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最早出現在軍事作戰歷史上的鐵甲列車是1861--1865年
美國國內戰爭期間用來對騎兵作戰的
蒸汽機車拖拽的簡陋車型。1870--1871年
普法戰爭和1899--1902年英國—布爾戰爭中,開始大量出現參與協同作戰的鐵甲列車。
鐵甲車廂裝備1至2門火炮,4到8挺機槍,位於車廂兩側和旋轉炮塔內。各節車輛採用剛性連線,以便於通過輕軌的鐵路線段。基地列車用於配置司令部,安排人員休息和放置隨車儲備物資。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各交戰國雙方均擁有一定數量簡陋的鐵甲列車。後來的戰役當中,又陸續出現了重型鐵甲列車,車上裝有用以摧毀要塞工事的大威力火炮。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航空兵和裝甲坦克兵的發展,降低了鐵甲列車的作用。鐵甲列車多用於對後方鐵路交通線的警戒,普遍裝備有高射炮和高射機槍,對掩護大型鐵路樞紐和鐵路列車免遭敵航空兵的襲擊,起過一定的作用。戰後,各國不再發展這種完全依賴鐵路機動作戰的裝甲車輛。
當然,在二戰後,一些局部的低烈度衝突中還能看到鐵甲列車的影子,例如,在車臣戰爭中,鐵路列車也被使用過,
(如圖),用於後方鐵路線路的警戒。
在前蘇聯國內革命戰爭期間最著名的察里津保衛戰當中,蘇聯紅軍巧妙依託了鐵甲列車強大的火力屏障對國內外敵對武裝拼湊的白軍進行了有力的打擊。
1918年7月底,
頓河地區的哥薩克白衛軍(4.5萬人、火炮150餘門)首次進攻察里津,企圖奪取這個重要鐵路樞紐和內河港口,與叛亂的捷克斯洛伐克軍團、烏拉爾斯克和
奧倫堡的哥薩克白衛軍會合,以打開進攻
莫斯科的道路。保衛察里津的蘇聯紅軍(4.2萬人、火炮120餘門)在北高加索軍區軍事委員會主席J.V.史達林領導下,運用炮兵尤其是鐵甲列車的炮火,依託築壘陣地頑強抗擊,20日突破敵合圍正面,8月26日~9月6日發起全線反擊,迫使白衛軍退至頓河右岸。整個戰役期間,
紅軍在環城鐵路沿線組成強大的鐵甲列車炮兵群,以密集火力給敵人以重大殺傷,扭轉了戰局,穩定了南方戰線。戰役中,紅軍將大量炮兵集中使用於主要方向,正面固守與側後突擊相結合,並利用環城的鐵路網路,以堅固的鐵甲列車隊首位銜接構成對白軍強大的炮火威脅,為以後的城市保衛戰積累了經驗。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作為一戰戰敗國的德國已裝配了7列鐵甲列車。在吞併了蘇台德地區及對
波蘭的閃電襲擊後,又利用戰敗國所屬的鐵甲列車隊進行火力補充。
標準的
德國鐵甲列車有18節車廂,牽引動力為蒸汽機車。這種列車通常作為指揮車,其主體是戰地指揮所,掛有步兵車廂、裝有7.5cm或10.5cm的炮兵車廂和裝有20mm高射炮的車廂,還搭載有少數坦克,用於在指揮官決定偵察周圍的情況和追趕攻擊者時支援步兵。在車尾還裝有平台貨車用於運載燃料或用於掃除地雷。
1941年在進攻南斯拉夫皇室軍隊的戰鬥中,鐵甲列車被投入作戰。戰爭很快以德國的勝利而告結束,但兩輛鐵甲列車並沒開離開,仍停留在南斯拉夫,參加了1941年冬至1942年鎮壓
塞爾維亞游擊隊的戰鬥。作為對占領區人民的恫嚇與威脅,德國的鐵甲列車經常行駛在薩格勒布——
貝爾格勒之間的鐵路沿線,這條主要的幹線成為鐵甲列車的主戰場。
德國侵略者每年都會派數輛鐵甲列車到巴爾幹半島鎮壓當地的抵抗運動,截止到1944年冬季,全德國幾乎半數以上的鐵甲列車都派到巴爾幹半島,而此刻敗局已定的德軍正被迫從巴爾幹半島撤退,從南斯拉夫的
薩格勒布、貝爾格勒到希臘的
薩洛尼卡,所有的鐵路被用來運送從
希臘、
保加利亞、
羅馬尼亞和
南斯拉夫部分地區的潰敗下來的德軍。
德國統帥部派出由各類型號拼湊的鐵甲列車來保護撤退的部隊免遭游擊隊和敵人的襲擊。
這種裝甲列車是德國兵工廠生產的全新產品,它能沿鐵軌自動行駛,能自動地掛接車廂而不需要人工的干預。200系列被稱為“重型偵察列車”,它由位於中部的兩節指揮車廂,分別位於指揮車廂兩頭的4節步兵車廂、2節炮兵車廂、2節防空炮車廂、2節儲物車廂、2-4節裝有“索瑪”坦克(繳獲的法國坦克)或FT-17“雷諾”坦克(繳獲的法國坦克)或Pz.38(t)輕型坦克的平台貨車組成。
日軍入侵我國時也攜帶了一些鐵甲列車隊。其中比較出名的是
山東臨城--棗莊沿線的日本駐軍組成的鐵甲列車大隊。臨城和棗莊是中國東部地區最重要的能源重鎮之一,大量優質煤炭從這裡被瘋狂掠奪到
日本本土。針對日寇對我國煤炭資源的瘋狂掠奪,民間抗日組織“蘇魯人民義勇總隊”與日寇在臨城與棗莊沿線進行了頑強的戰鬥,在接受了八路軍115師的改編後成立的115師蘇魯支隊在日軍的眼中簡直如同天兵天將一般,後來聞名遐邇的
鐵道游擊隊就是這支英勇善戰的部隊的原型。
1940年,日軍32師團和獨立第10旅團共集結5萬日偽軍,對抱犢崮山區進行“大掃蕩”。115師在政委羅榮桓的指揮下,一面利用地理優勢與日偽軍展開周旋,一面指令活動在日軍占領區內的地下武裝趁敵後空虛,擾亂日軍的
掃蕩行動。
鐵道游擊隊為配合大部隊,於1941年5月到9月期間共擊斃日軍諜報隊員13名;襲擊日軍押款列車,繳獲法幣8萬餘元;破壞津浦鐵路韓莊段,致使日本運兵軍列脫軌;拆除棗莊至臨城鐵軌1.5公里,砍斷電線桿百餘根,使棗莊日軍的通訊和交通同時癱瘓。
鐵道隊的行動引起日軍的高度警覺。日軍在棗莊和臨城緊急組建鐵甲列車大隊和鐵道警備大隊,由日軍特工技術專家高崗指揮,妄圖將鐵道游擊隊一舉殲滅。但令日本侵略軍沒有想到的是,高崗到任沒幾天便被鐵道游擊隊擊斃於自己的辦公室里。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八路軍總司令
朱德下令敦促華北、華東日軍立即放下武器,向所在地的抗日武裝投降。然而,駐紮在臨城的日軍卻打算逃到
徐州,向國民黨軍隊投降。殘留日軍乘坐鐵甲列車趁夜色悄悄開出臨城車站,但當他們行駛到臨城南邊的沙溝附近時,發現前面的鐵路已被破壞。他們又試圖退回臨城,退路也被鐵道隊切斷。日軍孤立無援,只能選擇向鐵道隊投降。
1945年10月,駐棗莊和臨城日軍千餘人攜帶8挺重機槍、130多挺輕機槍和兩門山炮等輕重武器,向鐵道隊投降。如此規模的日軍向一支不足百人的抗日游擊武裝投降,這在當時的受降行動中是十分罕見的。這一歷史性的場面被電影《鐵道游擊隊》精彩呈現給了今天的人們。
今天,人們只能在電影文獻和博物館看到鐵甲列車的蹤影,作為曾經叱吒風雲的炮兵協同單元,鐵甲列車已經完全退出了
歷史舞台。
白俄鐵甲列車
1926年初,又經白俄工程人員設計,由津浦路大廠用機車客車及載重40噸的貨車外加7分厚鋼板,重新改制
泰山號、
山東號、雲貴號、
河南號鐵甲車4列。鑒於前次失敗的經驗,每列車由8節車廂組成:第一節系材料車,用平板貨車不裝甲,專線鋼軌、枕木和一切修路器材,預備鐵路被破壞時立即修復;第二節系炮台車,用貨車裝甲,共分三層,下層安裝重炮,中層安設山炮,上層安設迫擊炮及重機關槍,第三節系機槍車,亦用貨車裝甲,在車廂兩旁挖射擊口數處;第四化為火車頭;第五節系官長乘坐車附餐車,用頭等客車裝甲;六七八三節和前一二二節相同。第八節後,另掛鐵悶子車一節,內中國步兵兩排駐守,作為掩護部隊。泰山號的炮台車兩節,在車底鋪上平鐵板後,又築一市尺厚的鋼筋水泥,車廂兩旁又加築鋼筋水泥夾壁。因此車身過重,車軸上均加彈簧設備,車過橋或拐彎時行駛建度較慢。各列車都無門窗設備,二至七節直接通行,車身塗防護色油漆。每列車都有白俄官兵百餘人,前白俄炮兵團長馬來見任少將司令,聶里為上校參謀長。因馬來見不滿意米羅夫的專橫,米羅大政派車克夫繼任
司令。每一列車配備三八式野炮7
門,追擊炮2門,重機槍24挺,有大隊長1人,炮兵隊長、機關槍隊隊長、工程隊長、掩護隊隊長各1人,均由白俄充任。司令車克夫,原任白衛軍的參謀,沒有作戰經驗,因為對米羅夫唯命是從才被重用。1927年夏,率四列鐵甲車在隴海路歸德附近與馮玉祥部隊作戰,大敗而逃,泰山號、河南號均被截獲。車克夫只帶山東號、雲貴號逃回山東。不久又由律浦路大廠改裝兩列補充,仍名泰山號、河南號,米羅夫只將車克夫記大過一次完事。
1926年夏,曾充先遣混合梯隊隊長和一度擔任鐵甲車司令的劉世安,向直隸督辦褚玉璞建議仿照山東辦法建立鐵甲車隊。褚即責成京漢路長辛店大廠參照山東省鐵甲車改裝式樣,製成直隸號、湖北號鐵甲車兩列,以劉世安為司令。劉派其白俄舊部李比蟬司克(華名李寶章)充大隊長,並招募白俄官兵約50人分住兩鐵甲車上。因白俄兵少不敷分布,派李比蟬司克同白俄上尉勃代夫到
哈爾濱,共招募白俄百餘人乘客車來津。事被常住哈爾濱的入籍軍招兵主任委員什尼果夫聞知,急電米羅夫報告。米羅夫—向向不準別人在哈爾濱招募白俄當兵,據報即電天津辦事處主任左別司火速到天津車站查扣。車到後雙方動武,結果未能扣留。後劉世安因土匪習氣太重,被褚玉璞撤職,提升該隊參謀孫煥洲繼任司令兼直隸號上校大隊長,原當白衛軍炮兵中校的壽馬果夫為中校別隊長。李比蟬司克隨劉世安離職。
1928年6月,山東省的四列鐵甲車和直隸省的兩列鐵甲車,都從天津退到唐山以東古冶車站。張、褚敗退
唐山,米羅夫隱匿於
天津英租界。直魯兩鐵甲車司令孫煥洲、車可夫見大勢已去,亦均離職留居天津。張宗昌派馬來見復任司令將六列鐵甲車合併指揮。馬來見恐怕中國人當隊長靠不住,自兼直隸導大隊長,調湖北號大隊長楊連慶為司令部副官長,升壽馬果夫為湖北號大隊長,調直隸號副隊長劉廷相為
湖北號副隊長。
是年6月下旬,馬來見令六列鐵甲車都退
秦皇島,湖北號殿後,大隊長楊連慶尚留在車上末就副官長新職。楊約劉廷相和
中國籍官兵20餘人,密往古冶車站附近高梁地內,商定湖北號不隨馬來見東開,倒戈西行,以免再受白俄歧視。約定於當夜12點機車上水時鳴汽笛為號,將列車前後出入門鎖上,派人持槍在炮台車頂升降口把守,以防白俄兵出入。屆時楊連慶首先在宮長車內將白俄大隊長壽馬果夫擊斃,同時劉廷相等在車上突然襲擊白俄官兵。白俄少尉機關槍射手巴蘭尼隨同倒戈,除被擊斃白俄官兵十餘人外,全均俯首聽命,即以最快速度將湖北號鐵甲車開往塘沽車站。車到後被晉軍李生達師派兵圍住,楊連慶下車見李生達,說明前來投降和倒戈原因,並有被打死的白俄官兵屍體作證。李即以電話報告博作義,傅囑原車速開天津。車到北站,傅作義派天津警備司令交際科長戴
錫山到站代表情致歡迎之意。楊連慶向戴報告車上的槍炮彈藥和一切設備完整無缺,請立即派人接收。戴回司令部復命時,楊連慶、劉廷相即到法租界教堂後首善里家中休息。當晚傅作義約楊到警備司令部面談,即將湖北號改為第三集團軍鐵甲車第一隊。派楊連慶繼任司令兼大隊長,並說:“張宗昌部隊的軍用物資,應歸奉令肅清張褚殘部的第四集團軍白總司令接收。你們既是來啦,可對外說是自願投到山西軍方面的,以免誤會。”楊遵令接任司令,中俄官兵全部留用,並提升白俄巴蘭尼為
少校機關槍隊隊長。三天以後奉令開往山西大同,歸第八師師長徐競源指揮。嗣徐師長去收,趙承綬部騎兵接防大同,鐵甲車第一隊改歸趙指揮。1930年初,該列車上的中俄官兵一律資遣,改換
晉軍。開往秦皇島的五列鐵甲車,於張宗昌和東北軍在灤東作戰前全被繳械,馬來見等白俄官兵均先後逃往天津和哈爾濱。
◆北伐軍的中山號裝甲列車
廣東政府曾從蘇聯接收裝甲列車兩列,成立了著名的大元帥鐵甲車隊,也就是葉挺獨立團的前身了,這些裝甲車後來的去向不明。
在北伐軍的滬寧戰場,閘北鐵路機車廠的工人聞北伐軍被白俄兵團的鐵甲車阻於嘉興一帶,於3天內改裝裝甲車6部,支援北伐前線,使北伐軍能破敵進占
松江等地,其中的有一列也叫中山號當時的歷史資料如下:
“ 3月16日,革命軍開始攻擊前進,孫軍以松江為
上海西南屏障,竭力抵抗,並以鐵甲車及其所有炮火集中革命軍鐵路正面猛力轟擊,革命軍正面頓受損傷,無法進展。白崇禧為壓制及摧毀正面孫軍之火力,乃以鐵路貨車廂急造炮壘列車中山號增援攻擊,並以第二十六軍自右翼,總預備隊自左翼,三面包圍攻擊。數次奮勇衝鋒,孫軍不支,紛紛向上海潰退,革命軍遂於21日晨占領松江城。同日第二十一師自吳江前進,於當午占領
蘇州;遂分途乘勝追擊,進迫滬郊。這時外國軍隊在租界內鳴槍示威,並越界構築工事,藉故抗拒與遲滯革命軍之前進。經革命軍強硬抗議後,外軍始退入其租界內,革命軍即續行進擊,卒將直、魯軍第八軍畢庶澄部,在閘北地區悉數包圍繳械,
淞、
滬地區遂於21日全部平定。”
東北軍中也有一列裝甲列車叫中山號,來源不明,資料如下二十三日上午十時,有關東軍六十餘人並鐵甲車一列,向田莊台進攻,被中國方面的鐵甲車「中山號」所擊退。二十四日,關東軍更由陸空兩方面集中炮火向中國軍的鐵甲車猛烈進攻。
馮玉祥曾依靠蘇聯的幫助和圖紙生產過幾輛,具體運用情況不明。
吳佩孚部亦有裝甲列車若干,作戰情況不明,我只知道他逃離武漢時的司令部就在裝甲列車上。
俄羅斯列車
1941年6月22日,納粹德國發動入侵
蘇聯的"巴巴羅薩"行動,號稱世界"第-坦克大國"和"第一裝甲列車大國"的蘇聯沒有擋住敵人的進攻,大批軍用裝備被德軍繳獲。德軍非常欣賞蘇聯人的裝甲列車設計,他們發現,紅軍的標準裝甲列車包括4節運兵車廂、4節有旋轉炮塔的火力支援車廂、2節高射炮車廂和1個裝甲機車頭;各車廂均可通過裝甲艙口進入,而這些艙口蓋都是密封的,觀察哨和所有視窗均有裝甲板保護。機車頭有1根傳聲管用來通話,傳聲管由橡皮管和金屬管組成,裝甲列車的指揮官、機械師、各獨立車廂的指揮官和射手間通過它進行內部聯繫,列車與外界的聯繫則依靠指揮塔中的無線電台。蘇軍裝甲列車上普遍安裝的是ZIS-2/3型野戰炮、M1938型122毫米榴彈炮和7.62毫米捷格加廖夫
機槍等。德軍後來在克里米亞半島作戰時,繳獲的蘇軍新式裝甲列車上安裝了T-34/76坦克的炮塔。值得一提的是,蘇軍裝甲列車每個車廂內都有機車蒸汽供暖系統,增強了土兵冬季作戰的舒適性。
蘇聯軍事專家是這樣評價裝甲列車的:"裝甲列車的最大優點是行駛速度快,即便是面臨敵人地面和空中打擊,裝甲列車在1天內也能行駛約500千米,而且-般輕兵器和
炮彈破片無法穿透其
裝甲,因此,這種列車能夠與敵人近距離交戰,車載的至少4門火炮和8-12挺機槍可以形成強大的火力,而且還有防空能力和運載步兵的能力。"
裝甲列車的缺點是,無法離開鐵軌作戰,只要鐵軌有一點小的損壞就能使列車失去
機動能力。與其他武器相比,裝甲列車對後勤支援的依賴性要大得多。列車要不斷加水,每天都要補充煤,而且還必須要清理鍋爐。
不過,蘇聯還是認為,他們的裝甲列車在二戰中十分圓滿地完成了歷史使命,在戰爭第一階段保衛鐵路樞紐的戰鬥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第56號列車曾將來勢洶洶的德軍坦克和摩托化步兵阻擋於基輔城外,第72號列車曾輾轉於明斯克、布里揚斯克、莫斯科、列寧格勒、史達林格勒等多處作戰;"伊利亞.穆羅梅茨"號列車戰鬥行程達2500千米,一直打到法蘭克福,曾擊落敵機7架,擊毀敵裝甲列車1列和7門火炮;"
烏茲別克斯坦"號列車一直打到
布蘭登堡。1945年,蘇聯國防委員會主席約瑟夫.史達林前往波茨坦參加三巨頭會議時,他赴會的"座駕"既非
戰艦又非
飛機,而是由8列裝甲列車車廂組成的豪華
武裝列車。
◆特種防空裝甲列車
雖然蘇軍在二戰初期十分強調裝甲列車的作用,但在戰場上德軍坦克部隊已顯示出極大的優越性,德軍坦克在裝甲防護和火炮威力上大大超過了裝甲列車的水平。儘管裝甲列車的劣勢已暴露出來,但戰爭初期蘇軍處境困難,不得不在一些戰鬥中仍使用裝甲列車,並在一些裝甲列車上加裝四聯裝"馬克沁"機槍或一些特殊的組合防空武器,包括T-34坦克炮塔、高射炮和火箭炮(即蘇聯人所稱的"喀秋莎")等,這使它具備了相對強大的火力。這種裝甲列車被稱作特種防空列車。
蘇聯陸軍《
紅星報》曾報導,"布爾什維克"號防空裝甲列車,從1942年1月到戰爭結束共行駛了1.3萬千米,擊落德機30架,這輛裝甲列車既裝有輕型和中型加農炮,還裝有用於防空的超重型高射炮。
◆鐵道炮
1917年後
服役的
俄國裝甲列車歸類為鐵道炮,其中的1輛是1920年服役的"阿塔曼.楚爾金"號,它除了列車本身外,車上還裝有1輛4輪驅動的裝甲車輛。裝甲車輛上裝有1門大口徑、長身管加農炮。這種裝甲車輛是否屬於列車的一部分從照片上無法判知,但有一項創新,那就是列車上裝備有系留氣球,乘坐在氣球上的觀察員能偵察方圓20千米內的地形,向地面部隊提供矯正彈道和指示地面目標的信息。
從20世紀20年代中期起,蘇聯設計師開始致力於開發新的鐵道炮。1927年,工程師杜捷爾斯基開始著手將巡洋艦"伊茲梅爾"號上著名的356毫米加農炮移植到裝甲列車上。根據杜捷爾斯基的建議,一個專門負責鐵道炮研製的設計局於1930年成立。蘇聯當時建造的鐵道炮均採用現成的艦用火炮,口徑有130毫米(最大射程23.5千米)、152毫米(最大射程30.8千米)、180毫米(最大射程37.8千米)和356毫米(最大射程31.2千米)。建造鐵道炮計畫的目的是與現有的或將要建造的碉堡和海岸火炮配合,守衛蘇聯漫長的國境線。由於鐵道炮必須與海軍艦艇協同作戰,因此,波羅的海艦隊首先裝備了鐵道炮,然後是遠東艦隊。不過,到二戰爆發前,蘇聯的這些鐵道炮在數量上遠未達到預期目標。
蘇聯第一列新型鐵道炮安裝1門356毫米加農炮,其車體重達340噸。1932年首批2個鐵道炮兵連(各裝備3列鐵道炮)開始在太平洋沿岸駐守。不久以後,蘇聯又開始設計出能夠在遠距離擊沉敵艦的180毫米鐵道炮和305毫米口徑的鐵道炮。到二戰開戰前夕,蘇聯擁有11個鐵道炮兵連,共37列鐵道炮。與此同時,蘇聯的設計師們還研製出了一種203.2毫米
榴彈炮,這種炮裝在軌道車輛上,並由火車頭拖曳,其他國家從未見到過有此類武備。
根據計畫,在德軍入侵時,岸炮、鐵道炮和海軍艦炮在反擊納粹德軍的入侵中相互配合為地面作戰提供火力支援。為此,蘇軍開始大量部署艦炮、岸炮和鐵道炮。駐守在列寧格勒的波羅的海艦隊最早有4個重型鐵道炮兵連,1941年8月後又緊急生產了70門鐵道炮,組建成29個炮兵連。同時,波羅的海艦隊武庫中的100毫米、130毫米和152毫米炮以及原準備裝在新造艦艇上的火炮都被安裝在列車上與其他火炮一起參加戰鬥。實戰證明,鐵道炮在炮彈威力和射程上均大大超過了野戰火炮。
雖然鐵路系統經常被炸毀而且還要花很多時間來偽裝車體,但在列寧格勒保衛戰中,鐵道炮仍為地面部隊提供了強大的火力支援。蘇軍利用列寧格勒市內和市郊密集的鐵路網以及新建造的炮兵火力點,使鐵道炮能出其不意地移動到敵人後方或其指揮部、預備隊、火力據點等目標發動攻擊或為己方部隊提供火力支援。據蘇聯方面統計,在1942-1943年這段時間內,在列寧格勒作戰的鐵道炮共發射了14.4萬發炮彈。
為這些鐵道炮提供彈道校正的是
空軍的一個特殊的中隊以及第3
飛艇營,他們裝備了一些系留氣球,觀察兵在氣球上可對戰線後方的敵軍重要目標進行定位。
在戰爭後期,曾參加列寧格勒保衛戰的鐵道炮加入到反攻德軍的行列中,它們的任務是摧毀特定的目標。1944年,蘇軍在鐵道炮的協助下摧毀了位於維堡的德軍工事,並在立陶宛梅爾附近壓制住了德軍火力陣地。有2個鐵道炮兵團(其中1個團裝備10門180毫米、9門130毫米和12門152毫米鐵道炮,另1個團裝備17門130毫米鐵道炮)後來一直在蘇聯沿海地區服役。1945年4月有數個炮兵連參加了攻占
柯尼斯堡和皮勞的戰役,它們在野戰炮無法達到的射程上,對德軍工事進行了猛烈炮擊。從1943年12月到1945年5月共有6個營的62門口徑從130毫米至180毫米的鐵道炮與陸軍部隊一同參加了戰鬥。在837次作戰中,這些鐵道炮共發射了15028發炮彈,擊沉船隻8艘,擊毀
運輸火車7列,擊傷5列,並摧毀了21座敵軍要塞的防禦工事。
戰後,蘇聯鐵道炮便銷聲匿跡了,只有在蘇聯海軍博物館中才能找到一些有關鐵道炮的圖片和
模型。但至少有1輛鐵道炮完好無損地保留下來了並公開展出,這輛停在塞瓦斯托波爾火車站的鐵道炮裝1門152毫米加農炮,有可旋轉的炮架和炮塔。
◆鐵道裝甲汽車
1917年後,
蘇軍在對裝甲列車大規模使用過程中發現,他們急需一種機動性好的小型裝甲鐵道車輛,用來執行各種
通信、
支援和
偵察任務。於是,蘇軍進行了大量試驗,讓汽車用輪輞在鐵道上行駛。在蘇聯內戰中就使用了1輛裝1門加農炮和3挺機槍的加福特-普季洛夫鐵道裝甲汽車。在蘇聯紅軍鐵道炮部隊重組過程中,計畫為每支鐵道炮部隊都配備偵察和通信用的鐵道裝甲汽車。蘇軍採用的BA-20輕型裝甲汽車和BA-6及BA-10重型裝甲汽車,車輪可隨時更換成鐵道用或公路用的車輪。德軍在1941年繳獲了大量這種型號的裝甲汽車。
BA-20Shd(Shd是俄文鐵道的縮寫)、BA-20ShdPU(裝有外部電台天線)和BA-6/10裝甲汽車外部攜帶的備用車輪更換起來十分繁瑣,於是,蘇軍開始試驗在車輛的前、後裝上專門用於鐵道行駛的摺疊式輪軸,原來的車輪不動,汽車靠前後車輪在鐵道上行駛。這種利用傾斜車軸上的小型導向輪使常規汽車在鐵軌上行駛的技術,到二戰後仍為蘇聯大量使用。
經過實戰,蘇軍期望能擁有一種既具有裝甲列車優點又具有裝甲汽車優點的新型車輛。一方面,車體要與鐵道裝甲汽車尺寸相同,另一方面,火力和作戰效能又要和裝甲列車相同,但不一定需要那么大的車體。20世紀30年代末,列寧格勒基洛夫工廠開發了一種"摩托裝甲
汽車"(簡稱MBW)。這種車輛採用了不少T-28中型坦克的部件,尤其是武器和驅動系統。MBW的外觀特徵是車輛前端有3對車輪,支撐著車輛上部的T-28坦克炮塔。該車除了有5挺並列機槍外,兩側還有2座活動式"馬克沁"機槍塔。76.2毫米主炮彈藥基數365發,並列機槍彈夾145個(子彈10962發),"馬克沁"機槍彈夾48個(子彈共22000發)。該車還裝有簡易火控系統,即在炮塔上安裝了PT-1型坦克潛望鏡和TOD型遠距觀測儀。後者既可電動操作亦可手動。
全車有裝甲覆蓋,兩側的裝甲厚16-20毫米,有10度傾角;車頂裝甲厚20毫米,艙門厚10毫米:炮塔裝甲厚20毫米。MBW指揮官位於中間的炮塔內。後部2個炮塔也可分別安裝1挺並列機槍用於防空。
該車的
動力裝置為功率294千瓦的M17-T
汽油機,可使重約80噸的MBW最大速度達120千米/小時。該車可載重120噸。外部通信則由71-TK-1電台提供,而內部的聯絡則依靠6台電話。除此以外,該車還裝備一套強大的信號燈系統。
戰爭初期,MBW只裝備坦克和機械化部隊司令部直屬的裝甲列車營。據蘇聯的一些資料透露,有一些MBW裝上了T-34坦克的炮塔和V-2柴油機。有1輛MBW被作為技術樣車保留了下來,這輛車裝有T-28的炮塔和T-34的76.2毫米主炮,現在無法判斷這種混合式的武器配置是設計時的初衷還是後來改裝的結果。
值得注意的是,在戰爭中鐵道裝甲車輛也曾裝備過其他各型坦克的炮塔。有一張照片就顯示一輛裝甲列車裝備有T-26坦克的炮塔和主炮(口徑45毫米)。
目前現存的鐵道裝甲車輛除模型和那輛停在塞瓦斯托波爾的鐵道炮外,還有1輛保存在莫斯科陸軍博物館的裝甲列車,雖然這輛列車是用許多輛殘破的裝甲列車的部件拼成,但它卻逼真地再現了昔日"鐵道戰神"的風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