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生平
早年生活
鐵欽納1867年1月11日出生於
英格蘭蘇塞克斯郡
奇切斯特一個不富裕的望族。父親約翰·鐵欽納,母親愛麗絲·菲爾德·哈賓,爺爺愛德華·鐵欽納是奇切斯特一位成功的律師。父親早逝後,他和爺爺一起生活。幼年時接受家庭教師的教育,後來進入教會學校學習。1881年他獲取獎學金進入
馬萊文學院讀書,在校就讀期間成績極其優秀。有一次學校請來美國著名詩人詹姆斯·拉塞爾·洛威爾給獲獎學生頒獎,由於鐵欽納上台領獎次數太多了,洛威爾開玩笑地說:“鐵欽納先生,我不想再看到你了。”
牛津大學
1885年鐵欽納進入
牛津大學布雷齊諾斯學院學習。在牛津大學的前四年,鐵欽納研習古典文學和哲學,期間深受英國
經驗主義思想的影響,為他後來的心理學思想奠定了基礎。他在牛津的最後一年,又師從著名生理學家約翰·伯頓-桑德森學習生理學,並深深被其吸引。他還把馮特的《生理心理學原理》從德文翻譯成英文。1890年,鐵欽納以優異的成績畢業。
師從馮特
1890年鐵欽納來到萊比錫,師從馮特學習
生理學和
心理學,並成為馮特第一位英國學生。在萊比錫學習期間,他進一步接受了內省分析這種質性分析的方法。但是他並不太接受馮特所持的實驗法只能用來研究低級心理過程的觀點。1892年,他以一篇關於
視知覺的論文獲得博士學位。
職業生涯
1892年鐵欽納在獲得博士學位後,因為英國的大學裡並沒有與心理學相關的職位,所以他就來到美國康奈爾大學教授心理學。剛到康奈爾大學不久,鐵欽納很快就把由弗蘭克·安吉爾建立的心理學實驗室發展成為美國最好的內省心理學實驗室。
1895年,年僅28歲的鐵欽納晉升為教授。
從1896年起,他陸續出版了自己編寫的一些專著,如自己的第一本心理學教材《心理學大綱》、1891-94年連續出版的4卷本巨著《實驗心理學》、1909-10年出版的《心理學教科書》等。
1904年,創立實驗心理學家協會。
1894年—1920年,鐵欽納是英國《思想》期刊的編輯。1895年—1920年,他是《美國心理學雜誌》的助理編輯,並從1921年至1924年擔任該雜誌的總編輯。
1927年8月3日,鐵欽納在美國伊薩卡島去世。他一生在美國康納爾大學任教,但到去世一直是英國公民。
主要著作
鐵欽納一生著述很多,除了專著、譯著外,還有216篇論文及注釋,176種康奈爾大學實驗室所發表的論著。他的主要著作有:《心理學大綱》(1896)、《心理學入門》(1898)、《實驗心理學》(4卷,1901-1905)、《感情和注意的實驗心理學基礎講稿》(1908)、《思維過程的實驗心理學基礎講稿》(1909)、《心理學教科書》(1909-1910)、《初學者心理學》(1915)等。
學術體系
鐵欽納的構造心理學體系和內容,主要心理學研究對象、心理學的性質、心身關係、心理學的任務以及心理學研究方法等。
研究對象
鐵欽納認為,一切科學研究的對象都是
經驗,物理學和心理學也都是如此,它們之間沒有本質的差別,唯一區別僅在於對待經驗的看法上有所不同。不過他不同意馮特把經驗分為直接經驗和間接經驗,並認為心理學研究直接經驗而物理學研究間接經驗的觀點。他接受
阿芬那留斯把經驗分為“從屬經驗”和“獨立經驗”,認為心理學研究的是依賴於經驗者的經驗,而物理學研究不依賴於經驗者的經驗。例如,物理學家和心理學家都研究光和聲,但是物理學家是從物理過程來探究這些現象,而心理學家則是根據這些聲、光現象是怎樣為人類觀察者所經驗來考察它們。
學科性質
鐵欽納認為科學分為純科學和
套用科學,而心理學是純科學。因此,他主張只研究心理過程或心理內容,反對研究心理的意義和功用。他認為,研究心理時要從心理學的視角出發,讓被試觀察心理活動本身,不要觀察刺激物及其意義。如果混淆了心理活動本身和刺激物的關係,就會發生刺激錯誤(stimulus error)。例如,做兩點閾限的實驗,被試者可以有兩種視角和觀點:一是心理學的視角和觀點,即只注意感覺本身是一點還是兩點;另一種是物理學視角和觀點,即注意某種刺激物的一點還是兩點在碰著皮膚。前者是心理學要研究的經驗,而後者則是注意到被觀察的對象和意義。因此,鐵欽納也反對
機能主義,認為它是心理學的套用,是心理技術,而不是心理學本身。
心身關係
在心理和生理的關係方面,鐵欽納和馮特一樣,堅持
心身平行論的觀點,認為神經過程和心理過程是兩種平行的、互相對應的活動。心理過程和神經過程完全對應,又不互相干涉。他比喻說,露水是在空氣的溫度和地面的溫度有差別的條件下形成的,觀念是在神經系統某些過程的條件下形成的。這個比喻的意思是說神經過程不是心理過程產生的原因,而是心理過程發生的條件。
學科任務
鐵欽納認為,心理學的任務就是分析和說明心理過程的構成元素以及他們互相結合的方式和規律。因此,心理學首先要把意識經驗分析為最基本的元素,然後尋求這些元素結合的規律,同時用與心理過程相應的神經過程來解釋這個心理過程。在心理元素的數量上,馮特主張有
感覺和
感情兩種元素,而鐵欽納則認為有感覺、
意象和感情三種元素。在他看來,感覺是知覺的構成要素,意象是觀念的構成要素,感情是
情緒的構成要素。在心理元素的屬性方面,鐵欽納在馮特主張的性質和強度兩種屬性外,增加了持久性、清晰性和廣延性。在感情的維度方面,鐵欽納不同意馮特的
感情三度說,而是認為感情只有愉快和不愉快兩個類別。
研究方法
在心理學研究方法上,鐵欽納繼承了馮特的基本思想,堅持採用
實驗內省法。但與馮特的
實驗觀察相比存在區別:一是他不僅用實驗內省法研究簡單的心理過程,如感知覺、意識等,還用來研究高級心理過程,如
思維、
想像等;二是馮特的觀察比較容易,注意的時間短,報告的時間也不長,與日常生活和生理學觀察沒多大區別,而鐵欽納則要求較嚴格並有許多限制,比如堅持心理學研究視角,強調嚴格控制實驗條件,要求實驗者經過專門訓練,主張編制一種內省的語言和辭彙,做好被試者在正式實驗前的預備實驗。
主要貢獻
心理學派
鐵欽納創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派——構造主義學派,促進了科學心理學的獨立和發展,也使康奈爾大學成為當時構造心理學的中心。正如E. 海德布雷德所說:“這是一個簡單的事實,正是鐵欽納所教的這種心理學,真是這種以德國實驗室為中心的事業,使心理學第一次被承認為一門科學”。
試驗方法
以鐵欽納為代表的構造學派非常重視實驗內省法,特別是在嚴格控制條件的實驗室中進行實驗,並事前對被試者進行訓練,因此他們取得了不少成果。這些研究成果已被吸收到當代心理學特別是感覺心理學中。鐵欽納的《實驗心理學》對心理實驗的儀器、步驟以及處理實驗結果的方法做了詳細的說明。該書曾被廣泛地作為實驗心理學手冊。
專業隊伍
1892~1927年間,鐵欽納在康奈爾工作期間,通過對學生研究工作的指導,先後培養了54名心理學博士,這些博士中很多成為美國心理學史上的知名人士,比如瑪格麗特·佛羅伊·沃士波恩、麥迪遜·本特利、沃特·鮑爾斯·皮爾斯伯里、
卡爾·達倫巴哈等。
學科發展
鐵欽納不僅從正面對心理學做出了貢獻,另一方面還從側面啟發了機能主義、行為主義和完形主義。正是在這個意義上,舒爾茨認為構造主義的一個巨大的貢獻還在於它充當了批評的靶子。新生的學派正是在於構造主義提供的正統體系的基礎上,超越了原來的邊界而前進。
軼事典故
權威作風
關於鐵欽納權威作風的說法有很多。據說有一次他拒絕了康奈爾大學主席要求他參加宴會的邀請,原因就是主席沒有親自來邀請他。主席先生抗議說實在是沒空,鐵欽納說你可以派你的車夫把邀請函給我送來。於是主席先生就派車夫把邀請函送給鐵欽納,然後鐵欽納就去赴宴了。
鐵欽納的作風還體現在他和
美國心理學會的關係上。鐵欽納是美國心理學會的創辦人之一,但是從來沒有參加過學會的會議。他甚至還自己成立了另外一個實驗心理學家學會(Experimentalists),學會的成員都是鐵欽納自己挑選的。他這么做有兩個原因:一是美國心理學會沒有按照他的要求開除其中一名成員——鐵欽納認為這個人有學術剽竊行為;二是他認為美國心理學會對於一些心理套用領域過於友善,偏離了他所認為的純粹的實驗心理學的方向。
鐵欽納的學生都很敬畏他,這或許也從一個側面體現了鐵欽納的性格。E. R.
希爾加德記錄了一件發生在鐵欽納和
波林之間的軼事:在波林還是鐵欽納的學生的時候,有一次被鐵欽納邀請參加他的生日聚會。這對一個學生來說是莫大的榮譽。所以在宴會後,鐵欽納讓大家抽雪茄,但是波林不會抽,可又不敢不抽,於是抽完後就趕緊離開餐桌出去嘔吐不止。然後每年鐵欽納邀請波林,波林都會到場,然後抽菸,接著就是不可避免的嘔吐。
女士莫入
在美國心理學會創立之初,它就允許女性心理學家成為學會的成員,但是鐵欽納的實驗心理學家學會卻把女性心理學家排除在外。對於這條規定,一個常見的解釋是,鐵欽納想要“在煙氣瀰漫的房間裡做口頭報告,可以隨時被打斷、反駁或者提出批評,沒有女士在場,因為女士太愛清潔所以不適合在場”。賓夕法尼亞州布林莫爾學院的幾個女學生想要參加會議,最後被要求離開了。有一次,她們就藏在會議室一個桌子底下偷聽,波林的未婚妻露西·梅和另一位女士則躲在旁邊的辦公室里,把會議室的門開了個縫偷聽那些男士的會議到底聊些什麼。
儘管鐵欽納的理由聽起來是為了女士著想,但是還是讓一些女士很不高興。女心理學家克里斯汀·拉德-富蘭克林就是其中之一。她在寫給鐵欽納的一封信里,表達了對鐵欽納這種做法的極度不滿。她寫信給鐵欽納,要求在他的會議上宣讀她寫的一篇論文,在被拒絕後,她回信說:“在這個年代我對於你這種把女性排除在外做法感到震驚。這是一種極其守舊的做法。”儘管遭到女性理學家的非議,這個規定從創立一直到鐵欽納去世後2年協會的重組後才取消。
雖然鐵欽納不允許女士參加他的實驗心理學家協會的會議,但實際上鐵欽納並不是對女士抱有什麼偏見。以鐵欽納的學生為例,在他培養的56位博士中,有1/3以上是女性。歷史上第一位女心理學博士瑪格麗特·佛羅伊·沃士波恩就是鐵欽納的學生。他還聘請女性做工作人員。有一次,在學院院長反對的情況下,他還是堅持聘任了一位女性做教授。
人物評價
在1927年鐵欽納逝世後,著名心理學家霍華德·沃倫在《科學》雜誌發文這樣評價鐵欽納:“他是美國心理學界最顯赫的人物之一……對心理進行分析或解構研究的領袖……他視野寬闊而又嚴格限制自己實驗室的研究領域”。
心理史學家E. G.
波林在對鐵欽納的紀念文章中這樣說:“鐵欽納,美國實驗心理學的泰斗……行為主義與其他方面的對立,只有當這種對立是發生在行為主義與他之間、心理測試與他之間,以及套用心理學與他之間是才清晰可見。他的去世使美國心理學界發生了結構性的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