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海縣

長海縣

長海縣,位於遼東半島東側的黃海北部海域,東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西、北部隔海毗鄰大連市區、金州區普蘭店區莊河市,西南與山東省廟島群島相對。隸屬於遼寧省大連市。

長海縣全縣共由252個海島組成,其中有居民海島18個,無居民海島234個,海域面積10324平方公里,海岸線總長359公里,是中國東北地區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區域,也是東北地區唯一的海島縣和中國唯一的海島邊境縣。

2018年11月,長海縣入選2018全國“幸福百縣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長海縣
  • 外文名稱:Changhai County
  • 別名:長山
  • 行政區類別:縣
  • 所屬地區:遼寧省大連市
  • 下轄地區:2個鎮、3個鄉
  • 政府駐地:大長山島鎮
  • 電話區號:0411
  • 郵政區碼:116500
  • 地理位置:大連市東部
  • 面積:119平方公里
  • 人口:8萬人
  • 方言膠遼官話
  • 氣候條件溫帶季風氣候
  • 著名景點:大長山島景區、三元宮、馬祖廟、鐵山仙女湖月亮灣
  • 機場大連長海機場
  • 車牌代碼:遼B
  • 行政代碼:210224
建制沿革,行政區劃,地理環境,位置境域,地質地貌,氣候溫度,自然資源,礦產資源,生物資源,人口民族,經濟,綜述,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交通,社會,基礎設施,教育,科技,衛生,社會保障,景點,特產,

建制沿革

公元前300年的戰國時期,燕國置遼東郡,轄長山群島。
晉時屬平州遼東郡。
東晉十六國時,為高句驪侵占。
唐滅高句驪收復遼東後,屬安東都護府積利州。唐中葉以後,屬淄青平盧節度。
明時,先後屬定遼都衛金州衛、明將毛文龍轄治區域。
清時,先後為海城縣、蓋平縣、奉天府復州通判、金州巡檢、寧海縣、金州廳轄地。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後被日本侵占。
1898年沙俄租借旅大,長山群島先後屬沙俄關東州廳、遠東總督府下之貔子窩行政區和島嶼行政區。
1904年日俄戰爭後,長山群島先後屬日關東州民政署金州支署、關東州廳貔子窩民政署等。
1945年11月,大長山島、小長山島廣鹿島獐子島及附屬小島成立了長山區,劃為新金縣管轄。石城島、大王家島海洋島成立了石城區,劃為莊河縣管轄。
1945年12月,中共新金縣委派武裝工作隊到長山島,建立了第一個人民民主政權——長山區公所。
1946年初,長山區公所改稱長山區政府,隸屬新金縣人民政府。下轄大長山島、小長山島、廣鹿島、獐子島、海洋島及其所屬島嶼。
1946年4月,海洋島、烏蟒島劃歸莊河縣管轄。
1946年6月,長山區劃分為兩個區。一為長山區,轄大長山島、小長山島及其所屬島嶼;二是廣鹿區,轄廣鹿島、獐子島及其所屬島嶼。兩個區均隸屬新金縣
1947年2月,經中共旅大地委批准,將長山區、廣鹿區和海洋島、烏蟒島並為長山列島區,改屬金縣。長山列島區下轄大長山、小長山、廣鹿、獐子、海洋5個鄉。
1947年4月1日,除石城島、大王家島仍屬莊河縣管轄外,其它諸島成立了長山列島區,劃為金縣管轄。
1949年9月5日,經東北人民政府批准,原屬金縣的長山列島區改為縣建制,11月10日成立長山縣人民政府,隸屬旅大行政公署。將原長山列島區所轄5個鄉分別改為區建制。
1949年11月10日正式設縣,始稱長山縣,直屬旅大行政公署。
1950年8月,經旅大行政公署批准,長山縣各區改以數序稱謂,即:一區(小長山區)、二區(大長山區)、三區(廣鹿區)、四區(獐子區)、五區(海洋區)。
1952年因長山縣與山東省長山縣重名,改稱長海縣。“長”字取“長山群島”首字,“海”字,是因為群島深居大海之中。遂命名為長海縣。旅大市(1981年2月改稱大連市)成立後,長海縣歸旅大市領導。
1953年1月31日,經中央人民政府內務部批覆,長山縣改稱為長海縣,隸屬大連市。
獐子島中國電話第一島標誌獐子島中國電話第一島標誌
1956年3月,全縣5個區劃分為14個鄉。即:小長山鄉、大長山鄉、廣鹿鄉、獐子鄉、海洋鄉、蛸鄉、烏蟒鄉、哈仙鄉、塞里鄉、格仙鄉、瓜皮鄉、大耗子鄉、小耗子鄉、褡褳鄉。
1958年6月,將14個鄉合併為5個鄉,即:小長山、大長山、廣鹿、獐子、海洋鄉。同年9月10日,原5個鄉改建為5個人民公社。
1960年9月,原屬莊河縣的石城人民公社劃歸長海縣。
1961年10月,又將石城人民公社的王家島大隊改為公社建制。
1980年12月26日,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准,在縣政府所在地大長山島建立四塊石鎮。至此,長海縣共管轄1個鎮、7個人民公社。
1981年3月,長海縣召開第九屆人代會,決定將長海縣革委會改為長海縣人民政府。
1983年9月,政社分開,改人民公社制為鄉鎮制。1985年5月,將獐子鄉、王家鄉改為鎮建制。
長海賓館長海賓館
1985年12月,大長山鄉與四塊石鎮合併,稱四塊石鎮。1987年3月,四塊石鎮更名為大長山島鎮
1991年末,長海縣轄3個鎮、4個鄉:大長山、獐子、王家鎮;小長山、廣鹿、海洋、石城鄉。
2003年6月,石城鄉、王家鎮劃歸莊河市管轄。
2004年9月11日,國務院批准:將長海縣的石城鄉和王家鎮正式劃歸莊河市管轄。

行政區劃

長海縣轄5個鎮:大長山島鎮、獐子島鎮、廣鹿島鎮、小長山島鎮、海洋島鎮。行政村23個,社區7個。
鎮政府駐大鹽場,人口3.03萬人,面積31.81平方千米,轄3個社區居委會:東山、塔山、三盤碾子;6個村委會:楊家村、哈仙村、塞里村、三官廟村、小泡子村、城嶺村。
鎮政府駐沙包子,人口1.85萬人,面積14.36平方千米,轄3個社區居委會:東獐子、沙包子、西獐子;3個村委會:大耗子、小耗子、搭褳。
廣鹿島鎮
鎮政府駐柳條,人口1.23萬人,面積31.51平方千米,轄8個村委會:柳條、南台、沙尖、吳家、塘窪、格仙、瓜皮、洪子東。
小長山島鎮
鎮政府駐回龍,人口1.64萬人,面積21.98平方千米,轄7個村委會:回龍、英傑、復興、大嶺子、房身、烏蟒、巴蛸。
海洋島鎮
鎮政府駐鹽場,人口0.61萬人,面積18.98平方千米,轄4個村委會:嶺前、嶺後、西幫、鹽場。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長海縣
長海縣地處遼東半島東側,黃海北部海域,東與朝鮮半島相望,西南與山東省廟島相對,西部和北部海域毗鄰大連市城區及普蘭店區莊河市,是大連地區距離日本、韓國最近的區域。
長海縣處於邊防要地,是東北地區的屏障、京津的門戶。地處東經122°17′至123°13′,北緯38°55′至39°35′之間。

地質地貌

長海縣位於長山群島,屬於長白山山脈的延伸部分,後隨黃海北部平原一起沉陷為海,原生的嶺峰突兀海面形成群島。境內岩石多為侵入岩和變質岩。主要地貌特徵為海蝕地貌海積地貌

氣候溫度

長海縣處於亞歐大陸與太平洋之間的中緯地帶,屬北溫帶亞濕潤季風氣候區,四季分明,季風明顯,日照充足。受海洋氣候影響,空氣溫和,晝夜溫差較小,無霜期長,達220天左右。年平均氣溫在10℃左右,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7.1℃,最低氣溫-15.9℃;最熱的8月份平均氣溫25.3℃,最高氣溫30℃。年平均降水量633毫米,多集中在七、八、九月份。

自然資源

礦產資源

長海縣有鐵、金鋼砂和白粘土等擴產資源。

生物資源

長海縣海域面積10324平方公里,有適於浮筏養殖淺海水面1.6萬公頃;適於底播增殖貝、藻類海底面積9.7萬公頃;適於魚類人工放流增殖海域面積13萬公頃。魚、蝦、貝、藻等海產品資源多達400餘種,可食用藻類數十種,經濟貝類十幾種。

人口民族

截止2013年末,戶籍總戶數26126戶,人口72643人,其中城鎮人口39679人。人口出生率為7.69%,人口自然增長率為-0.0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公里623.6人。全縣有漢、滿、蒙、苗、達斡爾、朝鮮、藏、維吾爾和錫伯等民族。

經濟

綜述

2012年,長海縣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77.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1.0%。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50.5億元,增長11.5%;第二產業增加值7.9億元,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18.9億元,增長11.7%。三次產業構成比例達到65.3:10.2:24.5。按常住人口計算,全縣人均生產總值達到96158元,同比增長17.4%。

第一產業

2012年,長海縣全年農作物播種面積639公頃,其中糧食及大豆播種面積576公頃,蔬菜63公頃;全年糧食總產量2640噸,蔬菜產量2643噸;年末果園面積70公頃,果樹株數43440株,水果產量336噸。年內大牲畜出欄數65頭,肉豬出欄8869頭,肉羊出欄149頭、家禽出欄2.49萬隻;全年肉類總產量945.9噸,奶類總產量10噸,禽蛋總產量144.3噸;年末大牲畜存欄數672頭,生豬存欄4764頭,羊存欄418頭,家禽存欄1.8萬隻。
2012年全年水產品總產量達71.6萬噸,同比增長17.1%,其中養殖產量44.9萬噸,同比增長22.3%,捕撈產量26.7萬噸,同比增長9.2%。水產品總產量中,魚類、甲殼類、貝類、藻類和頭足類產量分別為14.0萬噸,0.46萬噸,35.7萬噸,6.4萬噸和0.2萬噸。

第二產業

2012年,長海縣全年工業總產值實現24.4億元,同比下降2.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8.7億元,同比下降31.0%;規模以下工業產值15.7億元,同比增長26.2%。全縣用電量11968萬千瓦時(含石城、王家),同比增長9.5%,其中工業用電量2723萬千瓦時,同比增長8.1%。
2012年全年建築業總產值實現7.5億元,同比增長27.4%,其中資質以上企業10家,實現產值7.0億元,增長27.6%;個體建築業實現產值0.5億元,增長24.3%。建築業竣工產值實現7.1億元,同比增長29.2%,其中資質以上建築業竣工產值6.7億元,增長29.0%。資質以上建築業主營業務收入2.5億元,利潤總額0.09億元。資質以上建築業房屋建築施工面積47.5萬平方米,同比下降17.0%;房屋建築竣工面積41.9萬平方米,增長31.2%,其中住宅38.6萬平方米,增長35.2%。

第三產業

2012年長海縣全年共接待上島遊客122.5萬人次,同比增長11.4%;實現旅遊綜合收入9.2億元,同比增長22.8%。全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實現10.6億元,同比增長15.7%。
2012年全年實現外貿自營進出口總額1.12億美元,同比增長17.0%。其中出口創匯總額1.06億美元,增長15.4%;進口0.06億美元,增長60.0%。全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億美元,同比下降9.1%;實際利用內資24.1億元,同比增長40.2%,其中省外資金20億元,省內資金4.1億元。

交通

自長山島水道縱橫,港灣眾多,海運航線四通八達。全縣有40餘個客貨運輸港口,與遼寧、山東、江蘇、廣東等15個省、市、縣的20多個港口通航。其中與長海直接通航的有三個港口:大連港、金州區杏樹屯港、普蘭店區皮口港。大連港可乘船去往大長山、獐子島、海洋島。杏樹屯港可乘船去往廣鹿島、大長山、獐子島、海洋島。皮口港可乘船去往大長山、廣鹿島、哈仙島、瓜皮島、格仙島、塞里島。
島上縣鄉公路10餘條,村村通公路。各鄉鎮與縣裡每日通航,島上與大連市每日有多次航班。同時長海至大連的空中客運開通,成為縣級民用機場開通航班的第一縣。

社會

基礎設施

長海縣全縣共有港口碼頭20餘座,其中國家二類開放港口一座。全縣公路基本實現鋼性化。以縣鎮為中心的縣內外海陸交通網路基本形成。郵電通信與國際接軌,被命名為“中國電話第一島”和“遼寧電信第一縣”。全縣村級以上島嶼全部接通了大陸電網。水源開發利用步伐加快,建設了海水淡化工程,從大陸跨海引水工程已經建設完成。此外,首個縣級民用機場——大連長海機場,於2008年2月2日正式復航。長海縣擁有港口碼頭19座、客貨船舶40艘,每天往返陸島航班40個;縣鎮至大連空中航程僅需25分鐘。

教育

2012年末實有學校19所,其中普通高中1所,畢業生342人,招生376人,在校生1118人,專任教師84人;職業高中1所,畢業生209人,招生246人,在校生651人,專任教師61人;國中6所,畢業生845人,招生719人,在校生2341人,專任教師202人;國小9所,畢業生715人,招生575人,在校生3799人,專任教師290人;特殊教育學校1所,在校生13人,專任教師2人;廣播電視大學1所,在校生56人,專任教師23人。幼稚園20所,在園幼兒1867人,專任教師153人。國小、國中、普通高中、職高升學率分別為100%、100%、82.1%和99%。普通高中高考錄取人數280人,進線率97.4%、升學率82.1%;職業高中錄取人數96人,進線率100%、升學率99%。

科技

2012年長海縣共申請專利94件,其中發明專利69件,實用新型專利24件,外觀設計專利1件。獲得專利授權27件,其中發明專利11件,實用新型專利13件,外觀設計專利3件。

衛生

2012年末長海縣全縣共有衛生醫療機構8個,其中醫院5個(不含部隊2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個,衛生監督所1個,婦幼保健所1個。擁有衛生技術人員320人,其中執業醫師122人,執業助理醫師8人,執業護士115人,藥劑人員26人,檢驗人員14人,其他人員35人。年末有村(社區)衛生所25個,醫務人員42人;企事業衛生所1個,醫務人員3人;個體診所7個,醫務人員21人。年末有各類藥房44個。

社會保障

2012年末長海縣企業基本養老保險、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參保人數分別達19453人、10929人、22042人、8615人和8427人。全年征繳養老險14498萬元、工傷險893萬元、生育險258萬元、醫療險4799萬元、失業險1011萬元。農村新型合作醫療參保人數1827人,收繳保險金59萬元,支付126人次61萬元。

景點

三元宮:三元宮始建於明末清初,位於大長山島三官廟村,後來被毀。現今的三元宮是由企業投資修建,為遼南地區最大的道家宮觀。
祈祥園:祈祥園位於大長山島南海坨子,因供奉“神仙”海神娘娘塑像而得名,塑像高6.8米,由一整塊漢白玉雕刻而成。
馬祖廟:馬祖廟位於廣鹿島老鐵山風景區懸崖峭壁上,始建於明朝崇禎六年(公元1633年),因該廟供奉“神仙”馬祖而得名。
仙女湖仙女湖旅遊風景區位於長海縣廣鹿島西南端,面積約3000畝,最高峰為老鐵山,與旅順老鐵山齊名,海拔245.9米,為廣鹿島第二高峰。
哭娘頂:哭娘頂位於海洋島南部,是長山群島第一高峰,海拔373米。
鷹嘴石景區:鷹嘴石景區位於獐子島東南部,占地面積10萬平方米,其中鷹嘴石屹立於海濱,因其酷似蒼鷹的頭部而得名。

特產

海膽俗稱"刺鍋",是海洋中無脊椎海珍品之一,其外形呈扁圓球形,底平上鼓,表面長有長棘。其殼可入中藥,對醫治淋巴結核、積痰不化、胸肋脹痛、胃腸潰瘍、甲溝炎等有特殊療效。生長周期一般在3年左右。
長海縣
黑裙魚:俗稱"黑魚",為冷溫性近海底層魚類,喜棲於岩礁地帶泥沙質底。體表呈灰黑色,肉質美味可品,極具經濟價值,其生長周期3年,可達500克左右。
海螺:是一種螺旋狀的貝類,貝殼近長卵圓形,殼質堅厚,殼口較大呈卵圓形。可以煮食也可以加工成罐頭或乾製品,經濟價值很高,逐漸被人們所重視。其生長周期2至3年。主要分布於黃、渤海海域。
長海縣
六線魚:俗稱"黃魚",屬於近海冷溫性底棲魚類,體呈黃褐色,體側有大小不同形狀不規則的灰褐色雲斑,每側有5條側線,尾繕中部稍凹。該魚肉質細嫩,經濟價值高,除供國內市場外,還可出口。黃魚一般經過二年左右時間即可長成為200至300克的商品規格。
魁蚶:俗稱"赤貝"、"毛蚶",屬海珍品之一,是一種大型蚶類。其外形呈斜卵圓球形,殼大堅厚,兩殼對稱極膨脹,表面有棕色絨毛狀殼皮。蚶血鮮紅,蚶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B12,主要供鮮食,也可脯漬加工。蚶殼可作藥用,有"消血塊、化痰積"之功效,其所含碳酸鈣較多,除燒制石灰外,也是陶瓷工業上的原料。魁蠟生長周期一年可達4厘米,兩年可達6.5-7厘米,三年可達9厘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