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立煌置縣之前,鐵沖鄉的張店、李橋兩村和高畈村的一部分隸屬商城縣,前營、長河、鐵沖三村和高畈村的一部分隸屬固始縣。1951年至1957年,鄉境內有皂河、店橋、花園三個鄉,隸屬雙河區。1958年,3個鄉合併為金剛人民公社,隸屬白大區。1961年,大公社劃小,分設皂河公社、鐵沖公社。1969年,撤區並社,皂河、鐵沖、全軍三社合併為鐵沖公社,社址在前營村。1972年,恢復區建制,全軍公社被劃出單列,皂河、鐵沖兩社仍在一起,為鐵沖公社,隸屬雙河區。1983年,撤社建鄉,鐵沖公社更名為鐵沖鄉。1992年撤區並鄉。
地理氣候
境內地勢邊高中低,呈不規則盆地狀,年最高氣溫39℃,最低氣溫-10℃,無霜期210天左右,年降水量1200毫米,氣候溫和,四季分明,是農、林、藥等各種植物繁衍生長的好地方。
行政轄村
張店村 | 長河村 | 皂河村 | 鐵沖村 | 水店村 | 前營村 | 李橋村 | 夾河村 | | 灰沖村 |
基礎設施
道路建設
1977年,修建的縣級沙灰公路(沙河店至灰沖),鐵沖境內公路長9公里。1988年,修建了鐵雙公路(鐵沖至狗跡嶺段11公里)。1987年,修建了省際鐵蘇公路(鐵沖至商城蘇仙石7.1公里)。2003年鐵蘇公路按3級等次鋪設為柏油路;2005年,鐵雙公路鋪設為柏油路,同年省際鐵武公路(鐵沖至固始縣武廟鄉,境內10公里)修建為水泥路。至2007年,鐵沖開通了3條省際公路(鐵沖至商城縣的蘇仙石、至固始縣的佛子嶺、武廟集)、2條主幹道(鐵沖至梅山、雙河)、1條鄉內循環公路。2006年建成通村水泥路8公里,通村公路達100%,村通組、通莊公路達70%。鐵沖已開通至梅山、南溪兩路客運班車,有班車8輛(其中中巴2輛,面的3輛,金杯2輛,長安1輛)。民用機車2100部,戶均0.67部。
供電建設
鐵沖鄉1980年開始通電,當時僅一台變壓器,一名電管員。1991年成立鄉電力管理站,隸屬縣小水電公司,2000年改制後,成立鄉供電所,2003年,其業務、人員並縣供電公司。鄉供電所有辦公用房200平方米,變壓台區28個,電工10名,輸電主線總長62公里,供電戶達100%。1991年以來,鐵沖曾進行了4次農網改造(1993年、1996年、1998年、2004年),1998年和2004年兩次農網改造率先在全縣完成任務,受到縣委、縣政府嘉獎。2004年,鐵沖鄉在全縣第一個實現城鄉同網同價,電價降至0.563元。1989年,鐵沖水庫建有電站,2006年拍賣給個體戶經營,年發電量50萬千瓦時。
水利建設
全鄉有205口當家塘,280道堰壩,兩口小型水庫。1997年以來,加大了長江河治理的力度,共修河堤1745米(皂河800米,鐵沖200米,高畈200米,前營545米),兩岸河田受到保護。1992年至1995年,在原前營、夾河、李橋三村開展了小流域治理,停墾450畝,改水平梯地328畝,荒山造林678畝,改造老茶園264畝,控制水土流失272畝。農村自來水(重點是高山引水)用戶達2700家,占總戶數的87%,鄉集鎮建有自來水廠,用戶率達100%。
廣播通訊
1991年成立了鄉廣播電視站,1996年開通有線電視,收視頻道4套,至2005年,逐年增加到16套。2005年8月,鐵沖鄉電視在全縣第一個實現縣鄉聯網,收視頻道40套,百戶電視機達99台。2004年,鄉、村和中國小引進了遠程教育設備16套。鐵沖鄉設有郵政、電信、移動、聯通四家通訊單位,1954年成立了鄉郵政所,有辦公室150平方米,2名職工,業務年收入15萬元。1995年,鐵沖較早地開通了程控電話(工作室內有寬頻程控交換機),安裝固定電話2650門,戶均0.85門;2003年與2007年分別開通了移動和聯通電話(建有兩處移動機站和一處聯繫通機站),全鄉有手機4000部,戶均1.3部。
小集鎮建設
鐵沖鄉中心集鎮建設從1988年開始的,已初具規模,成為金寨縣西北部的邊留集鎮。集鎮總長3公里,以鐵沖大橋為界,將集鎮分為東西兩部分。集鎮占地面積90000平方米,建築面積50000平方米;集鎮有492戶,312人(含中、國小師生);經商戶208家,年純收入125萬元。鄉政府、中學、中心國小、衛生院、供電所、信用社、林技站、郵電所、畜牧獸醫站等單位都設在鄉集鎮;鐵沖水泥廠、鐵沖滑石粉廠也在集鎮落戶。在鄉集鎮的帶動下,張店、鐵沖、高畈、皂河等村的集中居民點建設已具雛形,四處居民點有180戶,1460人,經商戶50家。農村住房條件逐步改善,住房結構已由磚瓦型向層樓型轉變,戶均住房面積達145平方米。
產業結構
鐵沖農業經濟主要是蠶桑、板栗、茶葉、菌藥。糧食年均播種面積10159畝,單產265公斤,總產2689噸。油料作物播種年均面積1530畝,單產125公斤,總產191.5噸;全鄉擁有桑園800餘畝,年養蠶600餘張,年收入近50萬元。種植茶葉1000多畝,年產茶葉120噸,年收入400萬元。種植中藥材20多畝,年產中藥材20餘噸,年收入24萬多元,種植食用菌10萬棒(袋),年收入60多萬元。
全鄉林地主要有松樹、杉樹、栗樹、楓樹、團樹、映山紅、野生山核桃等30多種樹種,最為珍貴的是野生山核桃、七葉楓。木材蓄積量近130萬立方。
境內地質結構複雜,礦產豐富,石灰石、石墨、鉛鋅、鐵、錳、黃金等均有一定品位,尤其是石灰石儲量巨大,可供日產50噸水泥石連續開採100年以上。
2007年農民人均純收入2986元。其中工業收入1023萬元,人均800餘元;1988年至1991年,鐵沖鄉有企業83個,其中鄉辦皂河蠶場、鄉辦地毯廠、鄉經理部、鄉搬運站計4個;村辦企業2個;合作辦企業7個,個體辦企業70個,解決就業勞動力253人。1992年至1995年,全鄉辦有企業50個,其中鄉辦企業4個,村辦企業11個,聯戶辦企業5個,個體辦企業30個,解決就業勞力828人。到2007年底,全鄉有鑫曄體育用品分廠、滑石粉廠、虎力水泥廠等重點企業3個,解決1000餘人就業。其中虎力水泥廠,年產水泥10萬噸,年產值2700萬元,創利稅20萬元,在三產之中占30%。
據統計,2007年,全鄉外出務工經商人數4000餘人,收入達2000萬 元,其中從事第三產業的主要是運輸、餐飲、商品行銷等,共有123家,從業人口532人,稅收12.6萬元,在三產中占15%。
教育衛生
教育事業
截止至1998年底,全鄉1所國中,在校學生524人;3所完小、5所初小、2個教學點,在校生1194人;5所幼稚園(含2所民辦幼稚園)、5個幼兒班,在園兒童305人。1998年,全鄉“兩基”達標並通過省級驗收,國小入學率100%,國中入學率99%,國中升學率70%以上。至2007年,國小在職教師69人,其中高級教師56人;中學在職教師30人,其中高級教師12人。1998年,鄉中心國小在省軍區的資助下,遷址新建教學樓1290平方米,原10所村小有9所新建了教學樓,全鄉國小校舍建築面積5948平方米;2004年5月,中學實施日本的“利民工程”項目,遷址新建學校;建築面積4800平方米。1989年秋,鄉國中被縣確定為職業國中,學制4年,學校創建的“海、陸、空”立體網路式的職教基地(養魚、養蠶、養蜂),受到六安地區教委和縣領導的好評。
醫療衛生
鄉衛生院占地面積4500平方米,建築面積1700平方米,成為集醫療、預防保健、新型合作醫療、計畫生育技術服務為一體的綜合性防治結合型的衛生院。至2005年,院有200MAX光機1台,心電圖機1台,722分光主儀1台,9孔吊式無影燈1台,綜合技術床1張,乙丙種刀包各一套,B超機1台,電熱恆溫箱1台,顯微鏡1台,麻醉機1台,床位8張。院有職工15人,其中外科主治醫師2人,中醫主治醫師1人;村衛生醫師8人。2004年至2005年,按照縣“村級衛生資源配置”的要求,相繼建起了5個村級標準化衛生室。2003年6月,鄉衛生院被衛生部、聯合國兒童基金會、世界衛生組織聯繫授予“愛嬰單位”。
大事記
一、1943年2月9日,時任第五戰區的司令長官李宗仁由商城到金家寨調查立煌淪陷的情況,途經鐵沖鄉皂河小街,並投宿皂河國小,2月10日趕到金家寨。
二、1948年元月上旬,劉、鄧大軍主力實行戰略轉移,鄧小平等由金家寨視察後,曾在皂河小街其堂叔劉承祿家住過幾天。
三、1980年7月10日,國家衛生部婦幼保健局局長林佳楣在安徽省衛生廳廳長朱世漢的陪同下,來鐵沖鄉了解社員的生產與生活情況。
四、1992年,鐵沖鄉被確定為安徽省軍區的扶貧聯繫鄉。15年來,省軍區協助鄉創辦水泥廠,主建電視差轉台,援建4所希望國小,資助450名失學青少年重返校園,投入建橋、修路、扶貧等社會事業的資金百萬餘元,中央電視台多次予以報導。
五、1994年6月1日,安徽省軍區司令員沈善文與鐵沖鄉希望國小師生共度兒童節,並向學生贈送學習用品。
六、1998年8月28日,省軍區司令員率省軍區文工團一行、六安地委書記朱成林、縣委書記張有德參加鐵沖鄉希望學校剪彩儀式,並開展了慰問演出。
七、2006年3月23日,安徽省軍區司令員許援朝來鐵沖鄉視察扶貧工作。
八、2006年9月1日,實現了鐵沖鄉中學的整體搬遷,由原址皂河遷到鄉集鎮以南的新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