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長毛豬籠草
- 拉丁學名:Nepenthes mirabilis
- 界:植物界
- 門:被子植物門
- 綱:雙子葉植物綱
- 目:石竹目
- 科:豬籠草科
- 屬:豬籠草屬
- 分布區域:婆羅洲東北部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藥用價值,觀賞價值,繁殖方法,植物學史,自然雜交,
形態特徵
長毛豬籠草不善攀爬,很少爬到60cm以上的地方。它的莖可長達8m,直徑達10mm,成圓柱形。節間距可達10cm。葉片革質帶柄。葉片呈湯匙形至長橢圓形,可長達2cm,寬至6cm。葉片末端向內凹陷。各有1~3條縱脈從中脈的兩側分出。籠蔓約有50cm長。
長毛豬籠草的下位籠和上位籠都很小。呈壺形至卵形。捕蟲籠可高達25cm,寬至9cm。在捕蟲籠前部有一對小於15mm寬的翼(wing),上位籠的翼較不明顯。捕蟲籠的唇傾斜,連線至蓋子基部。捕蟲籠內表面有豐富的蜜腺,密度為每平方厘米200~1300個。唇呈圓柱型,約有20mm寬。唇上有發達的唇齒和唇肋。蓋子為心形,末端尖狀。在捕蟲籠蓋子的後方有一條不長於20mm的籠蔓尾。
長毛豬籠草的花序為總狀花序。花梗可長達40cm,花軸可達20cm。小花梗為絲狀,可達15mm長。萼片為圓形至橢圓形,約有4mm長。
長毛豬籠草全株有茂密的棕色毛被。
生長環境
分布於海拔2300~3240m的地區,大部分生長於海拔3047m。
長毛豬籠草的籠子是一種變態葉,因此它像其他植物的葉子一樣也會衰老枯死。一般來說,適宜條件下每個籠子可以存活若干個月。當它已經枯萎時,可以將它剪去,使得整株看起來更漂亮,但這純粹是為了好看,而與植株的健康無關。
長毛豬籠草無休眠期。
長毛豬籠草的生長適溫為25~30℃,3~9月為21~30℃,9月至翌年3月為18~24℃。冬季溫度不低於16℃,15℃以下植株停止生長,10℃以下溫度,葉片邊緣遭受凍害。
長毛豬籠草對水分的反應比較敏感。豬籠草在高濕條件下才能正常生長發育,生長期需經常噴水,每天需4~5次。如果溫度變化大,過於乾燥,都會影響葉籠的形成。
長毛豬籠草為附生性植物,常生長在大樹林下或岩石的北邊,自然條件屬半陰。夏季強光直射下,必須遮蔭,否則葉片易灼傷,直接影響葉籠的發育。但長期在陰暗的條件下,葉籠形成慢而小,籠面彩色暗淡。
土壤以疏鬆、肥沃和透氣的腐葉土或泥炭土為好。盆栽上常用泥炭土、水苔、木炭和冷杉樹皮屑的混合基質。
分布範圍
長毛豬籠草常見於基納巴盧山和坦布幼崑山(Tambuyukon)的山頂附近。長毛豬籠草是所有婆羅洲豬籠草中分布海拔最高的,也只有產於紐幾內亞的藍姆豬籠草(N.lamii)也可以與之相提並論。
長毛豬籠草通常生長於長滿水苔的森林和亞高山林中。常生長於其間的灌木和野草中。它生長的相對乾燥的土壤上,但周圍的環境常常雲霧繚繞,空氣濕度較高,幾乎達到100%。長毛豬籠草也像其他產於基納巴盧山地區的豬籠草一樣,生長於泥炭上。
主要價值
藥用價值
藥材形態:乾燥的莖葉,以葉先端之囊狀體為主。葉片紙質,多破碎;長圓形或披針形;上面灰褐色而染有紫潤,葉脈清晰,下面暗棕色:主脈凸出延長成卷鬚,約與葉等長,卷鬚先端連一囊狀休。囊狀體多已壓扁,頂端連一囊蓋;外表棕褐色至棕黃色,較皺縮,內表面紅棕色至黃棕色,平滑,密布腺點;囊的底部常殘存昆蟲屍體碎片。
採集:秋季採收,切段曬乾。
產地:多生於向陽的潮濕地帶。分布廣東、廣西和海南。
化學成分:全草含黃酮甙、酚類、胺基酸、糖類、蒽醌甙。
性味:甘,涼。
觀賞價值
20世紀開始,豬籠草的觀賞價值引起園藝的廣泛重視。食蟲囊上的鮮紅蓋子,就像山花樣地爛漫,引人注目;陽光下瓶體如同工藝品般晶瑩剔透、吹彈可破。歐美地區,把豬籠草為觀賞植物已很普遍。目前我國大中城市的花市場上,也能見到它迷人的身姿。吊盆培植,葉籠捕蟲器自然下垂,點綴於客廳花架,懸掛庭院廊道,優雅別致,盡顯絢麗風采。
繁殖方法
長毛豬籠草的種子因為非常細小,因此播種時最好使用泥炭等顆粒比較細的栽培基質,以免種子掉入細縫中。在播種時為了使種子能夠均勻地散布在基質上,可將種子與少量沙混勻,再灑到基質上。栽培基質必須保持濕潤。同時也需要較高的空氣濕度,可以將盆口用保鮮膜封住並戳幾個洞。豬籠草種子的萌發需要光照,因此放在明亮的地方有助於發芽;但不可讓陽光直接照射,否則強光導致的高熱會殺死幼苗。
長毛豬籠草需要較長的時間才會發芽,約為一個月。發芽後可逐漸降低空氣濕度,將保鮮膜上的洞逐漸擴大即可。約半年到一年後,就可以將小苗進行移殖,以免過於擁擠。
植物學史
長毛豬籠草由約瑟夫·道爾頓·胡克(Joseph Dalton Hooker)於1852年正式發表公布。他還附上了一幅彩色的插圖。
長毛豬籠草的標本最早由勞氏(Hugh Low)和斯賓塞·聖約翰(Spenser St. John)在基納巴盧山上收集的。
在1858年出版的《柯蒂斯植物學雜誌(Curtis's Botanical Magazine)》上,約瑟夫·道爾頓·胡克的父親威廉·傑克遜·胡克(William Jackson Hooker)錯誤的將一張維奇豬籠草(N. veitchii)上位籠的圖片標記為長毛豬籠草。
也在這一年,法國人路德維希(Ludwig van Houtte)將長毛豬籠草的描述發表在了法國出版物《歐洲溫室與花園植物志(Flore des serres et des jardins de l'Europe)》上。
1859年,胡克再次講他對長毛豬籠草的描述和對他的分類發表在了《林奈學會會報(The Transactions of the Linnean Society)》上。胡克的插圖和描述還被斯賓塞·聖約翰(Spenser St. John)轉載在他1862年出版的專著《遠東森林生活(Life in the Forests of the Far East)》中。
在B·H·丹瑟(B. H. Danser )1928年出版的開創性專著《荷蘭屬印度的豬籠草屬植物(The Nepenthaceae of the Netherlands Indies)》中將長毛豬籠草與愛德華豬籠草看作為同一種植物。為此他還修改了對長毛豬籠草的描述和判斷法。
自然雜交
自然雜交種1
N. edwardsiana × N. villosa
別名:哈里豬籠草(Nepenthes × harryana)
愛德華豬籠草與長毛豬籠草(N. villosa)有著近緣關係,所以它們的自然雜交種的形態類似它們的中間型。它們三者之間的差別有時候很小,很難區分。
哈里豬籠草(N. harryana)最初由弗雷德里克·威廉·伯比奇(Frederick William Burbidge)於1882年發現。1908年,約翰·繆爾黑德·麥克法蘭(John Muirhead Macfarlane)在他的專著中首次描述了它並認為它是一種自然雜交種。B·H·丹瑟(B. H. Danser)也同意麥克法蘭的觀點,並認為他是愛德華豬籠草與長毛豬籠草(N. villosa)的自然雜交種。
哈里豬籠草(N. harryana)區別於長毛豬籠草(N. villosa)的特點是它的捕蟲籠更類似圓柱形。而區別於愛德華豬籠草的特點是它的毛被比愛德華豬籠草更茂密。它們捕蟲籠籠肩的位置也不同,長毛豬籠草(N. villosa)的位於唇下,愛德華豬籠草的位於籠子的下部,而這個自然雜交種則處於籠子的中部。但產自坦布幼崑山(Tambuyukon)的長毛豬籠草(N. villosa)可能會於這個自然雜交種混淆,因為產自那裡的長毛豬籠草(N. villosa)會長出較長型的捕蟲籠,相對而言籠肩的位置就會較接近中部。
哈里豬籠草(N. harryana)分布於賓南邦河上游(Upper Kolopis River)和基納巴盧山的兩個山頂。因為愛德華豬籠草不會生長於山頂,所以一般不會與之混淆。
自然雜交種2
N. rajah × N. villosa
別名:基納巴盧山豬籠草(N. × kinabaluensis)
基納巴盧豬籠草由圖拉姆·吉布斯(Lilian Gibbs)於1910年在基納巴盧山發現。1914年,約翰·繆爾黑德·麥克法蘭(John Muirhead Macfarlane)將其稱為“Nepenthes sp.”雖然麥克法蘭沒有對其進行正式的命名,但他認為這個物種是馬來王豬籠草(N. rajah)與長毛豬籠草的自然雜交種。最後由倉田重夫(Shigeo Kurata)在《基納巴盧山的豬籠草(Nepenthes of Mount Kinabalu)》中正式將其命名為基納巴盧山豬籠草,但是只有一個描述,缺乏相應的模式標本。在1984年和1996年,倉田和J·H·亞當(J. H. Adam)與C·C·威爾科克(C. C. Wilcock)再次將其發表。
基納巴盧山豬籠草的捕蟲籠很巨大,但還比不上馬來王豬籠草(N. rajah)和N. × alisaputrana(N. burbidgeae × N. rajah)。基納巴盧山豬籠草只分布於基納巴盧山和坦布幼崑山(Tambuyukon)附近,馬來王豬籠草(N. rajah)和長毛豬籠草共同的原生地。具體來說,一處位於帕卡岩洞(Paka Cave)附近,另幾處位於賓南邦河上游(Upper Kolopis River)西岸的山脊上。唯一一個容易去到的分布點位於基納巴盧山山頂,海拔2900m的樹林(由Dacrydium gibbsiae和Leptospermum recurvum構成)中。基納巴盧山豬籠草通常分布於雲霧繚繞的森林(海拔2420~3030m)里的開闊地中。
基納巴盧山豬籠草呈現父母本的中間型。在唇上有比馬來王豬籠草的更發達的唇肋和唇齒。它的唇的邊緣更粗。蓋子為圓形或腎形,很扁平。一般來說,基納巴盧山豬籠草的捕蟲籠要大於長毛豬籠草,且籠蔓是從距離葉片末端1~2cm的下表面穿出的,這是馬來王豬籠草的一種特點。年齡較大的植株的籠蔓幾乎是木本的。基納巴盧山豬籠草的捕蟲籠和葉片邊緣都有毛被,這綜合了父母本的毛被的特點。下位籠有一對翼,而上位籠通常沒有。捕蟲籠的顏色從黃色到紅色都有。基納巴盧山豬籠草比它的父母本都更容易長出上位籠。基納巴盧山豬籠草很容易與婆羅洲的其他豬籠草區分開來。但它也曾在《萊茨領你到食蟲植物世界(Letts Guide to Carnivorous Plants of the World)》中被錯認為是馬來王豬籠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