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嘯,漢語辭彙。
拼音:chánɡ xiào
釋義:①大聲呼叫發出高而長的聲音:仰天長嘯壯懷激烈|老虎一聲長嘯。②撮口發出悠長清越的聲音:月下長嘯。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長嘯
- 分類:詞語
- 拼音:chánɡ xiào
- 釋義:大聲持續呼喊
拼音
出處與詳解
①漢 司馬相如 《上林賦》:“長嘯哀鳴,翩幡互經。”
②宋 岳飛 《滿江紅·寫懷》詞:“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③宋 張孝祥《水龍吟 平生只說浯溪》:長嘯一聲,山嗚谷應,棲禽驚起。問元顏去後,水流花謝,當年事、憑誰記。
④ 許地山 《空山靈雨·生》:“它在竹林里長著的時候,許多好鳥歌唱給它聽,許多猛獸長嘯給它聽。”
①三國 魏曹植《美女篇》:“顧盼遺光采,長嘯氣若蘭。”
②王維《竹里館》:“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③唐 牛僧孺 《玄怪錄·張左》:“向聞長嘯月下,韻甚清激,私心奉慕,願接清論。”
④宋 蘇軾 《和林子中待制》:“早晚 淵明 賦《歸去》,浩歌長嘯老 斜川 。”
⑤《群音類選·四節記·復游赤壁》:“長嘯若輕狂,振山林谷應如璜。”
⑥清 錢謙益 《南征吟小引》:“主憂臣辱,以四郊多壘為恥,故其(袁可立子袁伯應)詩淒清悄厲,若劉越石登樓長嘯,使人有雲深月近,裹創飲血之恐。”
唐 馮贄 《南部煙花記·樂器名》:“鐘,一名為長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