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早期著名銅器。1978年出土於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的鐘虡銅人,是編鐘架上鑄成佩劍武士形象的人形立柱。曾侯乙墓編鐘規模宏大,有鐘、鏄65件,總重量達2,567公斤,分做三層八組懸掛,連座高117厘米。
鐘架的橫樑稱做筍,立柱稱為虡(鐻)。鐘虡銅人共六件,被裝置在中、下兩層,均作武士裝束,頭戴平頂圓形冠,佩劍,以頭和雙臂撐住橫樑。處於轉角部位的銅人,加長了手臂長度,以承托高低不同的筍。銅人面部清秀,穿右衽的窄袖上衣,下身著裳,衣裳有彩繪,以黑漆為地,下裳繪朱紅的條紋,領緣、襟邊畫著二方連續的花瓣圖案。以武士形象為襯托,使演奏環境產生壯美的氛圍。這種矯健的形象也是戰國時期尚武精神的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