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梨木

鐵梨木

鐵力木,(學名:MesuaferreaL.)又名鐵梨木、鐵栗木、鐵棱等。屬側膜胎座目,藤黃科常綠喬木。高8m~30m,花兩性,1~2頂生或腋生,直徑5cm~8.5cm,花瓣4枚,白色,倒卵狀楔形,長3cm~3.5cm;果卵球形或扁球形,成熟時長2.5cm~3.5cm,花期3月~5月,果期8月~10月。主要分布於中國雲南、廣東、廣西、印度、斯里蘭卡、孟加拉等地。為珍貴用材樹種,材質硬重,比重為1.0~1.2,結構均勻緻密,強度大、耐腐、耐磨性特強,為特殊的工藝美術、高組級家具及建築、造船等特用材。至今我國尚依靠進口(進口價3000元·t-1以上)。種子富含油脂,工業用。樹型濃綠美觀,花朵大,有香氣,是很好的觀賞綠化樹種。我國的鐵力木資源極少,是國家的重點保護的稀有珍貴樹種之一。多年來雲南省林業科技學研究院熱帶林業研究所多次進行了鐵力木的種植,並反它作為重要的保護樹種加以研究利用,近幾年來我們還發現其花油可作天然調香原料,為保護和合理開發利用這種資源,又找到了新的用途。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鐵梨木
  • 學名:Mesua ferren
  • 別稱:長壽樹;愈瘡木;岩石木,木石綿,花梨木,降香黃檀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 雙子葉植物綱 Magnoliopsida
  • 金虎尾目 Malpighiales
  • 藤黃科 Guttiferae
  • 亞科紅厚殼亞科 Calophylloideae Engl
  • :鐵梨木屬 Mesua
  • 殼斗科 Fagaceae
  • 分布區域:亞洲熱帶地區,如印度、緬甸、印尼、馬來西亞及中南半島
  • 套用領域:植物,家具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和適生環境,分布,適生環境,生物學特性,生長發育習性,種子的特性及發芽力,開花結果習性,木材性質及用途,木材性質及利用,綠化觀賞、淨化環境,天然調香原料和工業用油,物種分類,樹木的保護,加強原生境和散生植株的保護,擴大引種的栽培範圍,長遠規劃、大面積發展種植,發動民眾,綠化造林,開發利用是更好的保護,育苗技術,種子採收與處理,播種技術,管理,造林技術,病蟲害防治,保護現狀,植物文化——中國鐵力木之鄉,

形態特徵

鐵力木具板根的大喬木,常綠,壽命長,樹高可達40m,胸徑可達100cm。樹皮灰褐色,淺縱裂,內皮黃褐色,含粘稠的樹脂。葉對生,革質,全緣,披針形,長7~10cm,寬1.2~2.0cm;基部木鍥形,頂部漸尖,正面深綠而具光澤,背面被蠟紙白粉;中脈明顯,側脈纖細而不明顯;葉柄長3~5mm。小枝對生,幼嫩枝葉初生時為鮮紅色,花梗長3~5mm;花冠直徑4~5mm;花瓣4。雄蕊多數,花絲纖細,花葯桔黃色,萼片4,覆瓦狀排列,子房2室,每室有胚珠2顆,果實卵狀形,質堅硬,直徑2~3cm,頂端尖,基部被宿存苞片所包,種子1~4粒,褐棕色,背面突起,兩側平坦。

生長環境

鐵梨木是雲南特有的珍貴闊葉樹種,分布於景洪勐臘、勐海、耿馬瑞麗潞西等縣海拔1300米以下的河谷坡地。
鐵梨木垂直分布多在海拔500-800米。為喜光性樹種,幼苗稍耐蔭。具有一定的抗寒、抗病蟲害能力。分布區內年平均氣溫21℃,最低氣溫約零下3℃,能耐輕霜,不耐嚴重霜凍。在年降雨量1500mm以上,對土壤要求中等,土層深厚、濕潤、肥沃的地方種植生長快速,枝葉茂盛。

分布和適生環境

分布

鐵力木原產亞洲熱帶地區,廣布於印度、緬甸、寮國、孟加拉、越南、柬布寨、泰國、錫蘭、斯里蘭卡至馬來半島等地。在印度常有大面積的自然森林。我國目前未見天然分布,目前,除廣東信宜縣,廣西容縣、藤縣等地有少量分布外。在雲南南部和西南部邊境地區包括耿馬、滄源、鎮康、勐連、瑞麗、景洪、勐臘等地有零星栽培,孟定四方井有小片成林。

適生環境

鐵力木是一個熱帶樹種,要求高溫多雨的環境,但稍耐寒,絕對低溫2~3°C時才出現寒害,在短期的0°C時尚不至於凍死。能耐輕霜,但不耐嚴重霜凍。適宜栽培於低谷、山麓、平緩丘陵以及壩子周圍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地方。從鐵力木產地分布和各個栽培地來看,鐵力木要求的自然條件為:年平均氣溫為20~23°C,最冷月均氣溫12.6°C,極端低溫1.2以上。≥10°C的活動積溫≥7400°C,年降雨量≥1200mm,年平均相對濕度80%以上。土壤為石灰岩、砂岩、花崗岩上發育的磚紅壤、紅色石灰土、磚紅壤性紅壤等。

生物學特性

生長發育習性

鐵力木是熱帶季雨林的特有樹種,又是喜光樹種,但幼苗期需適當的蔭蔽。萌發力強,當受到人畜損傷後,常從基部萌生新的枝條,形成2~3個大主枝。一般在野生條件下,由於種群間的競爭,在它們長成構造種群之前,常處於被抑制狀態,因而生長緩慢。5~10年生樹高年平均生長量為0.2~0.24m,地徑年平均生長量為0.15~0.18cm,是同齡栽培條件下的1/3左右(表1)。其成材年限較長。一般都在50a以上,勐定四方井70年生樹樹高18.2m,年平均生長量為0.26cm;胸徑31.6cm,年平均生長量為0.45cm。在栽培條件下,鐵力木幼樹的生長稍快,3~9年樹平均年增高0.51~0.73m,胸徑年增長為0.54~0.73cm;10a以後有逐漸下降趨勢。21年生樹樹高年平均為0.49m,是野生同齡樹的2.1倍;胸徑年增粗為0.67cm,是野生同齡樹的1.8倍。
鐵梨木
經過對我園栽培9年生的鐵力木物候觀測和生長量測定表明(圖1),鐵力木生長具有明顯的節律性,表現為間歇性生長。從(圖1)可看出鐵力木一年中有3次生長期,10悅下旬至1月為生長的高峰期,樹高生長量占全年的60.3%,胸徑為全年的54.5%,其樹高。胸徑月均生長量是其他月份的2.7倍和2.4倍。7~8月和2~3月為少量生長期,其樹高月均生長量分別為0.065m和0.05m,胸徑月均生長量分別為0.065cm和0.06cm。5~6月樹高停止生長,徑粗生長量極小。4~6月樹高月均生長量僅有0.7cm,是整年月均生長量的1/8;徑粗月均生長量為0.08cm,是整年月均生長量的1/4(表2),這與物候觀察結果一致,其第一次發梢時間是2月下旬至3月,第二次是7~8月有部分枝條生長,第三次發梢期是10月底至11月。
鐵梨木
鐵梨木

種子的特性及發芽力

鐵力木果實為蒴果,果實卵狀球形,種殼堅硬光滑,容易脫落,具種子1~4粒,棕褐色,卵形,堅硬,種子飽滿度一般在90%以上,種子千粒重為1136~2400g,鮮種含水量為40%左右,乾種含水量為5.5%~15.2%。成熟飽滿種子的發芽率可達80%以上,具短暫的休眠期,但因種仁富含油脂,保存期也較短。經試驗研究,乾燥器貯藏,種子保存一年以上,發芽率為50%~100%;種子用低溫9°C乾藏或低溫濕沙貯藏,種子保存1年以上,發芽率仍有40%以上。在我園播種時,月均氣溫20°C左右,採用條狀點播,覆土厚2cm,播種後15~25d種子陸續發芽出土,待幼苗有1~2片新葉時,可移入營養袋中育苗,幼苗生長緩慢,要加強肥水管理,及時鋤草鬆土,一般培育2年,苗高50~70cm便可出圃定植。

開花結果習性

鐵力木若栽培在水、肥、陽光條件好的地方,8年樹便可開花結果,一般10~12a進入開花結果期。4月中旬至5月下旬花蕾出現,6月中旬至7月中旬為開花期,10月底至11月果實成熟,12月果殼裂開,成熟的果實可在樹上裂開,有些果實在樹上可保留很長時間。在潮濕的林下,落下的種子可自然萌髮長成幼苗。因此,只要採取一些有力措施,如封山育林,適當的人工扶助,鐵力木的天然更新苗木是可望成林成材。

木材性質及用途

木材性質及利用

鐵力木木材為散孔材,心邊材明顯,心材深紅褐色,邊材黃白色。紋理略斜,結構均勻略粗,紋理緻密,材質極重,氣乾容重1.122g/cm3;堅硬強韌,乾後變形小,具有耐磨損,抗腐蝕,防蟲蛀等特點。不易刨鋸,但刨面光滑,色澤雅麗,花紋美觀。可供製造高檔家具,是高級建築、特種雕刻、抗衝擊器具、珍貴鑲嵌和高級樂器等理想的經久耐用良材,是很有價值的特種工業用材,與緬甸的鐵木(Xyliaxylocorpa)齊名。目前,國內用材主要靠進口。

綠化觀賞、淨化環境

鐵力木樹形優美,枝葉秀麗,濃密婆娑美觀,四季常青,幼嫩枝葉初生時為鮮紅色,漸變紅褐色,終為綠色。樹葉從鮮紅色—紅褐色—綠色變化完成需3個月左右。枝條柔軟稍下垂,其枝葉可防止和滯留煙塵,具有淨化環境的作用。花大美麗可供觀賞,具香氣,夏季有避臭驅蟲之功效。在園林中孤植、群植、行植於草坪內外、道路兩旁、庭院、建築周圍,池畔湖邊無不相宜。是庭院綠化和營造風景林的優良觀賞樹種。在西雙版納傣族是緬寺里必栽的“五樹”之一。

天然調香原料和工業用油

鐵力木是熱帶地區優良的木本油料樹種之一。其花大具香氣,是很好的蜜源植物,鮮花經水蒸餾可得鐵力木花精油,呈無色透明液體,出油率達0.11%,內含30多種化學成份,主要成份為β-馬欖烯,占總量的36.39%。其次為β-芹子烯,占總量的31.14%。鐵力木花油是一種天然的調香原料,可作為化妝品或日用化工的調香原料。
鐵力木樹幹創傷處可滲出帶香氣的樹脂,也是一種天然的調香原料。鐵力木種仁富含油脂,出油率高達79%,油的比重(25°C)為0.9356g/cm3,為工業用油,可用在工業上制肥皂等,其種子油是西雙版納傣族佛寺里琰佛點的佛燈所必備的植物油。成年樹結實多,一般單株可收50~100kg種子。因此,在適宜栽植的地區,有計畫地發展鐵力木,對增加山區人民收入,發展山區經濟,加速荒山荒地綠化都有重要意義

物種分類

鐵梨木細分可分為兩種:粗絲鐵梨木與細絲鐵梨木。
1、粗絲鐵梨木
粗絲鐵梨木是家具主要用材,色深棕,有時使用過狠會呈現黑色。粗絲鐵梨木常常皸裂,但裂紋一般很淺,長度也不會超過20厘米。棕眼隨木材截斷方向不同忽長忽短,有時還呈絞絲狀,並分布隨意
不勻。整體看鐵梨木、木紋通暢,經常呈現行雲流水般的紋理,甚至紋飾美麗近乎雞翅木,但它與雞翅木有本質上的不同,即雞翅木體輕,鐵梨木體重;雞翅木棕眼平滑無礙,鐵梨木棕眼絲絲入肉。知道這些,應該說辨認鐵梨木不成問題。粗絲鐵力占絕大多數,也是我國最早用於製作家具的硬木.最遲在明代。兩廣等地已大量用作家具用材,用於建築則更早。現存建於宋朝大中祥符元年,重修於元大德元年的廣東德慶學宮裡四柱不頂中的大鐵力柱就是明證。
鐵梨木工藝品鐵梨木工藝品
2、細絲鐵梨木
細絲鐵梨木相對較少。一般細絲鐵梨木與粗絲鐵梨木的比例是十比一。
用細絲鐵梨木製做的家具式樣纖秀一些,造型也年輕,故可以推測細絲鐵梨木使用較遲。細絲鐵梨木的紋理有時類似雞翅木,細觀則可分清。使用得過久過狠,包漿好的鐵梨木家具猛一看很像紅木,但仍禁不住仔細觀察,所以鐵梨木的認定不存在難題,稍加學習,即可辨識。
在明清兩代的家具中,都能尋到鐵梨木家具的實例,以明式風格為多,毫無疑問,明朝已大量製作鐵梨木家具了。由於該樹種為中國南方土生土長,最遲在明朝已被開發,官府民間都在大量使用,或蓋房,或製做與生活須臾不可分開的家具。從我們已知的鐵梨木家具來看,典型的明式風格的家具比比皆是,而且最為拙樸,意趣高古。

樹木的保護

加強原生境和散生植株的保護

我國無鐵力木天然林,只有數量極少的人工林(已成野生狀態),近年來,由於熱帶森林極不合理的開發,毀林開荒種地,亂砍濫伐,致使資源甚少的局面愈加嚴重。由於生境破壞,也導致具有發芽力的種子失去發芽和延續種和生存條件。因此很有必要對西雙版納、孟定等地大小不一的鐵力木林地及散生在村寨周圍、緬寺旁的植株個體,加強其原生境或小環境的保護。有關職能部門要加強宣傳,各行各業都要遵守和執行森林保護法,一定要嚴懲破壞珍稀樹種的行為。

擴大引種的栽培範圍

鐵力木具有忍耐低溫的特性,我國的亞熱帶如年平均氣溫19°C以上,年降雨量1300mm以上地區的植物園、樹木園、林場或林木試驗站等是進行鐵力木引種試驗和擴大試驗栽培的理想場所。此外,在濕熱地區已建立起的植物野生基因庫、自然保護區或自然保護點的植物野生基因庫、自然保護區或自然保護點的林緣,林窗、邊界等都可培育苗木進行遷地保護。只有這樣才能擴大種的數量及延續種質、發展種植。

長遠規劃、大面積發展種植

鐵力木生長緩慢,成熟時期長(50a~100a),無投資來源,無長遠規劃,任其自然,自生自滅,也是鐵力木面臨枯竭之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必須克服短期行為及只顧眼前利益的做法,要樹立遠見卓識,造福子孫後代的觀點,只要鐵力木產區的各級政府和有關部門逐年增加造林費用,採取強有力的措施,進行規模造林,並注意關鍵技術,鐵力木的種植就可能逐年發展起來。造林時必須選好宜林地,選擇生長發育正常、乾型直的優良單株作為留種母樹,並培育生長健壯的苗木,這是發展種植時不可忽視的問題。大面積種植時可長短結合搭配發展,可純林或與速生樹種,如頂果木要(Acrocarpus fraxinifolium)、鐵刀木(Cassia siamea)、雲南石梓(Gmelina arborea)、團花(Anthocephalus chinensis)、八寶樹(Duabanga grandiflora)等間種,組成不同形式的人工林群落。未成齡、鬱閉前林間閒散地,可種植農作物,增加收入。

發動民眾,綠化造林

鐵力木亦是很理想的綠化樹種。每年在適生區發動民眾,各行各業進行鐵力木的綠化。村寨周圍、緬寺、龍山、公園、公共場所等都是很好的綠化種植點。綠化種植和保護搞得好的,建議政府部門給予獎勵。

開發利用是更好的保護

前面已敘述過鐵力木採伐年限長,為了很好地發揮鐵力木在社會、經濟和生態上的效益,因此在採伐之前應通過各種渠道,充分利用種子油作工業用,花油和樹脂用於香料業,並同時發展養蜂業,以短養長,這是行之有效的發展措施。鐵力木的割香技術也具有研究的價值。

育苗技術

種子採收與處理

鐵力木一般6~7月開花,10~11月果成熟。鐵力木種子含油率較高,種子不宜日光曝曬,也不宜久藏,宜隨采隨播。將成熟的果實採回後先攤放於陰涼處風乾數天,待果殼自然開裂,取出種子,即可播種。若不能及時播種,需攤放於陰涼處,絕不能堆漚發熱,更不能晾曬。種子可用濕潤細沙分層低溫貯藏至翌年。

播種技術

從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引種栽培的植株上採得種子,隨采隨播。播種前用40°C溫水浸種12h,可提高發芽率。以沙作基質,採用條狀點播,條距12cm,株距10cm,覆沙2cm厚,並蓋草保持基質濕潤,播種15~25d後種子陸續發芽,然後搭棚遮蔭。當出第二片葉時即可移入12cm×20cm營養袋中。苗期生長慢,當年苗高僅10~25cm。培育1.5~2a後,當苗高50~70cm,便可出圃定植。培育園林景觀大苗一般需4~5a,幼樹高2m以上時才能形成景觀效果。鐵力木種子含油量高,因此播種後不宜澆水太多,否則會導致種子腐爛。此外,播種前應將基質拌少許呋喃丹,以防白蟻危害。

管理

一年生鐵力木幼苗需一定程度的遮蔭,蔭蔽度50%~70%。在充足的水肥條件下,苗期生長會加快。幼苗定植後需要充足的光照和水肥供應,可每年追施一次有機肥,苗圃地宜選在向南或東南的緩坡地,土壤以腐殖質較多的中性至微酸性砂質壤土或輕壤土較好。鐵力木幼時主幹不明顯,分枝多,可根據培育的需要適當修剪。如作園林景觀樹種,在幼樹期應有選擇地留側枝,修剪成型;作行道樹和用材樹時,在幼苗期需除去側芽或修剪側枝,促進主幹生長。

造林技術

造林地宜選在北緯23º以南,常年溫度較高、濕潤多雨,土層深厚、腐殖質多的中性至微酸性砂質壤土的向陽山地、坡地及排水良好的四旁地和林地。整地可帶墾或開小梯級,造林株行距3m×6m,每畝種植37株為宜。造林時間以早春2~3月或進入雨季的5~6月雨後為宜。造林前應全面清除地被植物,煉山[6]。起苗時修剪部分枝葉,以減少水分蒸發,提高成活率。鐵力木既可營造純林,亦可與其它闊葉樹種營造混交林。鐵力木幼樹生長較緩慢,造林後加強撫育管理,連續撫育3~5a,每年除草鬆土,並防治病蟲害。

病蟲害防治

鐵力木病蟲害較少。據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造林示範基地調查,鐵力木易受藍綠象甲危害,每年初春當新梢抽出時,藍綠象甲開始蛀食嫩梢。防治方法是利用藍綠象甲早晚活動能力差的特點,在樹下鋪塑膠布,然後輕輕振動樹冠,使其落入塑膠布上,然後收攏塑膠布把蟲倒入容器中,加水即可將蟲殺死,連續捕捉一周即可消除害蟲。也可將收集的藍綠象甲搗碎,兌水並噴在樹冠上,其他藍綠象甲聞到同類的臭味而不再蛀食。

保護現狀

鐵梨木又稱愈瘡木,它是一種優良的硬木木材,主要因其硬度大而得名。鐵梨木屬於常綠喬木類,有著極高的經濟價值、藥用價值,80%的木料都被用於造船,目前世界各國均視為稀有的重要木材資源,它在我國屬於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是極受民眾喜愛的用材樹種。

植物文化——中國鐵力木之鄉

據資料顯示,鐵力木自然群落分布中心在印度阿薩姆、孟加拉及緬甸一帶。雲南南部是鐵力木分布區的北部邊緣,在西雙版納州的勐海、勐臘,德宏州的瑞麗、隴川,臨滄市的耿馬、滄源等地,均有單株散生或群狀分布,孟定鎮四方井的鐵力木森林,是我國唯一一片天然集中成片的鐵力木純林。
孟定鎮位於雲南省西南邊陲,地處北回歸線附近,屬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長、終年無霜,最高海拔2973米,最低點海拔450米,壩區平均海拔511米,年均氣溫22.9°C,年總積溫7920.5°C,全年日照時數2112.3小時,年平均降雨量為1545毫米,年平均相對濕度80%,乾濕季分明,四季變化不明顯,溫差大,是熱帶雨林和季雨林分布地。孟定鎮原有鐵力木分布在孟定壩區四周。目前,孟定鎮境內天然鐵力木主要分布於景信村四方井村民小組,成片小面積鐵力木林總計111.9畝,有200年以上的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鐵力木300餘株,為國內外之最。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