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卞毓方,人民日報高級記者,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曾獲首屆冰心散文獎。1944年生於江蘇,祖籍阜寧,後移居射陽。中共黨員。畢業於北京大學東語系日語專業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國際新聞系專業。社會活動家,教授,作家。長期從事新聞工作,文學碩士。1991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5年以來致力於散文創作。他的作品或如天馬行空、大氣游虹,或如清風出袖、明月入懷,其風格如黃鐘大呂,熔神奇、瑰麗、嶙峋於一爐,長歌當嘯,獨樹一幟,頗受讀者喜愛。
媒體推薦
書評
季羨林
我對毓方散文的欣賞與理解,有一個比較長期的過程。1996年我給他的散文集《歲月游虹》寫序時,說句老實話,我還並沒有讀過很多他的文章,僅僅根據一點膚淺的印象,我就放言高論。現在自己讀起來,都有點覺得臉上發燒。我感到有點,有點“那個”。“那個”者,“有說不出來的滋味”之謂也。我現在有了說不出來的滋味。為什麼呢?說是“慚愧”,有點過了頭。不過頭的詞兒又一時想不出,於是就隨順流俗“那個”之了。
這話不明不白,要說明白,必須從大處遠處說起。
根據我個人的歸納,對於散文的創作,大體上有兩種態度。一種認為,散文重點在一個“散”字上,願意怎樣寫,就怎樣寫;願意怎樣起頭,就怎樣起頭;願意怎樣煞尾,就怎樣煞尾,無拘無束,松鬆散散,信筆所之,瀟灑自如,天馬行空,所向無前。要弓I經據典,中外都有。外國最著名的例子,我想舉法國的蒙田,蒙田的《隨筆》享譽世界,垂數百年,至今不衰。他的隨筆就屬於鬆散一類,整篇不講求結構,敘述也看不出什麼層次,一點匠心也看不出來;在詞藻修辭方面也看不出什麼獨特的風采。因此,我常常想,與其說蒙田是一個文學家,毋寧說他是一個思想家或哲學家,他的思想確有非常深刻之處,為他人所不可及者。在中國也能找出一些類似的例子。中國一些大散文家有時也寫一些輕鬆的文章,信手拈來,涉筆成趣,比如蘇東坡的《記承天寺夜遊》之類。其他大家也間有這樣的作品。
這一類的散文作品,這一類的散文作家,我無以名之,暫時名之為鬆散派。
與鬆散派相對立的一派主張,寫散文同寫別的文章體裁一樣,也要經過充分構思,精心安排,對全篇結構布局,要仔細考慮,要有邏輯性,有層次;對遣詞造句,也要認真推敲,不能苟且下筆。我自己是屬於這一派的。我的意見俱見拙作《漫談散文》中(《人民文學》,1998年第8期),這裡不再重複。杜甫在《丹青}J》中有兩句詩:“詔謂將軍拂絹素,意匠慘澹經營中。”這裡指的是繪畫,後來把意思擴大了,泛指所有匠心獨運、認真考慮的情況。我在這裡借用來指散文的創作,我杜撰了一個名詞:“經營派”。
漢語是中國語言的一種,在世界眾語言中獨具特色,特色頗多,我不能一一列舉。我現在只舉一種,這就是:漢文講究鍊字鍊句。這特點最突出地表現在文學創作中,特別是詩詞創作中,這一點我在《漫談散文》中已有所涉及,現在再補充一點。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境非獨謂景物也,喜怒哀樂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寫真景物真感情者,謂之有境界,否則謂之無境界。——‘紅杏枝頭春意鬧’,著一‘鬧’字而境界全出。‘雲破月來花弄影’,著一‘弄’字而境界全出矣。”一般說來,“鬧”字、“弄”字都屬於鍊字的範疇,然而王國維卻把它們提高到境界的高度。大家都知道,境界論是王國維美學思想的支柱和基礎,前無古人,而他竟把鍊字與境界論結合起來,可見鍊字在他心目中重要到什麼程度了。
鍊字鍊句是中國寫詩歌寫散文時“慘澹經營”的一種方式,但是“慘澹經營”的範圍還大得很,不限於這一種方式。在西方,寫詩歌也決不是不講究鍊字鍊句,但是由於語言的不同,不像漢文這樣全力以赴。漢語的詞類有時候不那么固定,這也是對鍊字的一種方便之門。
能做到“慘澹經營”,散文是否就一定能寫得好呢?並不見得。一般說起來,只能有兩種結果:一成功,一失敗。在成功的方面,情況也極為複雜。先舉一個詩人的例子。杜甫有一句很有名的詩:“語不驚人死不休。”可見他作詩慘澹經營之艱苦,結果他成了中國的“詩聖”,大名垂宇宙了。談到散文(廣義的)創作,從六朝的駢體文開始,作者沒有不是慘澹經營的。到了唐代,韓愈文起八代之衰,柳宗元與韓愈並稱,寫文章也沒有不是慘澹經營的。宋代的歐陽修、“三蘇”,再加上王安石、曾鞏,上面說到的八個人是有名的唐宋八大家,風格各異,皆有獨到之處,共同的地方是都慘澹經營。到了明代歸有光屬於正統派,公安派和竟陵派,以及張岱等屬於革新派。清代的桐城派與八股文似乎有一脈相通之處。
……
圖書目錄
序
自序
韶峰鬱郁 湘水湯湯
煌煌上庠
獨秀的另類“文存”
凝望那道橫眉
夢滅浮槎
高峰墮石
滄桑詩魂
藹藹綠蔭
思想者的第三種造型
隔岸聽簫
南天拭劍
乾山獨行
瀛海征帆
魔鬼再訪錢鐘書先生
出自幽谷遷於喬木
大匠運斤
北大三老
誰也不能就《聖經》向上帝責疑
文天祥千秋祭
悲壯的超越
張謇是一方風水
後記
附錄
文摘
書摘
凝望那道橫眉
“魯迅是什麼?在我,首先是一股撲面而來的元氣。《吶喊》是元氣,《仿徨》是元氣,《熱風》也是元氣。單獨跟魯迅對話,這感受可能不怎么深刻。把他的文章和別個的放在一起比較,孰清,孰濁,孰滂沛,孰潺諼,孰烈烈揚揚,孰飄飄逸逸,便涇渭分明,一清二楚。比方說吧,此刻,我就正在作這樣的試驗。我採風來三亞,歇腳在傍海的賓館,晨起,一個人坐在窗前,面對了室外的竹林,花園,小溪,和遠處的碧波粼粼,更遠處的青山隱隱,翻閱隨身攜帶的《今文觀止》。這部書,是編選者之一繆俊傑先生送給我的。它的長處,可以用公正、全面,以及相對的權威概括。我最感興味的,卻是它既收有魯迅的文章,也收有當年魯迅論戰對手的文章。這無疑是一場文壇的卡拉0K,各路英雄同場獻技,實在是百載難得。
“陳西瀅、高長虹以及蘇雪林的名字,在這之前,僅僅是因為罵魯迅或者被魯迅罵,才走進我的記憶;他們的作品,基本上沒有接觸過。本書分別選了他們的《南京》、《讚美和攻擊》、《扁豆》,讓我一領鬥士的別面風采。仔細咀嚼,三人的文字皆稱得上清新自然、明白曉暢,文章也饒有風味,不像我既往以為的那樣一錢不值。徐志摩、阿英、周揚、施蟄存諸位,名兒熟,文章也熟。他們入選的《泰山日出》、《翡冷翠山居閒話》、《城隍廟的書市》、《綏拉菲莫維奇》、《從比蘭台羅說到文學上的悲觀主義》、《馱馬》,的確不愧為爐火純青、自成一家的名篇。至於周作人、林語堂、梁實秋,時下他們的文章走俏,想必讀者同我一樣熟悉的了。本書中,他們或是吟野菜,吟苦雨,吟喝茶,吟烏篷船,或是述性靈,訴胸襟,或是詠陋室,詠鳥,剖析臉譜,給一種……嗯,怎么說呢?以陽台外的景色取喻:一眼望過去,周文極像是翠竹臨風,林文則像是溪清沙白,而梁文,更像了閒雲出岫。郭沫若又是另一種韻致,他的《芭蕉花》、《銀杏》,莫不筆酣墨飽,逸興遄飛,宛然浪尖上高張的白帆。
“本書共收了魯迅八篇散文,分別是《秋夜》、《雪》、《再論雷峰塔的倒掉》、《記念劉和珍君》、《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范愛農》、《拿來主義》、《從孩子的照相說起》。魯迅的文章截然不同,讀上去,你更多咀嚼的不是文字,不是技巧,而是熱辣辣、響噹噹、火爆爆的生命。仍以眼前的景色取喻:它摧枯拉朽,像在花園外作業的那台威風凜凜的鏟土機;它石破天驚,像隔著海灣傳來的移山開道的隆隆巨炮;它也柔韌,是蓬勃在小溪旁的那種劍麻的柔韌;它更浩蕩,是從赤道吹來的那股熱風的浩蕩。前面提到的諸公的大作,不客氣地說,無一篇不可以克隆。事實上,我們也是經常看到大量的複製品。魯迅的文章,仿其皮毛是可以的,卻絕對不能克隆。歸根結底,是你生命的水銀柱無法上升到魯迅的那種高度。”
上面這篇隨筆,是我數月前在三亞的即興所作,題目叫做《文壇卡拉OK》。讓魯迅和他的論敵聯袂登場,一展歌喉,這事兒只能發生在今天。當年可不行。當年,這幫文壇上的豪傑,彼此水火不容;有時甚至到了拔劍相向、生死你我的地步。
我不想再在一潭死水中攪出波瀾,因為生化轉變,夙因已昧,又何況是非正誤,社會早有定評。只是,當於夜闌人靜、寫作欲倦之際,偶爾翻出上述諸公的論戰文章把玩,常就納悶:這么多人罵魯迅,那分貝一定高得嚇人。魯迅就算是鐵打的,也會被震得變形吧。他怎么偏越戰越精神呢?
且看陳西瀅陳教授的高論。陳西瀅最早向魯迅叫板,他在一封致徐志摩的公開信中說:“魯迅先生一下筆就想構陷人家的罪狀。他不是減,就是加,不是斷章取義,便是捏造些事實。”“他沒有一篇文章里不放幾支冷箭,但是他自己又常常的說人‘放冷箭’,並且說‘放冷箭’是卑劣的行為。”“他常常的無故罵人,要是那人生氣,他就說人家沒有‘幽默’。可是要是有人侵犯了他一言半語,他就跳到半天空,罵得你體無完膚——還不肯罷休。”高長虹隨後出場,作為魯迅的年輕朋友,他得過先生的很多恩惠,到頭來卻反戈一擊,詆毀魯迅不過是撈到了“思想界的權威者”、“青年領袖的叛徒”的“假冠”,“人於心身交病之狀”的“世故老人”而已而已。成仿吾,這位創造社的大將,新潮的理論專家,把魯迅比作中國的堂·吉訶德——“堂·魯迅”,“不僅害了神經錯亂與誇大妄想諸症,而且同時還在‘醉眼陶然’;不僅見了風車要疑為神鬼,而且同時自己跌坐在虛構的神殿之上,在裝做鬼神而沉入了恍惚的境地”。他進而斷言,“我們的英勇的騎士縱然唱得很起勁,但是,它究竟暴露了些什麼呢?暴露了自己的朦朧與無知,暴露了知識階級的厚顏,暴露了人道主義的醜惡”。成仿吾無疑認為:魯迅已經遠遠落後於時代,革命文化要向前推進,只有毫不猶豫地踢開他這塊絆5挪石!相比之下,馮乃超的《藝術與社會生活》還算講究藝術,他說:“魯迅這位老生——若許我用文學的表現——是常從幽暗的酒家的樓頭,醉眼陶然地眺望窗外的人生,世人稱許他的好處,只是圓熟的手法一點,然而,他常追懷過去的昔日,追悼沒落的封建情緒,結局他反映的只是社會變革期中的落伍者的悲哀,無聊賴地跟他弟弟說幾句人道主義的美麗的說話。隱遁主義!”藝術歸藝術,字裡行間同樣殺機畢露:魯迅老了!魯迅必須退位!在對立派的營壘中,數錢杏祁的《死去了的阿Q時代》和《死去了的魯迅》火力最猛;錢文說,“實在的,我們從魯迅的創作里所能找到的,只有過去,只有過去,充其量亦不過說到現在為止,是沒有將來的”。從他的文章里,“小資產階級的任性,小資產階級的不願認錯,小資產階級的疑忌,我們是在在的可以看得出來”。因此,錢文斷然宣布,“阿Q時代固然死亡了,其實,就是魯迅他自己也已走到了盡頭”。
這裡摘錄的僅是片言隻語,對於我們,只要知道曾經有過這么一段“書劍恩仇錄”,就行了。20年代中至30年代初,圍剿魯迅曾是文壇一道獨特的風景。魯迅生前曾想出一本《圍剿集》,展覽一下“陰面的戰法的五花八門”,供讀者和他的文章對照了看。由於精力不濟或形勢變化,始終沒能完成。魯迅生前的熱望一變成了遺願,這遺願又一直拖到近年,拖到當事諸君大多魂歸道山、化作喬木,才得以實現。出一本彙編要等一個花甲,我的天,就算五千年歷史之長之久吧,又才能編出幾多拷貝真實、剪輯世象的奇書?
如今才得以對照了看。也正由於當事人紛紛仙去,我們才能平心靜氣,不帶一絲感情色彩。然而,我左看,右看,正看,反看,還是覺得魯迅的文章最具時代光彩。這是因為——我武斷地認為——他們,至少是他們中的多數,既沒有像魯迅那樣,從異域盜來火種煮自己的肉,也沒有像他那樣,反覆拷打自家心中的鬼魂;既沒有魯迅那種決絕的懷疑精神,也缺乏魯迅那種心寒入骨的憂患意識。因此,就難以接受魯迅的歌,哭,怒,罵,更無法吃透他那充滿血腥的歌聲:血和鐵,火焰和毒,恢復和復仇。這就自然分出了高下軒輊。我們說,元氣就是元氣,虛火就是虛火,不一樣就是不一樣。如潮的咒罵,充其量只是潑墨於碼頭,水一衝便淨光;倒是因此而引發的魯迅的駁詰,卻如同刻刀於石,任怎么刮也去不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