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聲鏗,鏗以立號

鐘聲鏗,鏗以立號

《鐘聲鏗,鏗以立號》出自戰國時代作品《禮記》。本文主要講述君子大人和小民百姓聽音樂有所不同,從而體會到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鐘聲鏗,鏗以立號
  • 作品名稱:《鐘聲鏗,鏗以立號》
  • 作品出處:《禮記》
  • 作品年代:戰國時代
基本信息,作品觀點,作品介紹,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解讀,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鐘聲鏗,鏗以立號
【作品出處】《禮記》
【作品年代】戰國時代

作品觀點

君子聽音與眾不同

作品介紹

“鐘聲鏗,鏗以立號”選自《樂記·魏文侯》中的一段。本文講君子大人和小民百姓聽音樂有所不同。小民百姓心裡想著的是油鹽柴米,聽音樂就是聽個高興,聽到什麼就是什麼,樂聲停止也就停止了。君子大人就不同了,他們心裡裝著國家大事和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時時刻刻想著做一個高尚的人,所以聽到音樂就會與統治、政治、道德聯繫起來,從中體會到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作品原文

《鐘聲鏗,鏗以立號①》
鐘聲鏗,鏗以立號,號以立橫(3),橫以立武。君子聽鐘聲,則思武臣。石聲磬(4),磬以立辨⑤,辨以致死(6)。君子聽磬聲,則思死封疆之臣(7)。絲聲哀,哀以立廉,廉以立志。君子聽琴瑟之聲,則思志義之臣。竹聲濫(8),濫以立會(9),會以聚眾。君子聽竽、笙、簫、管之聲,則思畜聚之臣(10)。鼓鼙之聲讙(11),讙以立動,動以進眾。君子聽鼓鼙之聲,則思將帥之臣。君子之聽音,非聽其鏗鏘而已也(12),彼亦有所合之也。

作品注釋

①本節選自《樂記·魏文侯》。
②鏗(keng):鐘的聲響。
③橫:指氣勢充沛。
(4)磬:同“硜”(keng),擊石的聲音。
(5)辨:指節義分明。
(6)致死:獻身。
(7)封疆:邊疆。
(8)濫:聚合。
(9)會:匯集。
(10)畜聚:聚集。
(11)鼙(pi):小鼓。讙(huan):喧鬧。
(12)鏗鏘:這裡指樂器的聲音。

作品譯文

鐘聲響起聲鏗鏗,鏗鏗聲可以表示號令,號令可以使人氣勢勃發,氣勢可以激起勇氣。君子聽到鐘聲,會想起武將。石磬響起聲硜硜,硜硜聲可以表示節義分明,節義分明可以使人獻身。君子聽到琴瑟聲音,會想起為保衛疆土獻身的臣下。絲弦聲響起聲悲哀,悲哀之聲可以使人正直,正直可以使人充滿志氣。君子聽到琴瑟的聲音,會想起有志氣的臣下。竹管樂可以發出多種聲音,多種聲音可以表示聚合,聚合則能使眾人集聚,君子聽到竽、笙、簫、管的聲音,會想起能集聚民眾的下臣。鼓鼙聲響起很喧騰,喧騰的聲音年可以使人激動,激動可以促使民眾前進。君子聽到鼓鼙聲會想起統率民眾的臣下。君子聽音樂,不止是聽音樂的鏗鏘之聲,而是要從其中生髮出聯想和共鳴。

作品解讀

看來君子大人和小民百姓聽音樂也會有所不同。小民百姓心裡想著的是油鹽柴米,聽音樂就是聽個高興,聽到什麼就是什麼,樂聲停止也就停止了。君子大人就不同了,他們心裡裝著國家大事和治國平天下的理想,時時刻刻想著做一個高尚的人,所以聽到音樂就會與統治、政治、道德聯繫起來,從中體會到治國平天下的道理。
革命導師馬克思曾經說過,對於不懂音樂的耳朵,再美的音樂也沒有意義。這個說法不錯,聽音樂的確需要有修養,有訓練有素的耳朵和大腦。君子大人們和小民百姓的差別,也體現在這一點上。君子有機會受到良好的教育和薰陶,而百姓卻沒有。所以,對君子有意義的音樂,對百姓卻顯示不出意義來。
再有一層,能從音樂中聽出什麼來,還取決於聽者的生活經歷、閱歷和所思所想。君子們同百姓相比,可以讀書識理,可以周遊列國,可以出入朝廷,經歷、閱歷和所思所想自然比小民百姓豐富得多,從音樂中聽出的東西也要多得多。
這個道理不僅適用於音樂欣賞,同樣也適用於其它藝術的欣賞。欣賞者是站在自己的專業修養水平和生活閱歷的起點上來進行欣賞活動的,而且要受這個起點的局限,使欣賞帶上個人色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