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逢江南僧

《長安逢江南僧》是唐代著名詩人崔塗題寫的一首詩作。該詩表達了詩人與這位江南僧人在長安相逢時的喜悅之情,同時也讚美了江南僧的清淨自在心。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長安逢江南僧》
  • 創作年代:唐代
  • 文學體裁五言律詩
  • 作者崔塗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長安逢江南僧 
孤雲無定蹤①,忽到又相逢。
說盡天涯事,聽殘上國鐘②。
問人尋寺僻,乞食過街慵。
憶到曾棲處,開門對數峰。

注釋譯文

①定蹤:固定的蹤跡。
②殘:有“盡”、“完”之意。

作品鑑賞

首聯寫相逢,次聯寫話舊,三聯和末聯寫話舊的內容。“說盡”二句出自李益的《喜見外弟又言別》,全詩如下:“十年離亂後,長大一相逢。問姓驚初見,稱名憶舊容。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幾重。”詩寫李益與表弟少小離別,十年後,經安史諸亂,才復又相逢,卻已是相逢不相識了,所以,還要“問姓”、“稱名”才能勾起對往事的回憶。用典是中國古代文學創作中的一個重要手法,有用事典和用語典的不同。“說盡”二句借鑑了“別來滄海事,語罷暮天鐘”二句,傳承關係非常明顯。這屬於用語典。而用典的本質意義,就在於以少少許勝多多許。因此,這個語典的背後,應該包容了李詩的內容,也帶有形容變化,感慨離別的涵義。末聯寫對往事的回憶,脫略其他,只點出門前數峰,形象地說明了那位江南僧的清淨自在心,也表示了作者的一種傾注。這首詩從李益《喜見外弟又言別》來,而語言也樸素自然,如出一轍。方回評其為“本色當行”,紀昀評其為“語亦清妥”(《瀛奎律髓匯評》卷四十七),都是恰如其分的肯定。

作者簡介

崔塗(生卒年不詳),字禮山,唐代詩人,江南(今浙江桐廬、建德一帶)人。公元888年(唐僖宗光啟四年)中進士。長年飄泊在外,足跡遍及巴蜀吳楚、河南、秦隴之地。詩歌中有很多表現離恨和羈旅閒愁的作品。寫景抒情,也有佳句,只是情調偏於抑鬱低沉。有《崔塗詩集》。《全唐詩》存詩一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