鐔

漢字:鐔

繁體字:鐔

(1)劍柄末端的突起部分,狀如蕈類,中空,上有孔,吹而有聲。也稱劍首、劍珥、劍鼻。

(2)指刀、劍之柄與刀、劍之身連線處的兩旁突出部分。

(3)因喻險要地勢。

(4)古代兵器,形似劍而小。

(5)姓。東漢有鐔顯。見《後漢書·循吏傳》。鐔氏族人後來分為三支:一支讀音為tán(ㄊㄢˊ),則為蜀漢丞相諸葛亮所定,先分布在今重慶一帶,後分遷到今山東地區,目前人數最多的一支;一支讀音為chán(ㄔㄢˊ),為古巴人的原讀音,分布在今雲南、四川、黑龍江一帶。人數次之;第三支讀音為shàn,為逃避戰火和滅族之災,躲避在甘肅成縣鐔壩一帶,後有一支遷徙至甘肅康縣兩河(靠近陝西略陽)一帶。這三支鐔姓氏族實則同屬一族,且目前tán、chán、shàn三支加起來人數也極少。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鐔
  • 拼音:xín、shàn、chán、tán
  • 注音:ㄒㄧㄣˊ
  • 釋義:劍柄末端的突起部分
字形結構,編碼信息,基本解釋,詳細解釋,漢語大字典解釋,音韻參考,古籍解釋,姓氏,

字形結構

簡體部首:釒
部首筆畫:5
總筆畫:17
繁體部首:金
日本刀鐔日本刀鐔
部首筆畫:8
總筆畫:20
康熙字典筆畫( 鐔:20; )
首尾分解查字:釒覃(jinqin)
漢字部件構造:釒覀日十

編碼信息

五筆86:QSJH
五筆98:QSJH
倉頡:XCMWJ
四角號碼:81746
UniCode:U+9561
規範漢字編號:6245
筆順編號:311 1 5 1 25221251112
筆順讀寫:撇橫橫橫折橫豎折豎豎橫豎折橫橫橫豎

基本解釋

鐔(鐔)xín
1、寶劍的劍鼻,劍柄和劍身連線處的兩旁突出部分。亦稱“劍口”、“劍環”。
2、古代兵器,似劍而狹小。

詳細解釋

xín 形聲。字從金從覃,覃亦聲。“覃”意為“黑洞洞”。“金”與“覃”聯合起來表示“一種有著黑洞洞劍鞘口的寶劍”。本義:長劍劍鞘。鐵劍劍鞘。轉義:扣住劍鞘口的劍鼻(劍環)。說明:青銅劍都很短。本字強調劍鞘口黑洞洞,那一定是指鐵劍。鐵器、鐵劍在我國出現的時間是在戰國時代。因此判斷“鐔”字的出現不早於春秋晚期。
【名】
劍柄與劍身連線處兩旁突出的部分〖swordnose〗。亦稱“劍鼻”、“劍口”、“劍首”、“劍環”等
天子之劍,以……周宋為鐔。——《莊子》
古代兵器名,形似劍而小〖nameofaweapon〗
延壽又取官銅物,候月蝕鑄作刀、劍、鉤、鐔。——《漢書》
另見chán;tán;shán

漢語大字典解釋

[①][xín]
[《廣韻》徐林切,平侵,邪。]
[《廣韻》徒含切,平覃,定。]
[《廣韻》餘針切,平侵,以。]
“鐔1”的繁體字。

音韻參考

[ 平水韻 ]:下平十二侵·下平十三覃·去聲二十七沁
[ 粵 語 ]:taam4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唐韻》徐林切《集韻》《韻會》《正韻》徐心切,𠀤音尋。《說文》劒鼻也。《徐鍇曰》劒鼻,人握處之下也。《正韻》三蒼云:劒口。
劒環。司馬彪云:劒珥。《戰國策》無鉤竿鐔蒙須之便。《注》鐔,劒珥鼻也。
《前漢·韓延壽傳》鑄作刀劒鉤鐔。《注》鐔,似劒而小。
縣名。《前漢·地理志》牂牁郡鐔封縣。
姓。漢豫州刺史鐔顯。
《廣韻》夷針切《集韻》餘針切,𠀤音淫。義同。《戰國策·鐔蒙注》《前漢·地理志·鐔封縣注》《韓延壽傳·劒鐔注》𠀤兼尋淫二音讀。
《廣韻》《正韻》徒含切《集韻》《韻會》徒南切,𠀤音覃。《張衡·東京賦》底柱輟流,鐔以大岯。《注》大岯險,同劒口也。鐔,徒南反。
縣名。《前漢·地理志》武陵郡鐔成縣。《注》鐔音譚。《淮南子·人閒訓》一軍塞鐔城之嶺。《注》鐔城,在武陵西南,接鬰林郡。
《後漢·𨻰寵傳》寵到顯用良吏王渙鐔顯等,以為心腹。《注》鐔,徒南反。《正字通》姓有潭尋二音,漢鐔政,明鐔鑒,一讀尋,一讀潭。
《類篇》徒感切,潭上聲。劒口也。《莊子·說劒篇》周宋為鐔。《注》鐔,徒感反。劒口也。
《集韻》尋浸切,音蕈。刀本。
達各切,音鐸。劒珥。

姓氏

[鐔姓](chán,tán,shàn)
單一淵源:源於地名,出自古巴國鐔地,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在史籍《後漢書·南蠻西南夷列傳》中記載:“巴郡、南郡蠻,本有五姓:巴氏、樊氏、鐔氏、相氏、鄭氏。皆出於武落鐘離山,其山有赤、黑二穴,巴氏之子生於赤穴,四姓之子皆生黑穴。未有君長,具事鬼神,乃共擲劍於石穴,約能中者,奉以為君。巴氏子務相乃獨中之,眾皆嘆。又令各乘土船,約能浮者,當以為君。余性悉沉,惟務相獨浮。因共立之,是為廩君。乃乘土船,從夷水至鹽陽。鹽水有神女,謂廩君曰:‘此地廣大,魚鹽所出,願留共居。’廩君不許。鹽神暮則來取宿,旦化為蟲,與諸蟲群飛,掩蔽日光,天地晦冥,積十餘日,廩君伺其便,因射殺之,天乃開明。廩君於是乎君夷城,四姓皆臣之。廩君死,魂魄世為白虎,巴氏以虎飲人血,遂以人祠焉。”《後漢書》記載的這段與巴人起源有關的歷史傳說,實際上出自戰國時期成書的史書《世本》。而在《世本》中記載的先秦時期各地貴族的譜系,則又有更早的歷史文獻和口碑淵源。
據此,鐔氏一族起源於古巴國鐔地(鐔封縣,今雲南文山州,一說今重慶嘉陵江鐔家壩)。鐔氏分有三支:一支讀音為chán,為古巴人原讀音;一支讀音為tán,一支讀音為shán,為蜀漢丞相諸葛亮所定讀音;其實都是一族人,均分布在今山東、山西、雲南、四川、重慶、甘肅隴南成縣鐔河鄉鐔壩一帶。
據說,古巴國鐔地原為巴國人制劍之處所,還盛產井鹽。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皆以製作、磨礪青銅劍揚名。漢朝以後,青銅劍逐漸被鋼鐵劍所替代,並趨於定型,即劍身中有脊,兩側有刃,前有劍尖,中有劍首,首有淺棱脊,脊末有頸,頸端設環處稱“鐔”,此外尚有劍鞘、劍穗等附屬飾物。“鐔”即劍格,亦稱護手,後泛指劍身與劍柄之間作為護手的擋鋒部件。而刀的擋鋒部件即護手則稱為“鍔”,今許多字典解釋“鍔”為刀、劍的“刃”,謬誤。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