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主要價值,
形態特徵
灌木,高2.5-4(-8)米;小枝四棱形,密被黃褐色絹狀毛。葉心形或寬卵形,長11-21厘米,寬7—16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心形或截形,全緣,葉面密被柔毛,背面密被黃褐色或灰白色絹狀毛,沿葉脈更密;葉柄長3—14厘米,密被黃褐色或灰白色絹狀絨毛。聚傘花序排列成頂生、疏散的圓錐狀花序,長15—25厘米,寬14—20厘米,花序梗、花序軸以至花梗均密被黃褐色絹狀毛;苞片葉狀,卵形,長4.5—6.5厘米,宿存,小苞片多,卵形,長6—10毫米,早落,苞片及小苞片兩面均密被絹狀毛,並散生少數盾狀腺體。花萼鐘狀,長7—9毫米,密被絹狀毛及多數盾狀腺體,萼5深裂,裂片卵形,長4—6毫米,萼管短寬;花冠白色或黃紅色,外面密被絹狀毛,內面無毛,管與花萼近於等長或稍長,裂片倒卵狀長圓形,長約7毫米,稍偏向一側;雄蕊及花柱伸出花冠外。核果球形,綠色,成熟時轉黑,直徑8—10毫米,乾後光亮,完全緊包於增大的宿萼內。花期1—3月,果期3—4月。
生長環境
產景洪、勐臘,海拔540—900米的山谷溪旁密林中或路邊疏林、灌叢中,通常生於較濕潤的地方;我國新記錄。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緬甸,泰國,寮國,越南北部,菲律賓,馬來半島及印度尼西亞(爪哇)。
主要價值
可放置於園林中當擺飾品,也可做藥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