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崎對峙事件

長崎對峙事件,發生於1647年7月16日到8月30日,試圖與日本重建貿易關係的葡萄牙艦隊在長崎與德川幕府發生對峙,最終貿易請求被拒絕而撤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崎對峙事件
  • 發生時間:1647年7月16日
  • 發生地點:長崎
  • 主要人物:葡萄牙艦隊
事件背景,經過,評價,

事件背景

17世紀40年代,歐洲三十年戰爭的大幕尚未落下,葡萄牙人已成功擺脫西班牙帝國控制。為儘快倒逼前宗主認清事實,也及早重建自己輝煌時代的全球海權網路,國王若昂四世向全球派出了大量外交團隊。其中,由塞基拉指揮的2艘大帆船,將去往遙遠的東方。他的最終任務,就是為本國商人重新打開日本市場。
1644年,由聖安德列號與聖安東尼奧號組成的編隊,開始從首都里斯本出發。由於之前幾十年的委身於西班牙麾下,當時的葡萄牙海外屬地也不斷遭受荷蘭英國東印度公司襲擊。尤其是那些羽翼漸豐的低地資本家們,正不斷蠶食麵積有限的葡屬據點。雖然在大西洋兩頭的巴西安哥拉,這類圖謀遭到過許多決定性失敗,但好望角以東的局勢卻與之截然不同。由於可以隨時尋覓到強大的本地盟友,荷蘭東印度公司已經在南洋印度錫蘭緬甸泰國乃至越南有了成果。塞基拉的最終目的地日本,也為他們所完全壟斷。
當年夏季,塞基拉的船隊已從馬達加斯加島附近轉向,成功跨過整個印度洋。但在抵達東印度群島巴達維亞後,所有人就立即遭東印度公司拘押。直到次年1月,才終於獲得荷蘭方面的認可,讓他們將葡萄牙與萬惡的西班牙人做區分。雖然各類衝突還會繼續,但好歹是在東方水域達成了暫時停火協定。對方也同意葡萄牙人繼續航行到果阿澳門,甚至承諾不會阻擋其在日本的任何商務活動。
長崎對峙事件
塞基拉船隊的第二站 就是印度海岸的果阿
隨後,塞基拉的船隊穿過馬六甲海峽,目睹了荷蘭人的勢力擴張。但在完成自己的最終任務前,他還需要到印度西海岸了解更多情況。在果阿這座葡屬印度總督區的首府,他通報了歐洲本土的一些最新情況。船隊也迎來了準備遠赴菲律賓斡旋的使節,並用新建造的聖若昂號替代了艦況不佳的聖安東尼奧號。直到1646年的4月底才終於登入澳門,並意識到這座前沿據點的真實困難。除日本市場的喪失,同西班牙關係的惡化也讓呂宋對其關上大門。再算上北方的大陸正處於明亡清興亂世,使得所有的貿易都陷入停頓。曾經輝煌無比的遠東前沿,在短時間內就變得死氣沉沉。
長崎對峙事件
澳門已經因周邊局勢的混亂而陷入蕭條
當年夏季,塞基拉與去往菲律賓的同僚道別,毅然航向日本的長崎港。但在穿過台灣海峽之後,就遭遇到大規模颱風襲擊。出於保險起見,2艘船只能按原路折返,在9月重新出現於澳門水域。在下一年的航海季節來臨前,他都必須無所事事地待在那裡。期間,若昂四世的最新口諭也追加而來,告誡他不必再拘泥於重開日本市場的舊命令。但面對破落的澳門,這位商務代表還是決定冒險嘗試。於是派遣秘書科斯塔,準備第二次赴日航行。
長崎對峙事件
經典的澳門-長崎航線

經過

1647年7月16日,聖安德列號與聖若昂號終於抵達日本海岸,讓葡萄牙人看到了多年未見的長崎。大約百年之前,他們的先輩曾經將這裡從一個默默無聞的漁村,發展為日本列島的外貿中心。甚至在對日關係的蜜月期,獲準在當地建立類似租界的自由市。但在權傾一時的豐臣秀吉得勢後,這些特權就被大量收回。隨後,就是更多來自西班牙、荷蘭與英國的競爭者湧入,瓜分遠東世界的最大白銀儲量。最後在1639年,他們自己也終於被征服列島的德川幕府所驅逐。
長崎對峙事件
2艘抵達長崎的葡萄牙大帆船
面對突如其來的葡萄牙大帆船,長崎當地的日本諸侯也非常緊張。在幕府將軍下達嚴厲的鎖國令後,這裡已成為只接待少量荷蘭與中國商船的地方。由於數年之前爆發的島原之亂江戶當局更是對有著濃厚天主教背景的葡萄牙人異常反感。整座城市的居民也不會忘記,幾十年前的自己曾圍攻並屠殺過聖母號大帆船(聖母號事件)。如今看到葡萄牙人不請自來,首先就會想到對方是來向自己尋仇。雖然有按規定差遣官員接洽,卻將更多精力用於迅速備戰。在海關人員向他們亮出死亡威脅的同時,已經有數千艘小船載著士兵趕往長崎灣。
長崎對峙事件
突如其來的葡萄牙大船 讓幕府方面非常緊張
為了說服日本重開市場,科斯塔搬出了曾用在荷蘭死敵身上的那些理由。比如當初的衝突爆發時,葡萄牙人為西班牙所統御,很多事情都身不由己。如今本國重新獲得獨立,在新國王的帶領下願恢復傳統對日友誼。至於敏感的宗教話題則是一律沒有提及。長崎當局也同意為他們向幕府方面通報,但要求2艘大船貼著城市邊緣停靠。只是由於葡萄牙船長們的堅持,沒有成員按要求登入做人質,並上繳所有的武器。而這恰恰是荷蘭人為維持日本市場,習慣於讓步的屈辱性條款。
其實科斯塔並不清楚,自己無論如何都無法打動當時的德川家光將軍。相比自己老奸巨猾的爺爺和父親,這位德川家族的直系後裔出生於江戶的幕府建立之後。也就是說,他其實沒經歷過殘酷的戰國時代,也不清楚涉外貿易究竟對一個文明的發展會有多大促進。相反,此人自小就在接受嚴格的武士道教育,卻又沒法獲得任何實際操作訓練。雖然可能稱得上宮斗高手,卻遠遠不是那種能清楚認識格局的現實主義者。
長崎對峙事件
德川家光及其左右 就是鎖國令推行的加速者
因此,德川家光的執政生涯,就是日本鎖國令日益深重的加速過程。支撐他為所欲為的幕府當局,已經將全國最精銳的武裝人員都捏在麾下,從而不再害怕地方大名們的反制。先後將西葡兩國商人驅逐的法令,則是要穩固自身所依賴的保守社會,並斷絕地方派獲得更好武器的危險可能。但出於國家運營的必然需求,還是留下長崎給少量荷蘭、中國商人光顧。同時允許薩摩的島津家族入侵琉球,繼續維持一個對東亞大陸貿易的“皮包公司”。與之情況類似的還有對馬島大名,可以在不違反限制的情況下與朝鮮半島保持低程度接觸。但日本諸島的大部分經濟,就必須依賴傳統農業與合規的內部消化。
在此後的等待與對峙中,被派駐長崎的幕府當局也採取了進一步挑釁行動。他們用大量小船拼湊成環形浮橋,將2艘葡萄牙大船團團圍住。然後又在浮橋上構築了10座塔樓,並部署了大批持有火繩槍的士兵。有船長一度建議科斯塔,應該搶先動手突圍,免得自己遭到當年聖母號毀滅的命運。後者還是以大局為重,堅持不同意首先開火。但依然要求水兵們時刻戒備,準備發射所有的槍炮武器。
長崎對峙事件
幕府軍隊的行為 讓葡萄牙船員異常緊張
這樣的武裝對峙一直延續到8月29日,船員們才迎來了2名登上聖若昂號的日本官員。他們將科斯塔的請求全部駁回,並重申了將處死所有偷偷登入者的態度。葡萄牙人還想據理力爭,卻發現對方根本不接受任何意見。惟一值得欣慰的事情,是幕府當局還派出小船運來補給淡水。等到次日的海風降臨,聖安德列號也就和聖若昂號一起離開日本,向這片曾經給予他們無限期望的土地訣別。葡萄牙人下一次回到這裡,已經是19世紀中期的事情了。
長崎對峙事件
長崎對峙事件後的日本 經濟更加依賴內部消化
由於重開日本市場的努力失敗,葡萄牙人被迫將海外體系回收到澳門。迫於非常現實的生存需求,放棄了與送來橄欖枝的南明小朝廷合作,無條件擁抱了快速入關的滿洲八旗
長崎對峙事件
自願封閉的德川幕府 最終等來了美國黑船

評價

在整個長崎對峙事件過程中,作為競爭對手的荷蘭人都沒有表達過明確反對。但日本幕府的言行,完全基於另一種邏輯風格。幾十年的涉外交流,並沒有從根本上觸動傳統的封建主、武士和廣大農民群體。所有引進的近代化武器,都被反過來用於抵制更深層次的影響。這樣的歷史進程,也將一直持續到200年後美國黑船來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