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民國4年(1915年)3月,為聯繫上海北站與上海南站,有關部門建造了連線滬寧鐵路和滬杭鐵路的聯絡線, 中間設有車站,因為鄰近蘇州河梵皇渡(也稱萬航渡),定名梵皇渡站。
民國5年(1916年)12月4日,隨著滬寧滬杭聯絡線開通運營,梵皇渡站投入使用。
民國24年(1935年),梵皇渡站定名為上海西火車站,簡稱“上海西站“。
解放後,上海西站屬上海鐵路局松江車務段管轄,設三股道,能通向杭州、真如、上海站三個方向。
1975年後,為配合金山地區工程建設,上海西站始發4對金山客運列車和春節前後到寧波的普通客車。
1987年1月,隨著滬杭外環線建成通車,滬杭線旅客列車改走外環線,上海西站停辦滬杭線客運業務,專辦金山支線4對客車的始發與終到。
1989年1月1日,原中國鐵道部批准上海真如站改為上海西站,而原上海西站則改名為長寧站。
1997年,由於營運業務不斷萎縮以及建設上海捷運3號線的需要,長寧站正式停止辦理客運業務,金山鐵路的市郊列車業務轉至
梅隴站。
建築設計
截至1989年,長寧站占地約435平方米,設房屋10間,雨棚1所,支橋1座,可容納900人左右。
截至1989年,長寧站設有天橋,天橋是鋼鐵構建,天橋上安有木板釘。長寧站主建築為鋼筋混凝土結構三層樓房,二樓設候車室二間。另有客運值班室、問訊處、行包房、廣播室等,設售票房二處、四個出口處。
文化特色
1916年12月4日上午,麇集上海的軍政要員、工商界人士等四百餘人來到位於蘇州河南側的長寧站(時稱梵皇渡站)舉行通車典禮,成為當時的一大盛事。
1916年至1935年,梵皇渡站因地處上海南站和上海北站之間,因此也被稱為“上海中站”。
建設規劃
價值意義
或許長寧人對長寧站的印象有些模糊,很多金山人則對這個火車站記憶猶新,這是那時金山人來上海市區的主要交通方式。
(上觀 評)也許上海人早就夢想著城市的拓展,這個首先被稱為上海西站的火車站,在人們的腦海里似乎永遠是“西站”,而不是“上海西站”。稱之為西站是因為這個車站在西區,而不主動將西站二字前加上“上海”作前綴,正說明了長寧站之小。長寧站靜靜地躺在滬寧滬杭聯絡線上,曾經有開往金山石化的始發列車,承載著改革開放初期回城知青的夢想。那些知青剛返城就又前往被稱作鄉下的金山縣。如今從上海到金山石化紮根的老工人們仍然不會忘記長寧路南邊的天橋,火車從天橋開過,行人在天橋走過,周而復始,每個星期天下午,都是親人的千叮萬囑。(人民鐵道網 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