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根據省教育廳《關於印發<湖南省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湘教發[2011]22號)和《關於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教育技術能力培訓、考試及等級證書運用有關問題的通知》(湘教通[2011]279號)檔案精神,決定從2011年開始,全面啟動和實施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項目,並於2012年元月1日起終止湖南省中國小教師信息技術培訓與考試(2011年信息技術高級培訓和考試仍繼續進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沙市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 索引號:0000143490101038/2011-00239
  • 統一登記號:CSCR-2011-04007
  • 發文日期:2011-08-10
出處,長教通〔2011〕127號,內容,指導思想與建設主題,建設目標與原則,建設重點,實施步驟,培訓,基地建設,考試與認證,制度與保障,培訓基地建設標準,

出處

索 引 號:0000143490101038/2011-00239
統一登記號:CSCR-2011-04007
公開責任部門:
發文日期:2011-08-10
生效日期:2011-09-10
信息時效期:2016-09-10
名 稱:長沙市教育局關於印發《長沙市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公開方式:政府網站
公開範圍:全部公開

長教通〔2011〕127號

關於印發《長沙市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
能力建設實施方案》的通知
長教通〔2011〕127號
各區縣(市)教育局、高新區社會事業局,各有關單位:
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現將《長沙市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實施方案》和《湖南省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基地建設標準》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附屬檔案:1、《長沙市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2、《湖南省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基地建設標準》
二○一一年七月六日

內容

長沙市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實施方案
根據教育部和湖南省關於實施全國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的整體部署和要求,決定從2011年開始,全面啟動和實施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項目。為確保項目順利實施,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實施方案。

指導思想與建設主題

1、指導思想
以《教育部關於大力加強中國小教師培訓工作的意見》、《湖南省建設教育強省規劃綱要》、《湖南省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實施方案》和《長沙市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為指導,以全面提高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套用能力、促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為目的,統籌規劃、整合資源、創新機制、分步實施,全面推進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全面提高廣大教師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不斷提升我市基礎教育信息化和現代化水平。
2、建設主題
以《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為依據,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有效整合為主要內容,在2011—2015年期間,開展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全員培訓(初級培訓、中級培訓、高級培訓)和教育技術能力水平等級考試認證工作,促進教師專業成長與發展,努力建設一支高素質專業化的教師隊伍。

建設目標與原則

1、建設目標
——到2015年,培養一批教育技術套用骨幹,完成教育技術初、中級全員培訓,逐步開展教育技術高級培訓;到2020年,基本形成以具有中級教育技術能力水平的教師為主體、具有高級教育技術能力水平的教師為帶頭人、與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相適應的教師隊伍。
——通過教育技術能力建設,提高對教與學過程及相關資源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水平,促進信息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有效運用,使教育技術成為推進教育教學改革的核心要素,全面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構建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和教育技術能力水平等級考試認證體系,創新教育技術能力建設模式,完善培訓體系,加強基地建設,建立健全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套用的評價和激勵機制。
2、建設原則
發展性原則。教育技術能力建設以信息技術培訓為基礎,充分體現“以教師為主體”和“以教師專業發展為目的”的基本理念,促進區域之間、城鄉之間教師隊伍的均衡發展。
實踐性原則。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要立足於教育教學實踐,全面提高教師的實際套用能力,突出學用結合,突出教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
針對性原則。教育技術能力建設要結合本地區的教師現狀和發展需要,尊重教師個體差異與自身需求,分類指導,有針對性地開展培訓,促進全體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共同提升。

建設重點

——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全員培訓
組織全市中國小教師參加不低於80學時的教育技術培訓,提高教師教育技術的套用能力和水平。
——中國小教育技術套用骨幹教師培訓培養
開展市級、縣級教育技術套用骨幹教師培訓,培養一支教育理念先進、教育技術套用及研究能力較強、覆蓋各學科各學段的骨幹教師隊伍和培訓者團隊。
——中國小教育技術培訓體系與模式創新
構建市、縣、校三級教育技術培訓體系,拓展培訓渠道,創新培訓模式,有效整合集中培訓、遠程培訓和校本培訓。

實施步驟

——2011年,開展市、縣二級教育技術套用骨幹培訓,同時啟動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初、中級全員培訓。
——2012年,完成100名市州級教育技術套用骨幹、500名縣級教育技術套用骨幹的培訓。縣市區完成全員培訓任務的40%。
——2013年,完成市州級、縣級教育技術套用骨幹培訓任務。縣市區完成全員培訓任務的70%以上。
——2014年,基本完成初、中級培訓任務。
——從2011年起,同時組織開展教育技術能力水平等級初、中級考試認證。2015年全面完成教育技術初、中級的培訓及能力水平考試認證。
教育技術高級培訓及能力水平等級考試認證,待教育部統一部署後適時啟動。

培訓

1、培訓對象
全員培訓對象為全市中國小(含幼稚園、特殊教育學校,下同)專任教師、中國小中承擔教學任務的管理人員、教輔人員和技術支持人員。
已獲得湖南省中國小信息技術高級證書的教師可直接參加教育技術中級培訓。
已接受“英特爾未來教育”教師培訓項目(核心課程7.0及以上版本教材)培訓,並取得合格證書的教師,可免教育技術中級培訓,但需參加中級教育技術能力水平等級考試並申請認證。
2、培訓內容
培訓內容依據教育部頒布的《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和《湖南省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大綱》,按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的相應要求確定。培訓教材分別採用我省組織專家編寫的《湖南省教育技術培訓教程》的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版本。
初級培訓。主要學習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整合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掌握編寫教學設計,選擇教學媒體,開發與套用信息化教學資源的基本知識與技能。
中級培訓。主要學習教育技術環境下新的教學理論與學習理論,掌握教育技術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資源整合與套用、教學評價與管理方法。
高級培訓。培訓內容及要求待教育部頒布教育技術高級培訓大綱後另行確定。
3、培訓模式
教育技術培訓採取集中培訓、遠程培訓和校本培訓相結合的方式進行。
集中培訓。在縣級及以上培訓基地或以送教下鄉形式完成。主要組織教師完成“意識與態度、知識與技能、套用與創新、社會責任”四大模組的學習任務。培訓時間為50學時。
遠程培訓。主要組織教師通過網路平台學習、交流、探討,完成網路學習任務。培訓時間為15學時。
校本培訓。在本校或中心校完成,主要組織教師將所學習掌握的教育技術理論套用於教學實踐,有效解決教學中的重點和難點問題。培訓時間為15學時。
4、培訓分工
省級培訓。由省級培訓基地承擔,主要負責市、縣兩級培訓基地培訓者和省級教育技術套用骨幹培訓。省級套用骨幹由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推薦,市州教育局審核,省教育廳認定頒證。其培養工作由省、市、縣三級共同負責,以市、縣兩級為主。
市級培訓。由市級培訓基地承擔,主要負責高中教師、市級教育技術套用骨幹、內六區所有學校及市直學校教師培訓。市級套用骨幹由市州教育局負責選拔、培訓、培養、認定和頒證。
縣級培訓。由縣級培訓基地承擔,主要負責國中、國小教師和縣級教育技術套用骨幹培訓。縣級套用骨幹由縣市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選拔、培訓、培養、認定和頒證。
校級培訓:由中國小校或鄉鎮中心校負責組織和實施。
省、市、縣三級套用骨幹教師應擔任培訓機構的培訓教師和校本培訓指導教師。

基地建設

1、培訓基地
建立市、縣、校三級培訓基地。市級培訓基地設在長沙教育學院,各縣(市)建立一個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基地,培訓基地由本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建設與管理。校級培訓基地由主管教育行政部門和學校共同建設。各縣(市)教育行政部門要按照《湖南省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基地建設標準》,建設好培訓基地。省教育廳將組織開展對市、縣兩級培訓基地的評估認定工作。
2、培訓團隊
縣級以上培訓基地要配備以參加過省級或國家級培訓的優秀教師為主體,結構合理的專職培訓者隊伍。配備覆蓋所有學科學段、相對穩定的兼職培訓者隊伍。
校級培訓基地要配備縣級及以上教育技術套用骨幹教師,承擔教育技術校本培訓的指導任務。
3、培訓資源
省級培訓基地建立教育技術培訓網路學習平台,開發網路培訓課程資源。建立各級培訓機構、培訓者共建共享教育技術培訓資源的機制。
市、縣級培訓基地建立培訓網站,開發具有本地特色的學科培訓資源。

考試與認證

在完成培訓學習任務的基礎上,教師報名參加相應的教育技術能力水平等級考試並申請認證。
教育技術能力水平等級考試為初級、中級、高級三個等級。相應等級的認證由培訓考核、上機考試、綜合考評三部分組成。
1、培訓考核。由培訓基地根據教師集中培訓和遠程培訓期間的學習情況綜合評定。考核成績滿分為100分。
2、上機考試。上機考試由省項目辦統一組織。考試內容依據《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標準(試行)》和湖南省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大綱和考試大綱的要求確定,考試成績滿分為100分。
組考工作由各培訓基地在當地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下組織實施。
3、綜合考評。主要對教師運用教育技術進行教案設計、資源利用、課件開發和課堂教學的情況進行綜合考評,考評成績滿分為100分。
初級由所在學校負責對教師進行綜合考評,考評結果報縣市區項目辦審定。中級由縣市區項目辦組織綜合考評,報市州項目辦審定。高級由市州項目辦組織綜合考評,報省項目辦審定。
培訓考核和綜合考評的具體辦法及評分細則另行制定。
4、頒證。培訓考核、上機考試、綜合考評三項成績均在60分及以上,為等級考試合格。等級考試合格者,由省項目辦頒發教育技術能力水平相應等級證書。
允許教師自願報名參加教育部考試中心組織的全國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等級水平考試和申請認證。

制度與保障

1、建立經費保障機制
各教育行政部門要切實加大對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的經費投入。在中國小教職工工資總額的1.5%和學校年度公用經費預算總額的5%教師繼續教育經費中,安排一定比例的經費用於教育技術培訓。各縣市區要安排專項資金,用於本地區教師全員培訓、骨幹教師培訓和培訓基地建設。
培訓考試收費按省物價局、省財政廳核定的標準執行。
2、建立激勵機制
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水平等級證書作為教師專業技術職務晉升、教師聘用、特級教師評審、教師資格再認證的必備條件。
從2012年起,中國小教師在晉升專業技術職務時,申報初級職稱須獲得教育技術能力水平初級等級證書;申報中、高級職稱須獲得教育技術能力水平中級等級證書;中國小教師申報特級教師須獲得教育技術能力水平中級等級證書。
應聘中國小教師崗位的人員,須獲得教育技術能力水平初級等級證書。
等級考試合格的教師,其受訓學時計入教師繼續教育學時並計學分。
3、建立評估表彰制度
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項目實施進展情況,研究制定有利於項目實施的評估表彰制度。要將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工作作為學校年度目標考核、合格學校建設、現代教育技術實驗縣區建設以及教育督導評估的重要內容。要建立質量評價機制,對實施過程和實施效果進行跟蹤評估,總結經驗,發現典型,及時表彰,切實提高本項目實施的質量和效益。
4、加強組織領導
為加強教育技術能力建設工作的組織管理,市教育局成立教育技術能力建設項目辦公室,項目辦公室的辦公地點設長沙教育學院,主要負責全市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能力建設的業務指導。
各區縣(市)教育行政部門要充分認識實施教育技術能力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切實加強組織領導。要成立相應的實施機構,明確專門的工作人員,安排專門的工作經費。要根據本方案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結合本地實際,研究制定本地開展教育技術能力建設的工作規劃和年度工作計畫。各級教師培訓部門要在教育行政部門的統一領導下,通力協作,紮實工作,全力推進項目的實施。

培訓基地建設標準

湖南省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
培訓基地建設標準
項目
內  容
機構管理
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具備教師培訓職能。
成立有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培訓工作領導小組和工作小組。制定有本區域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培訓的實施細則和年度培訓計畫。
能承擔中國小教師教育技術全員培訓,具有承擔每學年集中培訓不低於700人次規模的辦學條件。
具有培訓教學管理經驗,有培訓教學的相關措施和管理制度。
對培訓工作實施信息化管理。對參訓學員的學習情況建立電子檔案,能夠運用科學的教育統計方法和技術處理蒐集有關培訓數據。
培訓設備設施
覆蓋中國小教師數5000人以下的應有1間60坐的多媒體計算機網路教室,5000人以上的應有2間60坐的多媒體計算機網路教室。
網路教室的設備最低配置要求:100寸螢幕,3000ANSI以上投影機,電腦記憶體1G,硬碟80G、能上網,有耳麥。具有Science word、Office、XP以上版本的培訓用教學工具軟體和平台等。
需安裝有視頻監控設備。有衛星教育電視收視系統。
需有10M以上網路頻寬接入,區域網路100M頻寬到桌面。
培訓資源
開發有一定數量的培訓特色資源,建有培訓基地的網頁和校本教學資源庫(包含教育技術能力的基礎知識、學科素材、案例分析、課堂實錄、名家點評等培訓學習資源)。
平台與網頁內容應及時補充更新。
培訓師資
施訓教師具有中、高級職稱;專、兼職教師人數不少於22名;施訓教師的專業覆蓋中國小全部學科。
有教育技術培訓的技術支持人員2—3名。
施訓教師具有較強的教學設計能力,能夠掌握一種以上的教學設計分析軟體;
具有教育技術與學科整合的意識,能夠積極探索基於教育技術環境下的新型教學模式;具有信息化教學評價能力,掌握常見的數據處理軟體的使用方法,能夠進行簡單的數據統計與分析。
施訓教師具有信息技術的套用能力,掌握與培訓教學密切相關的軟體工具,包括Science word、Office系列的軟體(Word,Excel,Powerpoint,Frontpage等)、常用的搜尋引擎,了解網路技術的基本知識等。
施訓教師能分學科建立培訓QQ群,能通過網路與學員進行學習交流和答疑。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