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況
基本情況
樅陽縣長沙鄉位於樅陽縣中南部長江江心洲上,2013年被省政府授予“”省級生態鄉鎮“稱號,2014年被省政府授予“省級森林鄉鎮”。2015年為樅陽縣“科學發展先進鄉”。全鄉由長沙洲、新長洲、木排洲、泥洲四部分組成。其中長沙洲與木排洲因1958年崇文閘的興建而相連。長沙鄉境域在1959年成立長鳳人民公社,轄長沙和鳳儀兩個江心洲,公社駐地在長沙洲。1984年9月撤消長鳳公社建制,分設長沙鄉、鳳儀鄉,1992年撤區並鄉後,長沙鄉為縣直屬鄉。
鄉洲頭距縣城20公里,南隔長江與池州市、鳳儀鄉隔江相望,北隔長江與湯溝鎮相鄰。全鄉總面積17.5平方公里,圩內為耕地,圩外主要是灘涂水域,以種植速生意楊為主,全鄉森林覆蓋率達到50%。全鄉土地肥沃氣候宜人,無污染企業,生態環境甚佳,洲內動物有省級保護類的野豬、狗獾等。境內地勢平坦,風景如畫。適宜於多種植物生長和野生鳥類繁殖,更適宜於人們休閒度假。
區劃 機構
全鄉現有3個行政村45個村民組,總人口5272人(2017),耕地14000畝,其中圩內耕地7200畝,灘涂地近7000畝。農民收入以種植業和勞務輸出為主,傳統種植農產品有棉花和油菜,經濟樹栽植以意楊樹。素有“白色銀行”和“綠色銀行”之稱。鄉內設有九年一貫制學校一所、衛生院、敬老院、派出所、渡運站、農商行、自來水廠、電信等機構一應俱全。
資源 經濟
自然條件
長沙鄉西高東低,屬沿江洲圩區。長沙鄉河流水系主要是長江水系,由於地處江心洲,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是濕潤型氣候,年平均氣溫在16.50C左右,年降水量為1500—1700mm,無霜期為251天左右。主要特徵:春季陰雨連綿,夏季高溫多雨,秋季乾旱無雨,冬季溫和少雨。
自然資源
長沙鄉境內多屬沙壤土,宜種棉花、意楊和其他旱糧、經濟作物,是樅陽縣主要產棉區之一。長沙鄉以農業為主,主產棉花、油菜,次產水稻、
小麥、大豆、玉米、
花生、兼有桃、梨、柑桔等經濟作物。魚類等水產資源也比較豐富。
經濟社會發展狀況
1、綜合經濟:2011-2014年四年來,全鄉共完成工農業生產總值16900萬元,實現每年24%的增幅;共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000萬元,增長率為19 %;共完成招商引資6800萬元,每年成功引進一至兩個新項目;財政收入2015年達到102.9萬元,2016年172.2萬元,2017年1至10月份已達30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水平穩步提高,截止2016年底達到8000元。另外,鄉黨委政府解放思想、用心感召,以優質的資源和服務相邀在外成功人士回鄉創業,目前已成功引進兩個項目,“鳳還巢”已成為帶動經濟發展的新助力。
長沙鄉近年來在生態養殖與生態種植業上苦下功夫,已初具成效。重點在發揮江心洲的生態資源優勢上做文章,扶持發展特色養殖業,讓當地農民走上增收致富路。目前有梅花鹿生態養殖、獺兔養殖及波爾山羊養殖、精養媒鴨等諸多亮點。生態種植業主要是加大土地扭轉力度,引進外地大型農業企業,實施規模種植,有1500畝銅陵久昌公司生態農業基地一個,主要種植大豆和小麥。
2、基礎設施:長沙鄉近年來大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著力打造袖珍型鄉鎮,已成為宜游、宜商、宜居的理想之地。2007年木排渡口至軋花廠水泥路竣工,2009年各村主幹道全部鋪設水泥路面,全面完成了“村村通”公路硬化任務,環洲公路已於2015年10月貫通;集鎮垃圾中轉站建設完成,街道做到綠化、美化、硬化、亮化、潔化,改善了集鎮環境,2016年完成鄉鎮駐地建成區改造和省級中心村長沙村建設,提升了集鎮品位。
2015年省批覆小五家段省一級預警區拋石護岸工程,已於2015年底動工,截止2016年4月用於該段拋石護岸資金總計2700萬元,確保了全鄉安全度汛;三個村的低壓線路改造即將全面完成;自來水實現全覆蓋,飲用水各項指標也得到了很好控制;加大了對衛生院的硬體和軟體投入,提升了醫療服務水平;民政優撫工作成效顯著,全鄉範圍做到應保盡保;長沙鄉敬老院也走上了規範化管理。
長沙鄉因特殊的地理位置,民眾出鄉主要靠渡運,鄉內現有渡口四個,一個汽渡,三個客渡。鄉域內有從湯溝變電所出線到長沙鄉一條10千伏長沙04線路;有一座日供水量為上千噸自來水廠,供水普及率達95%;電信裝機總容量為1120門,已實際裝機840門,電話普及率達65%;水利方面,長沙鄉鄉域內設有排灌站兩座,裝機容量為120千瓦。
地圖信息
地址:銅陵市樅陽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