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長春市革命烈士陵園始建於1952年,坐落在長春市二道區英俊鎮,占地面積80公頃,集中安葬了早期民主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中犧牲的革命烈士912位。其中,無名烈士524位,朝鮮人民軍烈士79位,另有較早參加革命、建國後逝世的老幹部60位。
陵園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對基礎設施和環境實施改造。1998年投入130萬元,將市區周邊散葬的烈士陵墓統一安葬於烈士陵園;2000年投入200萬元,建立了長春革命烈士紀念館; 2004年自籌資金40萬元,與攜手共建了吉林省首座遺體捐獻者紀念碑,將烈士陵園的社會功能拓展到一個新的領域。在環境改造上,2001年以來,投入1200餘萬元,全面實施退耕還林、還草、還水工程,栽種各種樹木21萬株,草坪植被6萬平方米,修建水庫護坡2300延長米,生態園林建設粗具規模。
在文物史料的收集整理方面,陵園圓滿完成約40萬字的建國前長春市烈士英名錄的編輯出版工作;完成建國後長春烈士主要事跡的組稿工作;約30萬字的長春英烈書稿及相應的文物史料、圖片資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亦初步完成。正著手對劉英俊、楊林、史雲峰、蔣築英、陳岱山等長春著名烈士文物史料進行收集整理。
陵園高度重視與社會合作,開展豐富多彩的主題教育活動。先後與長春市委宣傳部、組織部、團市委、黨史辦建立了密切聯繫,精心組織承辦各類主題教育活動,與幾十家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和駐長部隊建立了共建關係。全黨、全社會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高度重視。陵園先後與數十所大、中、國小結成了共建共育對子。許多單位的黨員入黨儀式、團員入團儀式、少先隊員入隊儀式及十八歲成人儀式在烈士陵園舉行。為進一步擴大社會影響,1996年以來,陵園還先後集中舉辦了劉英俊等50位長春英烈事跡展覽,有200多個單位前來參觀,受教育民眾累計20萬人次以上。
新建成的長春革命烈士紀念館內設主展廳、多功能廳、冥思廳、館藏廳、研究室,是一座集紀念、展示、研究、收藏、教育、旅遊為一體的綜合性紀念館。其造型方正穩重,如同一個盛裝歷史的容器,建築外立面由不同尺寸的方塊組成,象徵著為長春發展前赴後繼的英烈們。紀念館前還建有下沉式紀念廣場,可供近萬人集會。紀念廣場旁矗立著長春革命烈士紀念碑,碑高42米,碑身挺拔,直衝雲霄,象徵革命英烈的精神與天地共存、永垂不朽。
2006年6月,長春市革命烈士陵園被吉林省委、省政府確定為吉林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英雄雕塑
在長春市革命烈士陵園中央,坐落著劉英俊勇攔驚馬的鑄銅雕像。人物表情生動,栩栩如生。雕像基座上有遲浩田上將的題詞:“劉英俊精神永放光芒”。雕像前方幾十米處,是劉英俊烈士的墓碑,“人民的好兒子”幾個大字格外顯眼。墓碑西側,有一塊花崗岩的紀念碑,上面刻著“劉英俊烈士光榮犧牲之地”,這塊紀念碑從1966年4月15日開始一直屹立至今。紀念碑所在處就是當年劉英俊勇攔驚馬犧牲的地方。
陵園的東側,是一尊劉英俊的雕像,在陵園重建前,這座雕像一直被放置在陵園的正中央,陵園重建後才被安置到這裡。陵園西側,是一座莊嚴肅穆的劉英俊烈士紀念館。
規劃
2008年10月19日是長春解放60周年。為了紀念解放和建設這座美麗城市而英勇犧牲的先烈們,長春市擬在長春革命烈士陵園建立紀念碑和紀念館。由中國建築學會組織,華南理工大學建築設計研究院何鏡堂先生領導的團隊主持設計的方案,於11月25日在西安進行了第一輪評議,又於12月26日由中國建築學會理事長宋春華先生、秘書長周暢先生、北京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原院長朱嘉廣先生和南京交通研究所所長楊濤先生組成的專家評議組進行了第二次評議。在兩次評議中,方案總體上獲得了專家學者的一致好評,就某些細節提出了一些修改意見,在綜合兩次專家們的意見修改之後,將成為最終的修建方案。
總體規劃:長春烈士陵園總體規劃力圖營造整體的紀念場所空間序列。通過有序的空間軸線組織,起承轉合的空間利用,形成良好的參觀流線和莊嚴、寧靜的紀念場所。設計目標為:以紀念性建築之形,立緬懷英雄之意;以大地景觀造勢,渲染悲壯雄渾的氣勢;營造紀念性場所,創造人與空間對話的場所;以地景為主,構造特色景觀空間。
整個場地分為城、道、場、館、碑五大塊。強調入口廣場空間,形成“瓮城”,通過入口前廣場將陵區主要道路與烈士陵園的主軸線有機地聯繫起來。沿著陵園東西主軸線形成長達一百多米的緩緩下沉的“甬道”,兩邊保留大片綠地作為藝術碑林、藝術雕塑預留用地。中心廣場南端增加台階,以便將中心紀念廣場和南部次要道路連續起來,並在此設定一巨型英雄浮雕牆,以呼應北面的英雄紀念碑,並且強化整個陵園的南北軸線,使其成為這條南北軸線的結束點。建築主軸線與烈士陵園東西向軸線相重合,在紀念館前聳立一座高10米的大型烈士雕像,成為整個烈士陵園的主要視覺焦點。將紀念館的主要出入口分開布置,分別設定於紀念館的南部和北部,使進出紀念館的人流與觀賞紀念館外牆面浮雕的人流相互分開。另外擴大了紀念碑前廣場,將草坡延續到紀念碑的北面,圍合出以紀念碑為中心的悼念廣場。強化了此處廣場作為連線烈士陵園和北面烈士墓區的過渡和承接空間的意義。整體規劃, 以大地景觀為對象,以場所為敘事載體,譜寫出一曲雄壯的烈士紀念之歌。
整個工程主要分為以下幾個重要部分:
入口廣場部分:在入口廣場的設計上採用了古代城市中“瓮城”的形式,通過牆體與碑的組合形成一個半開放的空間,完成了由城市道路到園區空間的過渡。
入口廣場輔助建築:在入口廣場的兩側設定了輔助用房提供給各種商業經營使用,同時在輔助用房前設定一定的綠化與景觀小品,減少商業運營對陵園氛圍產生的影響。
入口大門:入口大門作為陵園序列的前奏,其應該符合整個陵園大氣雄壯的基調,為後面主要景觀區的氛圍埋下了伏筆。
烈士陵園坡道:向下漸行的坡道,如同循序漸進,將參觀者引向高潮。
中心紀念廣場:對中心下層廣場,營造出中心紀念場所雄壯的氛圍。巨大的尺度,強烈的空間圍合,規整的地景元素,簡約的形式給人以較強的震撼感。
中心英雄雕塑:英雄雕像考慮是一組群雕,以長春各個時期烈士形象為素材,形成一組雕塑群,雕塑考慮用鑄銅。
烈士紀念館:紀念館位於陵園東西向軸線的盡端,地上兩層,局部有地下層,總建築面積5400平方米。地上層層高為
6.5米。紀念館一層布置有入口兩層通高門廳,接著轉到兩層通高的狹長中庭,經過中庭的坡道上到二層,隨後進入序廳,長春英烈展廳等連續三個烈士主題展廳,最後到達一個特製的冥思廳,在這個冥想空間中將人的情緒進一步調動與沉澱,它也是作為整個展覽序列的結尾。
展廳構成為幾個盒子懸挑在兩層通高的大空間中。室內有兩層通高的大空間也有狹窄壓抑的小空間,通過材質,光線,空間,營造出紀念氛圍。整個參觀流線因建築主入口的移動而改變,空間也因此而豐富起來,打破傳統中軸對稱的空間布局。
建築外立面環繞著浮雕牆,整個建築成為前面紀念雕塑體的背景。
紀念碑前悼念廣場:由中心紀念廣場經過一個緩緩的相對狹窄的坡道上升到相對開闊的紀念碑悼念廣場,空間上得到了一次縮放。
紀念碑:紀念碑整體意象為衝出地面的紀念碑,猶如沉埋在地下的紀念大石從大地中衝出來 ,給人以較強的震撼力。紀念碑的形式別致,有較強的視覺效果。紀念碑強調的是場所的營造,而非紀念碑本身,摒棄了傳統紀念碑三段式的做法,將碑與周圍空間共同組成紀念性景觀。紀念碑本身意義頗為豐富,其具有較強的動勢,象徵長春英烈輩出,前赴後繼。紀念碑表達出“日月經天,江河行池”這樣一種浩氣長存的精神。此次專家評議會提出紀念碑的碑身採用從下部向上部,在質感上由粗糙變得光滑,顏色由深變淺,材質由鑄鐵向不鏽鋼過渡,象徵著向著光明前進。
在評議會上,專家建議,領導確定,雕塑擬委託中國著名雕塑家、四川美院原院長葉毓山教授設計。
無名烈士紀念碑
長春無名烈士紀念碑,位於長春革命烈士陵園,是為了深切悼念1946年“414”戰役首克長春的“東北民主聯軍”和1948年圍困長春諸戰役中東北人民解放軍英勇獻身的638位無名烈士。
整個建築由紀念碑主體雕塑及紀念碑基座組成。主體雕塑高3.3米,由六個不同造型的人物組成。基座長2.7米,寬1.8米,高0.6米,基座正面雕刻“無名烈士紀念碑”。兩側分別刻有這些無名烈士犧牲時間及烈士遺骨原安葬地點和人數。主體雕塑在設計中從整體構圖、人物造型及人物布置上都做了細緻的考慮。在整體構圖和人物造型上採用了抽象寫實的手法塑造了無名烈士的英雄形象,選取了戰場上革命戰士前仆後繼、相互扶助、英勇無畏、充滿必勝信念的感人場面,將戰爭時期革命戰士大無畏精神體現的淋漓盡致。在人物布置上採用環繞手法,單體人物高低錯落有致,以寫意的方式展現了革命戰士不同的精神面貌。在選材上,主體雕塑採用
玻璃鋼仿銅的效果,紀念碑基座採用花崗岩板飾面,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