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橋節度,唐代南詔行政機構名。為異牟尋增設節度。據樊綽《雲南志》、《舊唐書·德宗紀》:“貞元十年(794)三月,南詔異牟尋攻取吐蕃鐵橋以東城壘十六,擒其王五人,降其民眾十萬口。”“吐蕃鐵橋節度,本屬吐蕃,貞元十年,蒙異牟尋攻破,今並屬蠻管。”治所在鐵橋城(今雲南維西縣城北塔城關)。節度使由南詔王親授之大軍將擔任,兼理軍事及民政。境內管有浪加萌、於浪、傳兗、長褌、磨些、撲子、河人、弄棟等10餘種少數民族部落。系南詔與吐蕃爭奪的要地。
鐵橋節度,唐代南詔行政機構名。為異牟尋增設節度。據樊綽《雲南志》、《舊唐書·德宗紀》:“貞元十年(794)三月,南詔異牟尋攻取吐蕃鐵橋以東城壘十六,擒其王...
劍川節度,唐貞元十年(794年)南詔改寧北節度置,治劍川城(今雲南省劍川縣)。為南詔六節度之一。...
南詔政區。唐天寶九年(公元750年),南詔政權殺姚州都督張虔陀,占領姚州都督府管轄的全部地區設定寧北節度,領有寧北、沙追、諱溺、若耶、浪穹、細諾鄧等地。...
南詔於鐵橋(今麗江塔城)設鐵橋節度、於昆明城置香城郡,對磨西族的各部落進行統治。大理國時期,麗江地區由善巨郡(今麗江永勝)管轄。 [3] ...
南詔時先後屬鐵橋節度、劍川節度。五代後晉天福二年(937年)段思平滅楊乾貞,建立地方政權,號“大理國”,取代南詔,維西改治屬大理國。...
唐南詔時,北部地區稱為“樓頭賧”,初屬鐵橋節度,後屬劍川節度。宋大理時屬善巨郡。元朝時實行土司制度,設永寧土知州和蒗蕖土知府,屬麗江路。明永樂四年(...
唐文宗太和年間(公元827—835年),鶴慶縣改稱為謀統郡,先屬南詔鐵橋節度,後期並稱為劍川節度。謀統郡下轄斂尋城(維西)、鐵橋西城(維西塔城關)、鐵橋東城(...
(今景東縣)、劍川節度(今劍川)、拓東節度(今昆明)、麗水節度(今緬甸境內),另外還設過安南節度、鐵橋節度、後廢除;二都督為會川都督(今四川會理)、通海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