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刊歷史
1979年,《長沙鐵道學院學報》創刊。
2000年,該刊更名為《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
據中國知網收錄信息顯示,1981年該刊由季刊變更為年刊。
據中國知網收錄信息顯示,1981年該刊由年刊變更為半年刊。
據中國知網收錄信息顯示,1984年該刊由半年刊變更為季刊。
據中國知網收錄信息顯示,2004年該刊由季刊變更為半年刊。
據中國知網收錄信息顯示,2005年該刊由半年刊變更為雙月刊。
據中國知網收錄信息顯示,2016年該刊由雙月刊變更為月刊。
2014年11月,該刊成為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第一批認定學術期刊。
辦刊條件
欄目方向
《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主要刊登反映中國鐵道科學技術發展中的新理論、新技術、新裝備、新工藝和新材料,重點介紹鐵路重大工程中的科技成果和國際上鐵道科學技術的新發展。
《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主要設有鐵道工程、橋樑工程、岩土工程、結構工程、隧道工程、防災工程、機車車輛、鐵路交通設備工程、製冷空調、運輸規劃與管理、物流工程、交通工程、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等欄目。
《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主要讀者對象是中國國內外鐵路、輕軌和捷運等領域的科技工作者、高校科研人員。
人員編制
據2018年5月《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官網顯示,《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編委會共有編委54人。
編委:陳錦雄、呂志濤、王郴平、陳肇元、羅嗣海、王夢恕、杜彥良、馬庭林、王明年、符卓、毛保華、王爭鳴、郭向榮、聶建國、夏禾、何旭輝、歐進萍、項海帆、侯振挺、潘迪夫、徐志勝、蔣麗忠、彭超群、楊小禮、雷曉燕、彭立敏、楊兆升、李寧、蒲浩、楊肇夏、李喬、饒秋華、余志武、李夏苗、沈世釗、翟婉明、李學偉、沈志雲、張建仁、李志林、孫利民、張衛華、梁習峰、孫樹禮、趙國藩、劉學毅、孫永福、周鏡、劉友梅、談振輝、D.Q.Li、呂長清、王煒、R.Luo
合作交流
2017年12月16-19日,由《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等單位協辦的2017高速鐵路國際研討會在湖南長沙舉辦,會議旨在積極對接“一帶一路”倡議、國家能力“走出去”和國家高鐵建設發展相關國家戰略,聚集全球高鐵技術相關高層次智力資源,以凝聚、交流、互鑒、共享、共進為目的,深入研討高鐵可持續發展規劃、建設、製造、運營、管理和服務中面臨的技術問題,進一步提升我國高鐵科技、產業和服務的創新能力和國際影響力,引領全球軌道交通技術創新和發展模式變革。
辦刊成果
研究發表
據2018年5月28日中國知網顯示,《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出版文獻共4147篇。
據2018年5月2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載文量為2891。
影響因子
據2018年5月28日中國知網顯示,《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總被下載484757次、總被引22374次;(2017版)複合影響因子為1.045、(2017版)綜合影響因子為0.780。
據2018年5月28日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台顯示,《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被引量為15193、下載量為60349;據2015年中國期刊引證報告(擴刊版)數據顯示,《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影響因子為0.84,在全部統計源期刊(6735種)中排1432名。
據2014年中國科技信息研究所發布的統計分析表明,在鐵路運輸類科技期刊中,《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影響因子和綜合評價總分均居第3名。
收錄情況
榮譽表彰
1992年,《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列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
1994年,被列為美國Ei Page資料庫核心期刊。
2017年3月,在湖南省期刊協會組織開展的“第七屆湖南省雙十佳期刊”和“第七屆湖南省優秀中青年期刊出版工作者”的評選中,《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獲得湖南省“十佳自科期刊”。
此外,該刊還是Caj-cd規範獲獎期刊、鐵道部優秀期刊、湖南省一級期刊。
文化傳統
形象標識
現任領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