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為害特點,治理策略,
形態特徵
長尾倉鼠的體型與黑線倉鼠相似。尾較長,約占體長的1/3以上,少數個體可達體長的1/2。耳較長,與後足長相近。
長尾倉鼠的體背部毛暗灰色而稍帶棕色,背毛基灰黑色,中部棕黃色,毛尖黑色近背中部黑色毛尖更濃,形成較重的黑色,但不形成縱紋。吻端兩側具污白色短毛,形成半圓形門斑。前後肢與整個腹面均為白色,但腹面毛基灰黑色一尾毛短而密,上下兩色,尾上面與體背色相同。尾下面白色。足掌背面均被白色短毛。
長尾倉鼠的頭骨整體較狹長.額骨與頂骨幾乎呈平面而不隆起.頂骨前外側角尖細,額骨後緣呈圓弧形。頂間骨發達,左右寬大,幾乎與後頭等寬,顴弓較細,外突不明顯,幾乎與頭骨縱軸平行。腦顱無任何稜角和棱嵴。腹面門齒孔長,占齒隙長的70%以上,翼窩前伸達臼齒列後緣之間,硬齶較短,聽泡大而較隆起。
長尾倉鼠的上下門齒較短小,臼齒齒列短,長度小於齒隙長,上臼齒從前向後漸小。上頜第1臼齒具3對齒突,第2臼齒具2對齒突,第3臼齒與第臼齒相似,但後2個齒突小而相互靠近,磨損後只見一個齒突。 下臼齒與上臼齒相似,但齒列較長而齒隙短。下頜第3臼齒的最後一對齒突其內側突小並且靠前。
棲息環境
生活習性
長尾倉鼠具夜行性,白晝很少外出。冬天不休眠,照常出洞活動。在各種農田分布非常廣泛,有時甚至侵入住房、倉庫等。洞穴隱蔽,多在石塊下或者岩石縫隙間,加以擴充而作為巢穴。與大林姬鼠、棕背䶄、喜瑪拉雅旱獺和黃鼠常同域分布,並占用其他鼠類的棄洞。洞中有巢室和倉庫之分。巢內有草莖、乾秸襯墊。倉庫中儲有糧食,以備過冬。
長尾倉鼠食性雜。以植物性食物為主,也採食昆蟲等小型無脊椎動物。春秋季節多採食種子。夏季主要吃植物綠色部分。有貯糧習性。當作物成熟季節,它們大量搬運撒落在地上的糧食入洞,貯存於洞內倉庫中。但越冬期間仍須到洞外覓食。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國、哈薩克斯坦、蒙古、俄羅斯聯邦。
中國分布在河北、山西、內蒙古、陝西、甘肅、青海、新疆、西藏、四川等省區。
繁殖方式
長尾倉鼠每年至少繁殖2次,每胎產仔4~9隻,繁殖期較長,從早春直至秋末。
亞種分化
長尾倉鼠自1867年由Milne-Edwards訂名之後,種級分類地位比較穩定,但對其亞種的分化研究,意見紛紜(Thomas,1928;AHen,1925:Argyropulo,1933;Ellerman,1951;汪松等)認同中國有2個亞種,即C.l.dichrootis和C.l.nigrescens,但BaHHHKOB(1960)將這兩個亞種合併為一個亞種,汪松、鄭昌琳(1973)在查看了分布在中國各地的200餘號標本後,認為原有的亞種均應合併為指名亞種(C.l.longicaudatus),將C.l.dichrootis和C.l.nigresceru作為指名亞種的異名。此外,他們還將分布在青海南部曲麻萊的長尾倉鼠,依其體型和頭骨量度均較大、背毛毛色成為極淡的黃灰色而有別於指名亞種,故訂名為曲麻萊亞種(C.l.chiumalaiensis)。
序號 | 中文名 | 學名 | 命名人及年代 |
---|---|---|---|
1 | 長尾倉鼠指名亞種 | Cricetulus longicaudatus longicaudatus | Milne-Edwards,1867 |
2 | 長尾倉鼠曲麻萊亞種 | Cricetulus longicaudatus chiumalaiensis | 汪松、鄭昌琳,1973 |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目前沒有該種的數量信息,種群數量趨勢也未知。儘管可用的數據不多,但一些人類活動可能對其的生存構成威脅,例如,越來越多的放牧導致其棲息地的退化,以及可能人為導致的乾旱氣候環境等。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無危(LC)。
為害特點
對農林牧業有害,啃食幼苗,盜食種子。
治理策略
1、捕捉。人工捕捉或放養蛇、貓等動物。
2、藥物誘殺。在老鼠出沒的洞口行道投放毒餌誘殺。
(1)敵鼠鈉鹽0.05%餌料:即每100公斤穀物拌入事先溶解的敵鼠鈉鹽50克,翻拌均勻。
(2)殺鼠迷0.04%餌料:即每100公斤穀物拌入事先溶解的殺鼠迷4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