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筒石山苣苔

長筒石山苣苔

長筒石山苣苔(學名Petrocodon longitubus Cong R. Li & Yang Luo)是苦苣苔科石山苣苔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植物,葉互生或擁擠長在根莖的先端,蓮座狀;葉柄長2-4.5厘米,密被紅紫色短柔毛;葉片厚紙狀,卵形,基部寬楔形至圓形,邊緣具圓齒,先端稍漸尖至鈍,正面綠色,背面微紅紫色,兩面均具緻密的紅紫色短柔毛;聚傘花序2-6,1-(很少2)花;花序梗長10-25厘米,密被紅紫色短柔毛;可育雄蕊4枚,背面雄蕊貼生於花冠筒基部約1.8厘米以上,蒴果膝狀彎曲。僅分布於中國貴州省望謨縣馬山鎮山花村的類型地。生長在海拔1100-1300米範圍內潮濕陰暗的岩石表面。

長筒石山苣苔的發現進一步豐富了石山苣苔屬植物的多樣性,具有較大的科研價值。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類別和標準使用指南》(IUCN標準和請願委員會2019),該種被評估為“易危”(VU)。

基本介紹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近種區別,產地生境,主要價值,保護現狀,

植物學史

2018年,中國科學院廣西植物研究所的研究人員在中國貴州省的例行田野調查中,發現一種和湖南石山苣苔相似的物種。經過查閱文獻資料,在2019年,該新種以“Petrocodon longitubus(Gesneriaceae), a new species from Guizhou, China”一文在《北歐植物學雜誌》上發表,該種種加詞longitubus詞源來自於其狹漏斗狀的花冠筒。

形態特徵

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莖長5-15厘米,直徑4-6毫米;具許多長的纖維根。葉互生或擁擠長在根莖的先端,蓮座狀;葉柄長2-4.5厘米,密被紅紫色短柔毛;葉片厚紙狀,卵形,長2.5-5厘米,寬1.4-2.5厘米,基部寬楔形至圓形,邊緣具圓齒,先端稍漸尖至鈍,正面綠色,背面微紅紫色,兩面均具緻密的紅紫色短柔毛;側脈2-4對,正面淡,背面突出。
聚傘花序2-6,1-(很少2)花;花序梗長10-25厘米,密被紅紫色短柔毛;苞片2,對生,卵形披針形,長3-5毫米,寬約1.5毫米,邊緣全緣,外面密被長柔毛,裡面具稀疏短柔毛;花梗長0.5-1厘米,具密的紅紫色剛毛。花萼5裂至基部,裂片三角形披針形,長5-7毫米,寬1-1.5毫米,外面密被微柔毛,裡面無毛,邊緣全緣。花冠紫色或帶紅色,長3.5-4厘米,花冠筒狹漏斗狀,外面密被微柔毛,裡面無毛,口部直徑0.8-1厘米,筒部長2-2.8厘米,裡面具三條淡紫色條紋;翅片2唇,正面唇長約4毫米,2淺裂,裂片卵形,背面唇長約4毫米,3淺裂,裂片卵形,長8-10毫米,所有裂片向上彎曲;可育雄蕊4枚,背面雄蕊貼生於花冠筒基部約1.8厘米以上,花絲長約0.8厘米,正面雄蕊貼生於花冠筒基部約1.5厘米以上,長0.5厘米,扭曲;所有花絲膝曲,具密的短腺毛;花葯橢球狀,相干成對;退化雄蕊近無。雌蕊長3.5-4厘米,密被微柔毛,子房長2-2.3厘米,直徑約1毫米,花柱長0.5-2厘米,直徑約0.3毫米,短柔毛;柱頭2淺裂,卵形,長約4毫米,密被短柔毛。花盤環狀,黃色,高約1毫米,邊緣全緣。蒴果膝狀彎曲,4裂,長4-6厘米,寬1-2毫米,密被微柔毛。花期6至8月,果期7至9月。

近種區別

該種因具有四個雄蕊與湖南石山苣苔相似,但與後者顯著不同的是新種具有無莖的、蓮座狀的植株,具狹漏斗狀且很長的花冠筒,花冠上唇唇瓣正面向上彎曲。分子學證據表明,它與湖南石山苣苔是姐妹種,但這兩種植物在形態上有明顯的差異。以下是兩種詳細比較。
兩種詳細比較
特徵
長筒石山苣苔
湖南石山苣苔
葉片
濃密的紅紫色短柔毛
濃密的白色短柔毛
無莖
有莖
花序
1花,很少2花
1-4花
葉柄
長2-4.5厘米
長0.5-2.5厘米
花序梗
長10-25厘米
長2-7厘米
花梗
長0.5-1.2厘米,密被紅紫色短柔毛
長0.3-2(-2,8)厘米,密密被短柔毛
花冠管
狹漏斗狀
漏斗狀
唇部
向上彎曲的
凸出
退化雄蕊
1,近無
1,長約1毫米
花絲
膝狀
近直
蒴果
長1.6-2.3厘米
長約1厘米

產地生境

長筒石山苣苔僅分布於中國貴州省望謨縣馬山鎮山花村的類型地。生長在海拔1100-1300米範圍內潮濕陰暗的岩石表面。

主要價值

長筒石山苣苔的發現進一步豐富了石山苣苔屬植物的多樣性,具有較大的科研價值。

保護現狀

截至2019年,該種僅在喀斯特地區的一個類型地發現,分布在10000平方米的範圍內。長筒石山苣苔可能容易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如採集、砍伐森林和其他土地利用。因此,根據《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類別和標準使用指南》(IUCN標準和請願委員會2019),該種被評估為“易危”(VU)。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