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華嚴寺始建於唐貞元年間,為樊川八大寺院之一,是中國佛教華嚴宗的發祥地。寺內曾有東閣法堂、會聖院、澄襟院及真如塔等建築。華嚴寺,歷宋、金、元、明而漸趨荒落。
唐貞觀十五年(642年),建杜順墓塔。
唐會昌二年(842年),唐武宗頒布敕令,推行一系列“滅佛”政策,史稱“會昌禁佛”。
唐會昌二年(842年)到會昌六年(846年),沒收寺產,責令僧尼還俗,毀破寺院無數,帝都長安左街留慈恩寺和薦福寺,右街留西明寺和莊嚴寺。華嚴寺亦在打擊之列,損毀嚴重。唐宣宗李忱即位後,大興佛法,華嚴寺又得重興。
元至元九年(1272年),重建清涼國師塔。
明嘉靖三十四年(1556年)1月23日午夜,發生了八級“關中大地震”,塔崩橋毀,建築傾頹,使唐宋時期的地面古建築幾乎損毀殆盡,倖存者若鳳毛麟角。據《陝西通志》記載,華嚴寺內主體建築在這次地震中俱遭滅頂之災,只有唐代杜順大師舍塔和清涼國師塔得以倖存。
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雍正皇帝下詔加封四祖澄觀大師為“妙正真乘禪師”,此聖旨碑現在澄觀大師塔前。
清乾隆年間(1736-1795年),少陵原崩塌,寺殿盡毀,僅存磚塔2座。東側為杜順禪師靈塔,西側為清涼國師靈塔。兩塔立於原畔,常年受滑坡之擾,塔身有不同程度的傾斜。
民國十九年(1930年),陝西大旱,民國政府遣朱子橋先生來陝賑災,在瞻禮華嚴寺塔時,見到元代重修碑內有“修塔即降甘露”字句,便於塔前發願“重修兩塔祝願普雨”。不日,即天降大雨,朱子橋遂與佛教界人士動工修塔。此次修繕,重修兩塔,建殿三間,並在初祖杜順、四祖澄觀塔下小堂內分別石刻兩祖遺影。
1958年,大煉鋼鐵開始後,碑石用去煉鋼,殿堂、僧房被占用,古樹全被砍伐。
1966年5月至1976年10月期間,砸毀佛像,僧人被趕,殿堂被拆。
1976年,寺院僅存杜順大師和澄觀大師舍利塔及少數碑石。
1986~1988年,清涼國師靈塔遷建於原址東側距杜順禪師塔約20米處。
2006年,華嚴寺塔進行局部整修。
2009年,華嚴寺重建工作正式啟動,重建工程預計10年左右完成。
建築格局
長安華嚴寺建成後,無高大毀堂建築,而是鑿原為窟,以安置佛像及僧眾居住,從塔的記載說明曾有初祖杜順、二祖智、三祖賢首、四祖清涼禪師塔。長安華嚴寺,清乾降年間所在地少陵原原聞崩寺毀,唯留二塔。一為華嚴初祖杜順禪師塔,一為華嚴四祖清涼國師塔。
主要建築
華嚴初祖杜順禪師塔為七層樓閣式磚塔,平面呈方形,通高22.8米,底層邊長5.6米,東、西、北三面依附土原,南面開有塔門通塔室,二層以上塔心實砌。塔身青磚素麵,塔壁用磚隱砌扁柱、欄翹、斗棋、品等。每層疊澀出檐,檐下均砌兩層菱角牙子,四角懸掛風鐸。最上層橫額石刻“嚴主”二字,第三層嵌“無垢淨光寶塔”刻石。
清涼國師塔為六面七層樓閣式實心磚塔,通高14.2米,底層邊長1.72米。塔為實心,塔基為雙層須彌座,疊澀出榕,榕下飾斗棋,塔上嵌“大唐僧統清涼國師妙絕之塔”刻石,塔頂為寶塔式石塔剎。該塔暴露地面之上僅五層,塔基與須彌座埋於土中,且塔身向西傾斜0.97米。清涼國師塔因少陵原原體滑坡,將塔向東北方向遷移10米,與杜順塔相距17.5米。
文物遺存
清涼國師塔遷移過程中,在塔基須彌座內發現石函,內有淡黃色玉瓶一件,內裝五色含利子、同時,還在塔身第二至四層內發現清初佛經、千佛像及鎏金銅像等文物。地下兩層,高約6米,雕刻精美,風格通異。
清涼國師塔前有“重修華嚴四祖清涼國師塔記”碑,記述了清涼國師生平事跡,碑文由近代宋伯魯、宋聯奎楷書。原有唐大中五年(851年)杜順撰文、董景仁草書的《杜順禪師碑記》,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
歷史文化
杜順,唐雍州萬年縣(今西安市)人,築有《華嚴法界觀門》,被尊為佛教華嚴宗創始人。圓寂後,唐太宗供養七日,恭送少陵原畔安葬,並建墓塔。
清涼國師澄觀,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享年102歲,經歷玄宗至文宗九朝,做過七位皇帝的門師,憲宗賜“僧統清涼國師”,被委任為天下大僧錄,主持全國佛教。著述300多卷,皆閘揚“華嚴”教義。
保護措施
1956年,嚴寺塔雙塔被陝西省人民委員會公布為第一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06年,長安華嚴寺塔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長安華嚴寺塔位於陝西省
西安市長安區韋曲街道東四府村東北側少陵原畔。
西安市內乘坐729路、735路、735路短線、741路、754路,東四府村站 下車步行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