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簡介,名字由來,歷史沿革,交通,農業,古蹟,古井,古建築,
簡介
名字由來
鐵杷縣始建於隋開皇十年(公元590年)。當年隋文帝平定南方的陳國,結束南北分治的南北朝,重新統一全國,便將當時轄有雷州半島的南合州改為合州,在州內增設鐵杷縣。唐貞觀二年(公元628年),扇沙、椹川二縣併入鐵杷縣。據史載,“鐵杷”的名稱來源於該縣城前的鐵耙溪(舊稱鐵杷溪)。因水中露出的岩石凹凸不平,形象耙齒,故名為鐵耙溪,縣城“以水名鐵耙溪故名”。(註:“杷”本字同“耙”,意為一種有齒和長柄的農具。)
鐵杷縣縣治位於今廣東湛江市麻章區舊縣村
歷史沿革
春秋戰國時期,本地為百越南境。
秦始皇帝統一中國後,歸屬象郡。
漢元鼎六年(前111年),屬交趾部徐聞縣。
晉武帝太康二年,又稱為合浦郡。南朝寧設定越州,遂溪屬越州合浦郡徐聞縣。到了齊武帝永明中,改徐聞縣為齊康縣。
梁武帝晉通四年(公元523年)分越州為合州,後為南合州,遂溪屬南合州齊康縣。後來遂溪設定扇沙縣及椹縣,仍屬南合州。
隋文帝開皇九年(公元589年)又稱為合州,撤合浦郡。
隋開皇十年設定鐵杷縣。
唐武德年間又再設為椹川縣,改合浦郡為南合州。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更名為東合州,將椹川、扇沙併入鐵杷縣,歸屬東合州。
貞觀八年(634年),雷州刺史陳文玉奏請朝廷批准,把東合州更名為雷州。
天寶元年(742年)改雷州為海康郡。
天寶二年(743年)改鐵杷縣為遂溪縣,屬海康郡,縣治設今湛江市郊舊縣村,此為“遂溪”得名之始。據《雷州府志》記載,“遂溪"意取"溪水合流,民利遂之"。
唐肅宗乾元元年(758年)恢復海康郡為雷州。
北宋太祖開寶四年(971年)改雷州為雷州軍(軍,古時行政區劃),將遂溪併入海康縣。五年,又恢復雷州。
南宋紹興十九年(1149年)又再設定遂溪縣,縣治設在現今遂城。乾道七年(1171年)又改雷州為雷州軍。
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為雷州路(路,古代行政區劃)。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年)更名為雷州府(府,古代行政區劃)。
明洪武年間至清雍正年間,曾先後在今湛江市郊舊縣村和東海島設定椹川巡檢司。
清承襲明代的體制,仍為雷州府,遂溪屬雷州府。
民國2年(1913年),遂溪屬高雷道,15年屬南路行政委員會,21年屬南區綏靖公署,25年屬第八行政區督察專員分署,38年屬第十四區公署。縣治於1948年10月遷往城月,1950年3月遷回遂城。
解放後,遂溪先後屬南路地區、高雷專區、粵西行政公署、湛江專區管轄,從1983年起,正式由湛江市管轄。
交通
舊縣村位於鐵耙溪出口處,是當年縣之中心。出鐵耙溪走海道,東行直抵縣之東隅東海島;南行經海康縣(今雷州市)、徐聞縣海安直抵瓊州和郡治合浦(隋時,鐵杷縣隸屬合浦郡,合浦郡又曾稱合州);北行可通我國東部沿海各都城,沿鐵耙溪西北上,可達本縣腹地。若走陸路,貫穿南北之官道經過村西。這裡水陸交通甚為方便。就我國古代運輸業發展而言,水運優於陸運。隋朝,我國造船業已相當發達,這裡水運條件如此優越,是把縣治設在這裡的重要因素之一。
農業
把縣治設在舊縣村,另外一個因素是在以農業立國的年代裡,鐵杷縣“腹地大半山磽砂薄”,舊縣村一帶“土厚地衍,魚鹽鱗集,誠一邑之沃壤也”,舊縣村南面的大片水旱保收田,向來稱那倉洋。“那倉”乃壯語辭彙,意為高產良田。
古蹟
古井
據考究,鐵杷縣治設在今湛江市麻章區舊縣村共382年,鐵杷縣衙建在舊縣村龍眼井以北的地方,龍眼井系縣衙內的東、西兩口井,兩井相距30米,形似龍眼,系宋朝所建,西井八棱八面,又稱“八角井”。兩井泉量一貫穩定,水位高、水質淨、味甘涼,至今井水仍可飲用。現尚存衙門兩具石獅,大小一致,形態相似,仰坐狀,造型古拙,工藝粗獷。
古建築
沿舊縣村縣衙北上是一條青石板鋪成的巷道,稱為中央巷。此巷兩側現存明清時期古屋高大,飽經滄桑,風韻依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古建築遺件,如圓石柱、八棱石柱,石柱基更是種類繁多,有鼓式的、覆盆式的、葵花式的、花籃式的、半墩式的、羅紋式的等等,廳堂前的屏風基石也不少。石琢器具有石馬槽、石磨、石臼、石洗盆、大浴盆,還有供穿槓練習舉重的石輪,供套木樁以拉繩晾曬衣物的樁基石。又有民謠:“八角井,中央巷,金九埕,銀九缸……”看來,這裡可能是古代的大戶人家的住宅區,相傳縣衙原設在這條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