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
前身
據美國人說,在美國國內戰爭期間,尤其是在奪取
彼得斯堡時,動用過鐵道炮。但那時的鐵道炮不是專門製造的,只不過是將普通的野戰火炮裝在鐵道平板車上而已,談不上是真正的鐵道炮。
19世紀末,法國人最先提出了鐵道炮的構想,而
丹麥則將鐵道炮作為機動的
海岸炮使用。
發源
鐵道炮的概念是由法國人首先提出的,在19世紀末,法國就製造了幾種鐵道炮,如M1884式240毫米、M1893-96式240毫米鐵道炮等,後者安裝在鐵道車上可進行360°旋轉的平台上。這兩種火炮威力很大,被法國陸軍廣泛使用。
盛行
直到一戰,鐵道炮才盛行開來。在一戰期間,火炮是主要的武器裝備,有50%的戰鬥有火炮參與,作戰雙方往往又以
陣地戰和溝塹戰為主。當時歐洲的鐵路已很發達,各國將鐵道鋪到了前線,這樣一來,軍隊就可以將
重型火炮通過鐵道運送至前線,甚至運到敵人的縱深地帶。況且各國有不少現成的口徑達406毫米的老式艦炮,可以較容易地改造成鐵道炮。此外,法國還有不少
要塞炮,這些要塞炮沒有反後坐裝置,不能吸收後坐力,要將它們進行現代化改裝需費很大功夫,於是將其直接裝在簡單的箱形鋼結構上,然後一起安裝在鐵道車上。運抵發射陣地後,再將火炮從鐵道車上卸下,靠在
鐵軌上。發射時,整個後坐力通過炮架並沿鐵軌將火炮向後推動幾
英尺。發射幾發後,再將火炮裝在輪式車上,向前移到原來的發射位置上。以後的鐵道炮則有了專用
炮架,身管和炮架一起裝載在火車上。
各國使用
法國
法國在一戰期間和戰後製造了大量鐵道炮,這些炮的口徑在274~520毫米之間,其中有許多炮設計很成功,技術較先進。在一戰中,它們立過很大的戰功,在火力支援、切斷敵人通信網和炮火壓制方面發揮了顯著作用。法國的鐵道炮多數由施奈德公司生產。如M1906式305毫米鐵道炮,重175噸,彈重388千克,最大射程28千米;M1912式340毫米鐵道炮,重265.5噸,彈重430千克,最大射程37.6千米。
二戰前,法國擁有不少口徑為320、340和370毫米的先進鐵道炮。但是二戰一開始,法國就被德國占領,大批鐵道炮被德國繳獲,彌補了德國鐵道炮的不足,使德國的鐵道炮兵在1940年後得以有效地擴充。
德國
德國
克虜伯兵工廠在研製火炮方面又居世界領先水平,所以德國的鐵道炮型號多,使用多,還組建了多支鐵道炮兵中隊(連)。德國還給一些鐵道炮起了名,如“凱撒·威廉”、“古斯塔夫”、“茲奧·安尼斯”、“布呂諾”和“
西格弗里德”等。
在一戰中,德國仿效法國,主要通過對艦炮改裝來製造鐵道炮。這期間,除
巴黎大炮(原名“凱撒·威廉”)外,德國試製過170毫米“塞繆爾”鐵道炮,製造了3種制式鐵道炮210毫米“彼特·阿達爾伯特”、280毫米“布呂諾”和380毫米“瑪斯”。其中“彼特·阿達爾伯特”用得最多。它是將210毫米艦炮的身管裝在由箱形梁構成的架上,再裝在2台6輪鐵道車上構成。它雖設有液壓反後坐裝置,但發射若干發彈後,還需將炮向前推動幾英尺以回到原來的發射位置。該炮不能改變射向,為了射擊不同方向的目標,需用機車將火炮拉到弧形鐵軌上。“布呂諾”是由“馮德坦”級
戰列艦艦炮備用身管制成的,1917~1918年部署在比利時海岸。“瑪斯”是一戰中口徑最大的鐵道炮,其炮管取自SMS“拜恩”艦炮,炮架是簡單的箱形梁,發射時一般將它下降到預先備好的轉台上,並卸掉輪子,有較大的方向射界。德國在奪取法國的敦克爾克和
凡爾賽時使用過“瑪斯”巨炮。
希特勒上台後,加緊擴軍備戰,發展鐵道炮是其優先計畫。為了簡化部署,首要的要求是發展能運輸的轉台,這種轉台要能迅速安裝在火車能到達的鐵道支線的終端,然後通過笨重的液壓反後坐裝置將炮架連線到轉台上,以防止發射時炮架從轉台上掉下來。
這個時期德國鐵道炮有兩類。一類是按長遠規劃製造的,基本上是超遠程火炮;另一類是按1936年開始的應急規劃製造的,旨在1939年夏天為陸軍提供合適的火炮。
一戰中的“
巴黎大炮”是一種典型的超遠程火炮,其射程超過120千米。二戰前,德國發展超遠程鐵道炮也是為了進行極遠距離的炮擊。當時這類鐵道炮的最小口徑是150毫米,共製造了15門。它們雖然有一定威力,但對鐵道炮而言,口徑畢竟嫌小,故後來用170毫米口逕取代。儘管如此,由於其身管採用1902年的“
德意志帝國”級戰艦上的老式艦炮炮管,難以對其改進,因而到1938年,陸軍只同意造6門。
1938年3月德國裝備了K12(E)式210毫米鐵道炮。與“巴黎大炮”一樣,它的身管很長,達33.53米,“挺胸”時頗為壯觀。為了避免普通
膛線和
彈帶承受不住發射時的巨大應力,去掉了炮管內的膛線,代之以8條深槽,彈上有8條筋,與身管內的深槽配合,賦予彈丸旋轉。
炮架是簡單箱形梁,由兩組鐵道平板車運輸,前面是兩組10輪,後面是兩組8輪。由於炮管自身很重,對其必須進行支持,而為了在炮身後坐時不致撞擊鐵軌,發射前需用千斤頂將炮架頂高1米。儘管該炮設計得很成功,但由於每次發射均需抬高炮架,因此以後又設計了巨大的液力
平衡臂,使炮管的
耳軸靠後,以免後坐時炮身撞擊鐵軌。210毫米超遠程火炮只造了2門,1940年用於炮擊英國的肯特,有1發彈從法國一個陣地發射,越過
英吉利海峽,飛行了88.5千米,落到了查塔姆附近。
280毫米口徑的鐵道炮有K5(E)、“布呂諾”和兩種。
K5(E)式是二戰中德國設計最成功的鐵道炮,深受德軍炮兵的歡迎,被稱為“苗條的的貝爾塔”。該炮身管長21.54米,全炮長41.23米,戰鬥重218噸。其炮管採用深膛線,炮管不需抬起,支撐在普通
炮架上,用2台12輪鐵道車運輸。該炮於1937年裝備,發射255.5千克
普通彈時射程為61.2千米。1940~1942年發展了重為248千克的
火箭增程彈,射程提高到86.9千米。這以後又將炮管的
膛線去掉,改為滑膛,口徑擴大到310毫米,發射尾翼穩定彈時射程可達151.3千米,已超過“
巴黎大炮”的射程。但是由於“巴黎大炮”影響較大,這個紀錄被很多人忽略。K5(E)共製造了25門,曾將同盟國部隊封鎖在義大利安齊奧灘頭,使其吃盡苦頭。
同盟國部隊突破
古斯塔夫防線後方才解除德軍對安齊奧的包圍,並切斷了K5(E)的退路,被繳獲的2門後來被送到美國進行測試評估。
德軍在二戰中使用的“布呂諾”280毫米鐵道炮最初是採用一戰中的“布呂諾”的圖紙製造的,有40倍與45倍口徑兩種身管,它們是按應急計畫製造的鐵道炮。1943年,隨著空襲增多,鐵道炮很難機動,於是德國製造了K5式,在
炮架下增加一平台,若鐵軌被炸,鐵道炮可改由拖車牽引在公路上運輸。
此外,
克虜伯兵工廠還製造了8門200毫米、3門380毫米“齊格飛”、1門406毫米和2門800毫米“多拉”與“古斯塔夫”鐵道炮。德國還使用過不少繳獲的法國鐵道炮。
英國
1915年,英國開始尋求鐵道炮的可行性設計。承擔製造任務的有埃爾斯維克和維克斯兩家公司。翌年,埃爾斯維克公司將“愛德華國王”級戰列艦上的艦炮安裝在旋轉炮架上,再一起裝在鐵道車上,構成了Mk10式234毫米鐵道炮。以後該公司新設計了Mk13式234毫米鐵道炮,由於耳軸後移,有更大的射角。一戰中,埃爾斯維克公司還製造了Mk1、Mk3、Mk9式305毫米,Mk3式356毫米鐵道炮。戰後,所有非制式鐵道炮均被報廢,Mk10式則繼續服役,Mk3、Mk5、Mk9庫存。隨著時間推移,305和356毫米火炮回爐報廢。二戰開始後,部分剩下的鐵道炮被送到法國。法國淪陷後,這些火炮就留在法國未運回來。英國將其國內剩下的鐵道炮運抵英國南部和東部海岸以防德國入侵。在二戰中,英國製造過3門343毫米鐵道炮,1941年被送到
多佛,以後與460毫米
榴彈炮式鐵道炮組成“超重鐵道炮團”。
美國
一戰中,美國海軍曾研製出一種很獨特的鐵道炮,並部署在法國,而陸軍則模仿法國,用
要塞炮、艦炮炮管加上法國的
炮架,製造了203、254和305毫米鐵道炮。在二戰中美國有4門356毫米鐵道炮和若干門203、305毫米鐵道炮部署在海岸,但都未使用,1944年底全部報廢。
衰落
在兩次大戰中,鐵道炮發揮過一定的作用,有的還達到了很高的製造水平,但因其過於笨重(“多拉”大炮像艘
驅逐艦,重1300多噸),造價高昂,其炮管壽命很短,而且戰果乏善可陳,因而隨著飛彈、火箭的崛起,二戰後鐵道炮就被徹底淘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