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驪

鐵驪,亦作鐵離、鐵甸。《遼史》中有時以其代五國部中的越里吉,《金史》中有時將其寫作鐵勒,皆為修史者誤書。其先人為唐初黑水靺鞨鐵利部民,後歸服渤海,渤海國置鐵利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驪
  • 亦作:鐵離、鐵甸
  • 來源遼史
  • 軍事能力:較強
簡介,軍事能力,官僚體制,百姓,

簡介

在唐朝中後期的渤海國有個鐵利(里)府,到後來演變成遼國的鐵利州。同時期,在渤海國北方還有個鐵驪(離)國。 《金史》 、 《續資治通鑑》 等史書都說“鐵驪部”,但是仔細研究後,就會相信《遼史》中的“鐵驪國”是最可信的,鐵驪是國,無庸質疑,據可查的很多歷史書籍(不包括近人編輯的歷史書)載,其中有《遼史》 ,還有《契丹國志》 、 《高麗史》等書,凡屬鐵驪字樣的記載均毫無含混地寫為“鐵驪國”或“鐵離國”。從某種意義上說,決無“鐵驪部”或“鐵驪州”、“鐵驪府”等字樣。只要翻開《遼史》,多處可見的是“鐵驪國”的諸多史事。在《遼史》 “百官志”、“屬國軍”、“屬國表”、“紀”、“志”等許多篇章中,都可證明鐵驪是遼國的附屬國。特別是《遼史》營衛志,部族篇中,對“部”、“族”、“屬國”等概念都做了十分明確地解釋。該書對遼國所屬的國內部、國外部、附屬國等都多次從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面一一列舉得非常詳細。在這樣的書籍中,我們沒有理由懷疑它會把“部”與“國”相混淆。鐵驪國是被《遼史》明明白白地列在“屬國”序列之中的,清清楚楚地寫著“鐵驪國”字樣。在遼代二百多年的歷史記載中,鐵驪國始終和高麗、日本、新羅、党項、突厥、烏孫等眾多國家一樣,在宗主國遼國的主宰下,進行著各項國家事務活動。這一歷史記載的事實是不容置疑的。

軍事能力

《遼史》兵衛志下,屬國軍篇中列有:“吐谷渾、鐵驪、靺鞨……突厥、党項……高麗、西夏、女直(真)。”等59個屬國軍隊。《遼史》百官志二中載,在長春路有“黃龍府鐵驪軍詳穩司”。這是遼國的國外部族和附屬國中,僅有的幾個在遼國內被設定有軍隊詳穩司(監治官衙)的附屬國之一。公元1040年(遼重熙9年)女真人侵犯遼國邊境,就是鐵驪國的軍隊把女真人反擊回去的(《遼史》卷十八,後文有說明。),可見其軍力相對來說還是較強的。

官僚體制

遼國對附屬國、部族的官職和品級等官僚系統都有明確的規定,《遼史》百官志二,北面屬國官篇中列有:“屬國職名總目:某國大王,某國於越,某國左相,某國右相,某國惕隱、亦曰司徒……”共十六個職名和職司,還說:“大部職名並同屬國,諸部職名並同部族。女直(真)國順化王府……高麗國王府、新羅國王府、日本國王府……鐵驪國王府……”共78個“諸國”;之後又列有8個“大部”和61個“諸部”。鐵驪國酋長仙門曾明確地被遼國授予“右監門衛大將軍”。從《遼史》中可知,鐵驪國與遼國的關係是很好的,鐵驪國跟隨遼國近二百年,是必定要按遼國的規定設定自己的官級品位的。

百姓

《遼史》卷十三,本紀第十三,聖宗四載:公元995年,“兀惹烏昭度,渤海燕頗侵鐵驪……”。卷八十五,列傳第十五載:和朔奴率軍“駐於鐵驪……”等等,都說明鐵驪國具有自己明確的國界,否則,用什麼去衡量駐軍或侵犯了鐵驪?另外,《金史》中有:遼國“以兵徙鐵勒、烏惹民……”。根據史料查核,這裡的鐵勒指的就是鐵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