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態特徵
一年生。稈直立或基部膝曲,大都光滑無毛,具4-5節,高8-60厘米。
葉鞘鬆弛抱莖,大多短於或下部者長於節間;葉舌膜質,長2-8毫米,2深裂或呈不規則地撕裂狀;葉片長2-13厘米,寬2-9毫米,上面及邊緣粗糙,下面較光滑。圓錐花序穗狀,長1-10厘米,寬5-20毫米(包括芒);
小穗淡灰綠色,成熟後枯黃色,長2-2.5毫米(包括基盤);穎片倒卵狀長圓形,被短纖毛,先端2淺裂,芒自裂口處伸出,細長而粗糙,長3-7毫米;外稃光滑無毛,長1-1.2毫米,先端具微齒,中脈延伸成約與稃體等長而易脫落的細芒;雄蕊3,花葯長約0.8毫米。
穎果倒卵狀長圓形,長約1毫米。
近種區別
長芒棒頭草與
棒頭草(
Polypogon fugax Nees ex Steud.)比較相近,均為一年生,基部膝曲的草本;但是棒頭草圓錐花序穗狀,呈長圓形或卵形,較疏鬆,分枝在主軸有間斷,穎先端2淺裂,芒從裂口處伸出,芒長0.1-0.3厘米,明顯短於長芒棒頭草的芒,二者明顯有別。均可供觀賞。
生長環境
長芒棒頭草屬濕生或濕中生草本植物,能夠耐受一定程度的水淹和輕的鹽鹼地生境。生於海拔3900米以下的潮濕地及淺的流水中、河岸沙地、河灘地、低地鹼化草旬、鹽化草甸、荒漠地帶綠洲的溝渠邊和低地的路旁。在長江流域成為雜類草沼澤的般伴生種,常與
蘆葦、
澤瀉、
螢藺、
燈心草、
龍師草、
荊三棱等混生,一般不形成單優群落。
分布範圍
分布於全世界的熱帶、溫帶地區,在中國分布於天津、河北(淶源、蔚縣)、山西(五台、河曲、保德、永和)、內蒙古(呼和浩特、包頭、鄂爾多斯、烏審)、江蘇(南京、蘇州、南通、東台)、浙江(杭州)、河南(封丘、方城)、廣西(臨桂)、四川(木里)、貴州(羅甸)、西藏(昌都、扎囊、札達)、陝西(武功、子長、榆林、靖邊、綏德)、甘肅(蘭州、皋蘭、武威、民勤、肅南、金塔、敦煌、鎮原、武都)、青海(民和、貴德、興海、貴南、德令哈、烏蘭、都蘭)、寧夏(銀川、賀蘭、平羅、青銅峽、中衛)、新疆(烏魯木齊、米東、克拉瑪依、吐魯番、吐魯番、託克遜、伊吾、奇台、精河、尉犁、焉耆、和靜、庫車、拜城、烏恰、喀什、莎車、巴楚、塔什庫爾乾、和田、和田、塔城、阿勒泰、富蘊)、台灣 。
生長習性
長芒棒頭草萌發較早,一般4月上中旬出苗,5月中旬至7月上旬開花,7月上中旬至8月中旬結果,8月中、下旬果實成熟,10月中、下旬枯黃生長期約185天左右。長芒棒頭草生長較為迅速,萌發後30天左右,株高即可達到40-65厘米,此時形成分櫱6-13個,株叢直徑可達15-35厘米,單株鮮重平均36.3(27.1-45.5)克,乾重95-145克,乾鮮比為1:2.84-3.14。
早苗5月抽穗。種子於6月初即漸次成熟落地或隨流水、風傳播,約經3個月的休服後萌發。不同物候期,長芒棒頭草的株叢結構有所差異,營養期的基葉比為1:0.9,開花期莖、葉、花序比為1:0.68:0.23。長芒棒頭草為鬚根系,絕大多數分布在地表5-30厘米的土層中,只有個別直徑在0.5毫米以下的細根入土相對較深,可達65厘米。
主要價值
長芒棒頭草花序很好看,可作切插花素材,但是不適宜製作乾花,因小穗柄節,果實成熟後期,小穗易從關節處脫落,觀賞效果。小穗具長芒,又是兩側壓扁,很製作賀卡或其他貼花素材。
長芒棒頭草為上繁牧草,棟叢中葉片多而分布均勻,加之葉片較為柔軟,因而具有較好的適口性,無論放牧、青刈或調製成乾草,均為牛、馬、羊、兔等各類草食家畜所喜食。長芒棒頭草的粗蛋白質含量較高,營養期達17.46%,枯黃之前—般也在10%以上,屬於優等牧草。其化學成分見表。
保護現狀
長芒棒頭草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紅色名錄-高等植物卷》(2013年9月2日)——無危(L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