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平古戰場遺址
- 外文名:Changping ancient battlefield
- 地理位置:晉城市高平市
- 開放時間:08:10-17:00
- 著名景點:骷髏王廟
- 保護措施: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所屬時代:戰國晚期
長平之戰遺址一般指本詞條
長平之戰遺址永錄1號戰國屍骨坑位於山西省晉城高平市境內。公元前260年,長平之戰,秦趙兩國陳兵近百萬,秦軍勝利,為統一中國創造有利條件。趙軍四十萬人降秦,絕大部分被秦將白起坑殺。兩千多年來農耕移土及自然應力的破壞使得戰場遺骸遺物時而重見天日。基本信息 長平之戰遺址永錄1號戰國屍骨坑位於今山西省晉城...
長平之戰遺址,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範圍廣闊,西起骷髏山、馬鞍壑,東到鴻家溝、邢村,寬約10公里;北起丹朱嶺,南到米山鎮,長約三十公里,東西兩山之間,丹河兩岸的河谷地帶均屬於重點保護區。地理位置 古長平在今高平市城北10公里的長平村。高平春秋時稱泫氏,戰國時改為長平。這裡是中華民族原始...
長平之戰遺址,位於山西省晉城高平市東西梁山之間丹河附近河谷地帶。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遺址範圍廣闊,西起骷髏山、馬鞍壑,東到鴻家溝、邢村,寬約10公里;北起丹朱嶺,南到米山鎮,長約三十公里,東西兩山之間,丹河兩岸的河谷地帶均屬於重點保護區。相關爭議 時間爭議 關於長平之戰發生的時間,有三種不...
屍骨山在山西省高平市永祿村,公元前260年這裡曾戰國時代最大戰爭的舞台,秦趙長平之戰的遺址。當時的趙國是唯一可以與秦抗衡的國家,永祿村背後的山被當地人稱作為屍骨山,在這座山上經常可以發現人骨。一九九五年十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屍骨山上發現一個面積僅四十平方米,深兩米的坑中竟然重疊埋葬著一百四十...
永錄屍骨坑,位於山西晉城市的高平長平之戰遺址內,1995年高平長平之戰的考古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有許多重大發現,在永錄村發現一處屍骨坑,出土了大量的屍骨和刀幣、布幣、半兩、箭頭、帶鉤等文物,為研究長平之戰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有的胳膊大腿有明顯斷裂的痕跡(應系刀砍)。有的胸腔內遺有箭頭,還有的僅見...
戰國時,秦國大將白起率軍經晉城攻打趙軍,留下赫赫有名的長平之戰。秦國的昭襄王曾親自到此,盡征河內十五歲以上男子從軍。三國時(206年),曹操率兵親征高幹,途中經過著名的羊腸坂道,留下著名的 《苦寒行》:"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催"。唐朝,唐代大將郭子儀率領部隊建城。宋代,李筠...
白起殿位於陝西太白縣的鰲山大梁西北側,現在這裡遺留下來的,只有白起殿的遺址,有兩堵石牆和石基。傳說當年秦國大將白起,少年時曾經在此學習兵法,後來成為秦國的百勝將軍,秦趙之間著名的坑殺趙卒40萬的長平之戰,就是白起指揮的。白起一生歷70餘戰,從無敗績,為秦國統一六國,立下了汗馬功勞。但白起因為一生...
長平古戰場遺址 長平之戰遺址位於高平市寺莊鎮的長平村,現為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起骷髏山、馬鞍壑,東到鴻家溝、邢村,寬約10公里;北起丹朱嶺,南到米山鎮,長約三十公里,東西兩山之間,丹河兩岸的河谷地帶均屬於重點保護區。歷史名人 畢振姬 畢振姬(伯方村人),清初學者,順治四年進士,曾任廣西...
其後澤州或稱長平郡、高平郡、南澤州、忠昌軍節度、澤州司侯司等,高平縣均屬之,至明清時期為澤州府所轄。歷史遺址 據考古發現,最遲於舊石器晚期,高平就已有人類聚居。高平市是堯封丹朱、神農播種、蚩尤冶鐵等神話發源地。高平境內現有長平之戰遺址群、炎帝陵、羊頭山石窟等古蹟多處,是漢代名將陳龜、晉代醫學家...
老馬嶺 主峰在高平市馬村鎮境內。北南走向。海拔1188米。山巒起伏,峰高崖陡,氣勢雄偉,狀如奔馬,因形得名。戰國秦趙長平之戰時,秦軍曾在此建假糧倉,故又名空倉嶺。老馬嶺,亦稱空倉嶺,屬太岳山脈。位於沁水縣樊莊鄉境內。北接老馬嶺,南連吳山。最高處海拔1217米。戰國時期秦趙長平之戰時,秦將白起曾偽裝置...
長平之戰 長平之戰古戰場遺址(9張)白起面對魯莽輕敵、高傲自恃的對手,決定採取後退誘敵,分割圍殲的戰法。他命前沿部隊擔任誘敵任務,在趙軍進攻時,佯敗後撤,將主力配置在縱深構築袋形陣地,另以精兵5000人,楔入敵先頭部隊與主力之間,伺機割裂趙軍。8月,趙括在不明虛實的情況下,貿然採取進攻行動。秦軍假意...
古戰場作為歷史上戰爭的發生地,對戰爭戰鬥結局有著重要影響,其地域發生的戰爭往往對所在時代所在區域的形勢與格局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那些著名戰爭,像長平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等。古戰場不僅是歷史的發生地,也是後人的一種參考,可以分析歷史人物的性格特徵,此次戰役的戰況更能體現出當時環境下地科學,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