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中下游成礦帶多尺度深部探測:新發現與新認識

《長江中下游成礦帶多尺度深部探測:新發現與新認識》是由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中南大學、安徽省地質調查院、合肥工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學勘查研究所擔任主要完成單位,呂慶田、湯井田、史大年、吳明安、杜建國、周濤發、劉振東、嚴加永、趙金花、江國明、張昆、肖曉、徐濤、謝文衛、高文利擔任主要完成人的一項科技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江中下游成礦帶多尺度深部探測:新發現與新認識
  • 主要完成單位:中國地質科學院礦產資源研究所、安徽省地質礦產勘查局、中南大學、安徽省地質調查院、合肥工業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中國地質科學院勘探技術研究所等
  • 主要完成人:呂慶田、湯井田、史大年、吳明安、杜建國、周濤發、劉振東、嚴加永、趙金花、江國明、張昆、肖曉、徐濤、謝文衛、高文利
  • 等級:一等
  • 28(萬元):20180004
  • 獲獎證書編號:KJ2018-1-04
  • 獎種:國土資源科學技術獎
項目摘要
陸內成礦是中國東部的一大特色,系統解剖典型陸內成礦帶,對發展陸內成礦理論、拓展深部資源具有重大的理論和現實意義。本成果由國家深部專項(SinoProbe-03)課題、深部地質調查、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和國家支撐計畫7個項目集成而成,是近年在長江中下游成礦帶開展多尺度深部綜合探測的集成成果。圍繞成礦系統的深部過程、三維結構和勘查技術等關鍵問題,通過成礦帶、礦集區、礦田三個尺度的綜合探測,產、學、研、用密切結合,100餘人歷時8年,總投入1.2億元,取得了多項創新性成果和認識:
1. 提出“陸內俯衝成礦新認識”。發現陸內俯衝、岩石圈拆沉、軟流圈上隆的地震學證據,建立了成礦帶中生代深部成礦動力學模型,提出陸內俯衝可能是大規模岩漿成礦作用的關鍵因素,解決了長期爭議的成礦深部動力學問題,豐富和發展了陸內成礦理論。
2. 提出了基於“三維模型+區域成礦模式+綜合信息”的“三元”深部成礦預測技術,在廬樅、銅陵等礦集區預測了一批深部找礦靶區。其中廬樅井邊-巴家灘深部靶區鑽探驗證結果顯示,1500-1900m井段發現了賦存於正長岩中的高溫鈾礦化,品位大於0.01%的礦層累計厚度97餘米,初步驗證了技術的有效性,並取得重大深部找礦線索。
3. 創新和完善了10多項地球物理探測技術與方法,包括適合火山岩、灰岩等硬岩區的反射地震採集、處理技術;重磁多尺度邊緣檢測及構造識別技術;三維岩性填圖技術;基於數學形態學的去噪方法;基於Rhoplus分析的MT/AMT“死頻帶”數據畸變校正方法;時空陣列電磁數據採集和處理技術等,推動了勘探地球物理技術的進步。
成果及時轉化,並取得了較好深部找礦效果:泥河鐵礦由五礦集團實施商業勘探,新增333鐵礦儲量1000萬噸;岳山鉛鋅礦由安徽省地質調查院實施勘探,新增333儲量:鉛49萬噸,鋅121萬噸,銀931噸;小包莊鐵礦由安徽省327地質隊實施勘探,新增333鐵礦儲量3.29億噸。項目組在深部找礦技術、數據共享等方面支撐了茶亭隱伏斑岩銅礦、長龍山-雞冠山銅金礦取得深部找礦突破。項目實施期間,面向全國舉辦3期地球物理新技術、新方法推廣培訓班,培訓學員400餘人,產生較好的社會效益。
成果兩次入選中國地質科學院十大科技進展。項目組4人分別入選“國家萬人計畫”、部局科技創新領軍及傑出人才,2人獲得基金委“優青”。與合肥工業大學共建礦集區立體探測實驗室,在中國地質科學院、合肥工業大學和安徽省地質調查院分別形成3支深部資源探測團隊。累計發表論文153篇(其中SCI86篇,EI10篇),出版專著1部;獲發明專利3項,軟體著作權11項。在《Tectonophysics》、《岩石學報》等期刊出版專輯4期,在國內外產生廣泛學術影響。與央視科普頻道合作製作了《深部礦脈》等系列科普宣傳片,在《科學新聞》合作出版《入地中國夢》科普專輯,產生了廣泛的社會效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