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設施
革命烈士紀念碑
牌樓北側,有一座革命烈士紀念碑,碑身高19.28米,代表延邊從1928年開始在黨的領導下走上革命道路;四面紅旗代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和社會主義革命四個歷史時期;“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由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題寫。
雕像-並肩戰鬥
紀念碑兩側,有兩座大型雕塑,東側雕塑反映了延邊抗日軍民奮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場景,西側雕塑反映了延邊各族人民踴躍支援前線的場面。
延邊革命紀念館
紀念碑北側,是延邊革命紀念館。時任省委副書記、州委書記張德江、州人大常委會主任曹龍浩分別用漢文、朝鮮文題寫了館名。
雕像-雪地行軍
紀念館正廳,是以長白山為背景的大型英雄雕塑,反映延邊各族人民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英雄主義精神。
英烈牆
紀念館北側,矗立著21塊英烈牆,上面刻有全州八個縣市各個歷史時期的17733名英烈的名字,英烈牆整體是群山連綿的造型設計,由21塊花崗岩組成。原全國政協副主席趙南起為英烈牆題詞:延邊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石碑-千秋正氣
延邊革命烈士陵園中央,矗立著一塊寫有“千秋正氣”四個大字的石碑。1946年,延吉警備一團團長朴洛權在解放長春的戰役中英勇犧牲。延邊人民為緬懷朴洛權等延邊籍烈士,立下了這塊紀念碑。
烈士墓區
紀念碑北面,是烈士墓群。這裡安息著各個歷史時期600位烈士的英靈。
在烈士墓群的北側,是老幹部骨灰堂,為延邊的繁榮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老幹部骨灰安放在這裡。
館區展示
延邊革命紀念館展示的內容分九個部分。
第一部分:先驅者的足跡
清朝統一中國後,將長白山一帶視其《龍興之地》,實行封禁政策。1860年代,朝鮮連年遭受嚴重的自然災害,加上朝鮮封建王朝進行殘酷剝削,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為了謀生,眾多朝鮮邊民不顧清朝的封禁令和朝鮮的鎖國令,紛紛翻越圖們江,遷入延邊地區。
第二部分:星火燎原起征程
1881年,清政府對延邊實行移民實邊政策,允許遷入的朝鮮族墾民定居。朝鮮族與其他兄弟民族相濡以沫,克服惡劣的社會、自然條件,共同開發延邊。朝鮮族農民是水田開發的先驅。1885年,清政府在圖們江北岸劃出一個長700里、寬40-50里的朝鮮族專墾區後,朝鮮族人口劇增,到了1909年,朝鮮族人口增加到83000多人,形成了以龍井為中心的朝鮮族聚居區。
第三部分:抗日烽火燃神州
中共滿洲省委直屬各級黨組織和2千餘名共產黨員回響黨中央的號召,在抗日戰爭中衝鋒在前,英勇殺敵。1930年,朝共黨滿洲總局被解散,旗下的黨員集體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中共延邊黨組織的骨幹力量,在延邊黨組織中朝鮮族黨員占了80-90%。數萬人參加的延邊《秋收鬥爭》和《春荒鬥爭》等民眾性反日鬥爭,為抗日武裝鬥爭的開展奠定了民眾基礎不願做亡國奴的延邊愛國軍民在王德林的領導下組織國民救國軍,與日本帝國主義展開了殊死的鬥爭20世紀30年代,是延邊人民飽受日本帝國主義的殘酷鎮壓和掠奪的黑暗時期,也是高舉抗日旗幟,與日本侵略者進行殊死鬥爭的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吞併朝鮮後,重又燃起侵略大陸的野心,於1931年悍然發動《九·一八》事變,使延邊人民慘遭塗炭,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第四部分:迎接抗戰勝利曙光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國主義在北京郊外製造“盧溝橋事變”,發動了全面的侵華戰爭。自盧溝橋事變至日本投降的八年期間,是延邊人民飽受飢餓之苦和日本帝國主義的凌辱的苦難時期,也是與各族人民一道投身抗戰浴血奮戰的時期。日本帝國主義將延邊作為其侵略戰爭的後方供應基地,殘暴鎮壓民眾,進行了野蠻的經濟掠奪。日本帝國主義荒誕無稽地給朝鮮族套上《皇國臣民》的帽子,要求朝鮮族為其侵略戰爭獻身,強令民眾改稱日本姓,實行《徵兵制度》,將朝鮮族青年充當自己的炮灰,將朝鮮族女性強行帶到《慰安隊》,對他們進行人體試驗等,犯下了滔天罪行。
英烈事跡
白花子(1966-1990)
敵人又在西線發動秋季攻勢。位於鐵原地區的美軍隊3個師2個團首先在100門火炮60輛坦克配合下,志願軍47軍的防守地段—天德山地區進攻。連長楊寶山於51年10月1日,在天德山戰鬥中,他率領5連指戰員與敵激戰8小時,打退11次衝鋒,殲敵300餘人,10月2日,拂曉前又帶40名戰士,襲擊敵人殲敵80餘人,10月3日,在全連大部傷亡,彈藥耗盡時抱起石頭,奮勇向敵衝擊,與敵同歸於盡時年33歲,戰後給他追記特等功,並授予一級戰鬥英雄稱號,(指圖)他的連授予天德山英雄連的稱號。
崔姬淑(1909-1941)
1941年2月,在一次執行任務中,崔姬淑腿部負了重傷,被捕押送到龍井,敵人用各種酷刑對她審問,逼她提供抗聯部隊的情況,但她寧死不屈。敵人摳出了她的雙眼,她就怒斥敵人說:“你們雖然摳出了我的雙眼,奪走了光明,可我還是能夠看到革命的勝利,看到你們的徹底滅亡”。最後,兇殘的敵人獸性發作,掏出了她的心臟,這位抗日女英雄壯烈犧牲。年僅32歲。
魏拯民(1909-1941)
魏拯民帶病指揮戰士利用密營作掩體向敵人猛烈射擊,交戰一個多小時,已有3人犧牲。天色漸黑,面對敵眾我寡之勢,魏拯民決定突圍。他說:“我身體不好,走不動,我掩護,你們趕快突圍。”他見戰士都不肯走,焦急地說:“趕快突圍吧,多保存一個人,就是為革命多保存一份力量。”但是,戰士們還是不肯離去,魏拯民用微弱的聲音深情地說:“這樣吧,先打開突破口,我們一起突圍。”於是,由四名戰士在前邊打開突破口,四名戰士攙扶掩護魏拯民突圍。敵人發現魏拯民等突圍後,集中火力向魏拯民射擊。魏拯民被攙扶著剛走不遠,便被敵彈射中,壯烈犧牲,年僅32歲。
所獲榮譽
延邊革命烈士陵園1995年以來相繼被國務院命名為“全國重點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中央宣傳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國家民政部、吉林省、延邊州、延吉市命名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民委命名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教育基地”;吉林省省委命名為“吉林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吉林省委宣傳部、共青團吉林省省委命名為“吉林省青少年教育基地”;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命名為“吉林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示範基地”;延邊州委命名為“延邊州黨史教育基地”;延吉市市委命名為“延吉市黨史教育基地”;被吉林省檔案局評為“全省第七批機關檔案工作標兵單位”;被吉林省民政廳評為“09年度行風建設示範單位”;被延吉市市委評為“延吉市第十五次民族團結進步教育模範集體”等榮譽稱號。
重大紀事
1995年2月9日
延邊革命烈士陵園落成典禮暨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命名儀式。
1996年5月22日
延邊革命烈士陵園舉行抗日勇士金光植事跡圖片首展式。
1997年7月4日
《罪惡的十四年》大型圖片展覽首展儀式。
2008年9月17日
布展朱德海紀念展
2011年5月4日
舉辦《延吉人民革命鬥爭史》圖片展覽。
2012年8月28日
舉行《長白英魂——延邊革命英烈鬥爭史展覽》開館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