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海樓(古代潮州府衙)

鎮海樓(古代潮州府衙)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9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潮州府鎮海樓建於明成化元年(公元1368年),是明代潮州府衙署譙樓(俗稱府樓),府樓建築結構堅固,用石砌成圍牆,欄桿以108隻木雕猴子作為裝飾此外,鎮海樓還起瞭望、防禦的作用。

鎮海樓作為歷代潮州主官履職的場所,是潮州作為歷代縣、郡、州、路、府治所的象徵標誌,也是潮州作為粵東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這一輝煌歷史的有力見證。辛亥革命時期,潮州府署毀於戰火,很長一段時間無跡可尋。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鎮海樓
  • 建造年代:明成化元年
府樓木猴,

府樓木猴

潮州府鎮海樓建於明成化元年,是明代潮州府衙署譙樓,俗稱府樓。府樓建築結構堅固,用石砌成圍牆,欄桿以108隻木雕猴子作為裝飾。猴子雕刻比例準確,線條簡練,造型各異,神態生動。因裝飾於府樓建築,民間稱之為“府樓猴”。之所以用猴子作為裝飾,原因是州府在古代為百里方圓的侯郡,“猴”諧音“侯”,故用猴子裝飾。
府樓猴原有108隻,辛亥革命期間革命軍圍攻潮州府署,逼迫清兵投降,潮州知府以府樓為據點頑固抵抗,革命軍火燒府樓,木雕猴子也隨著化為灰燼,所存兩隻因此前被民間盜走當作神像在家供奉而倖存,後收藏於潮州市博物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