗片,紅棕色,邊緣有睫毛;根狀莖生有匍匐莖,葉簇生,柄堅實,上面有縱溝,葉片狹橢圓形,一回羽狀,羽片互生,偶有近對生,葉薄紙質或紙質,乾後褐綠色,兩面均無毛,孢子囊群圓形,囊群蓋圓腎形,褐棕色,邊緣紅棕色,無毛。

分布於中國台灣、廣東、海南、雲南。生林中,海拔30-750米。泛熱帶產,在亞洲廣布於日本、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等地。模式標本產地:美洲。

長葉腎蕨喜陰蔽濕潤環境,養護與繁殖技術簡單,病蟲害較少,極易成活,常被栽植於庭園供觀賞用。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主要變種,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式,栽培技術,病蟲防治,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長葉腎蕨土生或附生蕨類植物。根狀莖短而直立,伏生披針形鱗片,鱗片紅棕色,略有光澤,邊緣有睫毛;根狀莖生有匍匐莖,向四方橫展,暗褐色,粗1-2毫米,被疏鬆的棕色披針形鱗片,並有細根。
簇生,柄長10-30厘米,粗達4毫米,堅實,上面有縱溝,下面圓形,灰褐色或淡褐棕色,略有光澤,基部被披針形鱗片及纖維狀鱗片;葉片通常長70-80厘米或超過1米,寬14-30厘米,狹橢圓形,一回羽狀,羽片多數(約35-50對),互生,偶有近對生,相距1.5-3厘米,有極短柄或近無柄,以關節著生於葉軸,葉軸兩側疏被柔毛,中部羽片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9-15厘米,寬1-2.5厘米,先端急尖或短漸尖,基部近對稱,近圓形或斜截形,葉緣有疏缺刻或粗鈍鋸齒,主脈兩面均明顯,側脈纖細,自主脈斜向上,二至四叉,達葉邊附近;下部羽片披針形,較短,先端短尖。葉薄紙質或紙質,乾後褐綠色,兩面均無毛,幼時兩面均略被披針形小鱗片或線形的纖維狀鱗片,尤以主脈下面較密,成長時部分或全部脫落。
孢子囊群圓形,寬1.5-2毫米,相距約1-2毫米,成整齊的1行生於自葉緣至主脈的1/3處;囊群蓋圓腎形,有深缺刻,褐棕色,邊緣紅棕色,無毛。

主要變種

耳葉腎蕨(變種)(中國植物志)
長葉腎蕨長葉腎蕨
本變種的主要區別為形體較大,高約80厘米,葉片寬22-30厘米,中部羽片長14-16厘米,寬1.6-2.2厘米,基部上側有長達1厘米的耳片,葉軸下面密被長柔毛,羽片下面沿中脈兩側有棕色纖維狀鱗片。
特產海南(保亭、陵水)。長葉腎蕨及其變種(或栽培變種)常被栽植於庭園供觀賞用,在華南且有逸為野生的。

生長環境

長葉腎蕨喜陰涼環境,可適應較大的溫度變化,由於其葉片稍厚,能耐10℃左右的低溫,但是長時間的低溫會嚴重抑制生長甚至幼葉的萌發。30℃以上的高溫會導致幼嫩葉片變異,株型不整齊,影響美觀。最適生長溫度為22℃-28℃。為了保證植株的正常生長及葉片更新,相對濕度保持在50%以上。
長葉腎蕨能耐較高濕度,但長期在過濕環境下栽培會縮短鮮切葉的保鮮時間,因此做切葉生產時,應將環境濕度控制在80%以下。吊籃懸掛時,需經常用噴壺往葉片及根部補充水分。在中等陰蔽下生長良好。無論採用自然遮陰還是遮陽網,應將光照強度控制在400-1000lux之間。光照強度對葉片顏色深淺有一定的影響。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台灣、廣東(廣州、台山、珠江口沿海島嶼)、海南(瓊中、儋縣、崖縣、保亭、臨高)、雲南(河口、金平)。生林中,海拔30-750米。泛熱帶產,在亞洲廣布於日本、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等地。

繁殖方式

長葉腎蕨分株繁殖速度相當快,而且成本低,周期短,植株性狀穩定,是長葉腎蕨最便捷的繁殖方式。在空氣濕度和溫度適宜的情況下,長葉腎蕨的匍匐莖生長迅速,每條成熟的匍匐莖都會萌發出一個以上的芽孢,這些芽孢會在幾天之內長出獨立的根和葉,成為新的植株。
長葉腎蕨長葉腎蕨
為了獲得更多幼苗,也可以採取孢子繁殖的方式進行增殖,具體方法是在花盆或苗盤中間鋪設一層腐殖土或碎石,浸透水,用毛刷將孢子均勻刷落在基質上面,然後用塑膠薄膜覆蓋密封,約8周左右有幼嫩的綠色片狀配子體長出,此時可以揭開薄膜,但需要每天淋水保持配子體濕潤。10周即可看見長出真葉,此時,可根據盆內植株的密集程度決定是否分盆。當真葉長至3厘米左右時即可移栽。

栽培技術

自然情況下,長葉腎蕨通常土生或附著在牆壁石縫間。根系淺,但是長度較長,尤其是匍匐根狀莖更長。根及根狀莖上生長有大量短絨毛,需氧量大,因此,人工種植時建議淺植。長葉腎蕨對栽培基質的要求不是很嚴格,以疏鬆栽培基質穩定植株即可。根據不同目的,可選用不同的栽培方法。
長葉腎蕨長葉腎蕨
盆栽可選用的基質為腐殖土和椰糠(或花生殼),其中腐殖土、粗沙、椰糠(或花生殼)按1:1:1比例混勻即可。在花盆底部先墊置一層碎陶片(蛭石或碎石),以增加花盆透氣性。再往盆內填土至4/5高度,然後將植株放置於盆中央,往盆內均勻添加栽培基質,厚度以蓋過根莖1厘米為宜。需注意的是,為防止栽培材料中攜帶病菌及有害蟲卵,所有栽培材料應在太陽下暴曬1-2天。
地被或切葉栽培基質配方參考盆栽方式。為增強植株的更新能力,可適當增加腐殖土比例。栽培地點選擇有陰蔽的長條狀苗床為宜,苗床不宜過寬,以方便切葉。株距不超過30厘米,直立莖埋入土壤的深度在2厘米左右。
吊籃懸掛吊籃底部鋪設一層椰絲苔蘚,然後填入適當的栽培基質,穩定住植株基部。
澆水方法為噴淋。每次噴淋之後,土壤會往下滲落,因此每隔一段時間就必須添加腐殖土,直到植株生長穩定為止。

病蟲防治

長葉腎蕨病蟲害較少。高濕熱環境下易遭受蚜蟲紅蜘蛛危害,可用肥皂水或40%氧化樂果乳油1000倍液噴灑防治。在澆水過多或空氣濕度過大時,易發生生理性葉枯病,注意盆土不宜太濕並用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灑防治。

主要價值

長葉腎蕨是一種典型的熱帶觀賞蕨類,幼葉拳卷,有白色柔毛,頗具觀賞價值,葉片豐滿,終年鮮綠色,是居室綠化的優良植物,也是鮮切花市場上主要的切葉產品。長葉腎蕨的根狀莖生長迅速,吊籃懸掛種植時能長至1m以上,別有一番觀賞情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