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位於江蘇省無錫市太湖新城,西依軍嶂山、雪浪山,南接太湖,北通蠡湖,形成山丘-濕地-河流-湖泊融合一體的景觀格局,是一座集生態、休閒、科普、人文為一體的國家級生態濕地公園。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連線太湖和蠡湖的生態廊道,被喻為太湖、蠡湖之腎。屬淡水河流濕地,占地面積約260公頃,是無錫市目前單個用地面積最大的濕地公園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旨在恢復與重建長廣溪周邊濕生植被帶,帶動以長廣溪為軸的水系整理,形成由蠡湖至太湖蜿蜒曲折的“溪闊水長”水繫結構,恢復其對無錫入湖徑流的淨化作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
  • 地理位置: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石塘橋至壬子港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海洋性氣候
  • 占地面積:約260公頃
  • 開放時間:全天開放
  • 景點級別:國家級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石塘廊橋、濕地科普館、濕地教育展示中心、雕塑園、露天舞台
  • 所屬國家:中國
  • 所屬城市:江蘇省無錫市
  • 建議遊玩時間:3小時
行前必讀,景區動態,景區介紹,關鍵信息,景點美圖,景區熱度指數,地理環境,地理位置,地質地貌,氣候特點,自然資源,植物資源,動物資源,水文資源,歷史沿革,主要景區,石塘廊橋,濕地科普館,雕塑園,發展建設,生態維護,經濟產業,城市合作,旅遊指南,景區信息,交通路線,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江蘇省無錫市濱湖區蠡湖西南岸石塘橋堍。西依軍嶂山,東鄰大學城,北連蠡湖,南靠太湖,依山傍湖。位於北緯31°50′,東經120°27′。面積約260公頃。

地質地貌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以堆積平原為主,局部分布有零星的殘丘,地勢平坦,地面高程3~5m。其範圍內土壤主要為潮土、水稻土、黃棕壤等,土壤肥力較高,特別適合蘆葦、蒲草等濕地植物的生長。濕地類型包括河流、灘涂、池塘、溝渠、稻田等多種,濕地特徵較為顯著。

氣候特點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屬北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夏季受來自海洋的夏季季風控制,盛行東南風,天氣炎熱多雨;冬季受大陸盛行的冬季季風控制,大多吹偏北風;春、秋是冬、夏季風交替時期,春季天氣多變,秋季則秋高氣爽。氣候特徵:四季分明,熱量充足,降水豐沛,雨熱同季,無霜期長。年平均氣溫16℃左右,年平均降水量1100毫米,雨季較長,主要集中在夏季。

自然資源

植物資源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內共種植288種植物。地帶性植被為亞熱帶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現有濕地植被類型有沼澤和淺水植物2個型組,森林沼澤型、草叢沼澤型、漂浮植物型、浮葉植物型、沉水植物型5個植物類型,23個群系組,29個群系。

動物資源

鳥類61種,隸屬13目30科,雀形目鳥類占主要地位,其中留鳥、冬候鳥、夏候鳥、旅鳥分別占總種數的34.42%、24.59%、29.51%和11.48%;鳥類區系以廣布種和古北界種為主,兼有東洋界種,具有南北過渡的明顯特徵;水生生物38種。

水文資源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屬淡水河流濕地,水面約八十公頃,是無錫市目前單個用地面積最大的濕地公園。多年平均水位3.06m,歷年最高水位4.88m(1991-7-2),枯水期水位1.3-1.7m。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水系是平原河網區,有多條小河道流入其中,河道內水流通過幾個控制水閘進行調控。

歷史沿革

長廣溪原為江南的自然小河,相傳公元245年,孫權派典農校尉陳勛屯兵3萬開挖疏浚長廣溪。陳勛開通長廣溪後,後人接連溝通岸路,使之成為貫穿大浮、雪浪、東洚、南泉4個鄉的河流。長廣溪及周邊地區有許多古橋、古井、古村落等,更有歷代名人為長廣溪留下的大量讚頌詩詞和民間故事。20世紀50年代以前,長廣溪基本呈現原生自然狀態,呈現典型的環太湖地區濕地生態系統和濕地景觀,五里湖與貢湖通過長廣溪進行水體交換,具有江南水鄉中“水鄉澤國、“水鳥天堂”的濕地自然風貌。20世紀80年代初因圍湖造田、人口增加、工業發展、水面縮小等原因,生態功能有所降低。2002年,長廣溪及其兩側地區被劃定為生態用地,定性為濕地生態公園。
長廣溪濕地公園長廣溪濕地公園
無錫長廣溪濕地保護與生態修復一期工程於2008年11月奠基開工,工程範圍內共種植各類植物品種達260種,累計總投資6億元。一期建成的300米濕地公園示範段位於石塘橋以南,長廣溪大橋以北,山水東路以東,金石路以西的範圍內,占地約5.6公頃。園內通過採用雨水淨化及洪水防治的示範措施以達到生態的可持續發展及保持地區生態平衡。同時通過建設水生動植物生態棲息地示範區、自然教育基地、旅遊服務管理中心等為廣大市民和遊客提供旅遊休憩、科普學習的場所。一期工程作為示範段為整個長廣溪生態環境的綜合整治提供科學的試驗依據和工程實踐經驗。
2011年9月啟動了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二期工程。其區域北接長廣溪公園一期,南通太湖,東到蠡湖大道,西至緣溪道,南北向長約4500米,占地面積約416公頃,工程總投資估算約30.7億元。二期主要將實施對該區域的綠化建設、河道清淤、駁岸修整、水生植物培植、基礎設施建設等。工程建成後與太湖新城中央濕地、蠡湖帶狀綠地以及環太湖生態林帶共同構成太湖新城“三縱一橫”的生態格局。

主要景區

石塘廊橋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內石塘廊橋,是東蠡湖的標誌性景觀之一,是全市最長的、反映蠡湖歷史文化的、具有江南特色的廊橋。連線濕地公園兩端,一面靠筆架山,橫跨長廣溪,天氣晴朗時可望見蠡湖摩天輪和市區。石塘橋長2里,全由黃石築成,內填塘屑。宋時堤上建有3座橋(廣濟橋、保慶橋、惠安橋)。元末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莫天佑毀橋塞湖,來抵禦明兵,溪壅成患,後復建一座橋,名廣濟橋(現稱石塘橋,已改建成鋼筋混凝土橋),橋兩旁留有涵洞,以分水流。這條石堤雖不是為圩區防洪而築,但其在無錫歷史上,頗有盛名。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

濕地科普館

長廣溪濕地科普館坐落在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300米試驗段內,是無錫市第一個濕地科普教育基地,展館建築面積 400平方米。其通過濕地知識的展示和寓教於樂的互動,提高觀眾的生態保護意識。長廣溪濕地科普館現有2個展廳,展板100多塊、模型15件,穿插運用多媒體技術,主要有非接觸式多媒體互動遊戲、濕地科普知識競答、濕地科普知識電視片宣傳等。第一展廳主要展示濕地科普常識、中國濕地類型模型、電子視屏演示系統、互動多媒體投影、濕地動植物標本等。第二展廳主要展示長廣溪國家城市濕地公園(300米試驗段)規劃、建設情況,重點介紹了長廣溪濕地四大淨化地面水水質的原理以及模型。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

雕塑園

雕塑園鑲嵌在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的東北方,取名“五里天堂”,寓意人與自然並存共榮。雕塑園由上海同濟大學林家陽藝術原創工作室主持籌劃。雕塑以中國文化的內涵為靈魂,融合西方現代雕塑手法,具有形式空間構成的美感,兼有欣賞與互動的功能,彰顯人與自然的心靈親密。“五里天堂”雕塑園中有許多雕塑作品,大型的鯉魚鋼塑、魚蝦水草磚雕、荷花塑雕、多種動物瓷模、體育競技雕塑等等。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

發展建設

生態維護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是中國數十個濕地公園中唯一進行專業水質生態淨化設計的生態工程,被聯合國環境署評為開發中國家濕地公園的示範項目。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長廣溪流域地表建築物逐漸增加,人口密度增大,工業化進程加快,歷經數次圍湖造田,整個區域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水體受到嚴重污染,生態功能已嚴重下降,濕地自然景觀進一步被破壞。2004年無錫市人民政府下決心整治,訂立的目標是“將長廣溪建為建立在清水走廊基礎上的國家城市濕地公園”。由於溪水本身水體嚴重污染.淨化水質就成為景觀規劃設計的首要任務。在蠡湖整治及長廣溪一期示範區的建成過程中,國家“863”蠡湖水治理課題、JICA中日合作太湖水生態修復工程等生態治理工作相繼開展,同時,引進了加拿大比較成熟的生態水質淨化系統,菖蒲茭白蘆葦蓴菜和太湖水系魚類等生物被運用於水環境治理工作,經過幾年的治理,蠡湖和長廣溪水質已經明顯好轉。從2006年項目基本建成至今,真正意義上實現了零維護,三次檢測結果的對比也證實了水質淨化的成果。

經濟產業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的建設大大改善了周邊區域投資居住環境,帶動了經濟文化的快速發展。近年以來,隨著城市規劃的發展,太湖高科技產業園、江南大學等科技文化產業機構相繼在濕地公園附近區域建設落成,改善了當地產業結構,加速了地區經濟發展;環境的改善和經濟的發展也吸引了大量城市居民和外來創業人員來到濕地公園周邊購房居住,進而帶動了周邊區域的房地產開發,附近已經建立了月亮灣等高檔別墅區和萬科魅力之城等居住區。

城市合作

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的開發利用,借鑑兄弟城市開發利用的寶貴經驗,加強與國內其他城市的合作,在濕地的規劃建設、休閒旅遊及管理保護方面展開探討與研究。

旅遊指南

景區信息

①景區開放時間:全天
②門票:免費

交通路線

①火車站-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77路從火車站上車到長廣溪橋下;
黿頭渚-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160路/9路從寶界村上車到慈濟環保教育基地下;
三國城-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82路三國城上車到唐城轉160路到慈濟環保教育基地下;
江南大學-無錫長廣溪國家濕地公園:學校西門出去走10分鐘便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