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日報

鎮江日報

《鎮江日報》於1956年創刊,是江蘇省鎮江地區最大的、綜合實力最強的日報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鎮江日報
  • 語言:中文
  • 創刊時間:1956年8月1日創刊
  • 出版周期:日刊
  • 地區:江蘇
  • 印刷廠:鎮江日報印刷廠
歷史沿革,報刊版面,印刷設備,技術實力,發展價值,人才戰略,

歷史沿革

《鎮江日報》1956年8月1日創刊,先後停刊、復刊、更名、改版多次。初名《鎮江市報》,為中共鎮江市委機關報。設總編室,下設秘書、工業、綜合、黨的生活、群工、文藝、行政7個組,工作人員28人。周3刊,4開4版。1957年4月1日因紙張供應困難而停刊。
鎮江日報標識鎮江日報標識
1957年7月2日《鎮江市報》復刊,1958年6月1日更名為《鎮江日報》(其時鎮江日報社和丹徒報社合併),周3刊改為周6刊,4開4版。1960年12月31日,改為8開2版,在編人員有29人,周6刊(星期日無報)。1966年12月22日,因“文化大革命”停刊。  1967年1月11日,《鎮江日報》社被鎮江市各派“造反派”組成的《鎮江日報》社接管委員會接管,後實行軍管。同年2月27日該委員會撤銷。1967年6月17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鎮江衛戍區決定,《鎮江日報》改為《鎮江日報》電訊版,不刊載本地新聞。出刊至1968年7月8日止。1968年7月30日,鎮江市革命委員會決定:原《鎮江日報》更名為《紅鎮江報》,為鎮江市革命委員會機關報,周6刊,4開4版。同年12月29日鎮江專區革命委員會決定:改為鎮江專區革命委員會機關報。1971年7月31日停刊。  1982年3月1日《鎮江日報》復刊(復刊前曾出《鎮江通訊》4期),定名為《鎮江市報》,為中共鎮江市委機關報。重新建立機構,調配人員,成立編委會,下設政文、經濟、群工等科,工作人員30多人。4開4版,周3刊,後改周4刊。1985年1月,更名為《鎮江日報》,4開4版,周6刊(星期一無報)。發行量由創刊時的3270份,增加到1985年的4.7萬份。鎮江日報印刷廠承擔印刷。有工作人員80多人,設二室五部一科,其中采編人員53人。經費來源於地方財政補貼和營業收入

報刊版面

《鎮江日報》(《鎮江市報》)創刊初期的版面安排:一版為國內外重大新聞、本報社論、本市新聞、小專欄,並轉載《人民日報》和《新華日報》重要社論;二版為地方新聞、通訊、短評、新聞述評、照片;三版為文化生活、學習生活、黨的生活、讀者來信;四版辟“天下大事”、“祖國前進”、“時事講話”等專欄。
1956年至1957年,《鎮江日報》的內容主要是宣傳貫徹中共“八大”會議精神,促進全市工農業生產的發展;教育民眾,適應社會主義建設和社會主義改造的新形勢;反映民眾的意見和要求,調動全市人民建設社會主義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開展整風反右鬥爭和增產節約運動。  1958年至1959年,《鎮江日報》的版面和內容,在“左”傾錯誤的影響下集中宣傳“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宣傳“三面紅旗”,配合反右傾運動,“採取言論、文章、新聞、通訊、漫畫、雜文、通欄標題等一起運用的方法”,加強宣傳。  1960年以後《鎮江日報》宣傳貫徹中央關於“調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改變了過去集中版面內容,突出配合中心的做法,採取“新聞以中小為主,大中小相結合,力求圖文並茂”的方法,解決了灌輸式的新聞組版問題。同時縮小報頭、日曆和廣告版面;報紙從6欄改為7欄;更換嵌條,縮小行距,擴大版面,增多字數,加大新聞用稿容量,從而內容比較豐富,版面亦比較活潑。1960年底《鎮江日報》改為8開2版,周6刊。對版面作了調整:一版為要聞;二版上半版為時事,下半版為地方新聞,副刊每周兩期。國際國內訊息占報紙整個版面的1/4。專欄設有“黨的生活”、“要聞簡報”、“讀者來信”、“講時事”、“祖國各地”、“天下大事”、“在兄弟國家”、“西方世界”、“讀報知識”等。在這一段時期里,《鎮江日報》仍然繼續宣傳“三面紅旗”的成就,同時,進行社會主義、團隊精神愛國主義的教育;宣傳發展國民經濟以農業為基礎,以工業為主導的總方針和以調整為中心的八字方針;宣傳組織好人民的經濟生活,開展勤儉節約活動;鼓舞和激勵幹部民眾團結一致,滿懷信心克服困難,促進工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  “文化大革命”期間,《鎮江日報》、《紅鎮江報》的大部分版面用於刊登新華社電訊稿和照片,轉載“兩報一刊”(《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紅旗》雜誌)的社論和重要文章;刊登長篇訊息、通訊和大批判文章;大量報導“文化大革命”的訊息,宣傳以階級鬥爭為綱的“左”的路線。  1982年,《鎮江日報》復刊以來版面和內容的安排:一版為國內、本市重要新聞,社論、評論員文章,並附有“新聞故事”、“星期特寫”、“畫中有話”等欄目;二版為經濟信息、市縣訊息,並附有“北固山下”、“讀者來信”、“市場巡禮”、“農村新貌”、“車間班組”等專欄;三版副刊有:“夢溪”(綜合性副刊,主要介紹鎮江的文史資料、名勝古蹟、風俗掌故等)、“甘露”(是全市專業、業餘作者發表各種文藝作品的園地,以刊登小說、詩歌、散文等為主)、“晨光”(是文學青年的專頁,主要刊登青年文學愛好者的習作,並附有“寫作知識”、“文壇趣聞”、“作家軼事”等)、“科苑”(介紹科學技術,普及科學知識),“博覽”(報刊文摘);四版為國際訊息、電視節目預告、廣告等。以後略有變化。1985年改為周6刊後,加大版面用稿容量,各版平均用稿達15篇以上。  1982年至1985年《鎮江日報》的內容,主要以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二大”精神,圍繞全面改革,開創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為中心,加強經濟建設、精神文明建設、黨的建設民主與法制建設的宣傳報導。在這一段時間裡,《鎮江日報》有20餘篇新聞稿件分別榮獲全國、省好新聞作品獎。

印刷設備

《鎮江日報》創刊初期,沒有印刷設備,由鎮江工業局投資3萬元人民幣,在前進印刷廠增設了一個印報車間,承印報紙。報用鋅版由常州振群製版所承制。電台是由市委調撥團市委的一台十燈收音機改裝成的。
1960年《鎮江日報》籌建印刷廠,從前進印刷廠撥進對開機2台、四開機2台,及其他輔助設備等。1965年鎮江日報印刷廠(在鎮江市南郊涵洞旁)建立。1968年8月至1971年2月有對開機10台、四開機2台、圓盤機6台、鑄字機6台、鑄條機1台、製版機1台,及其他一些設備。1971年《紅鎮江報》停刊後,印刷廠劃歸鎮江地委機關。  1982年《鎮江日報》復刊時,印刷廠又重新劃給報社。1985年在原有設備的基礎上,增添了1台小型高速印刷機及其他一些設備。
目前,已經實現了全部智慧型化印刷。

技術實力

《鎮江日報》資金雄厚,技術一流,是國內日報中的典範。鎮江日報力爭做成國內日報中最優秀者之一,也歡迎鎮江地區廣大網友為鎮江日報的發展獻計獻策,共圖美好明天。鎮江日報立足鎮江,面向全省、發行全國,鎮江日報先後在鎮江地區廣泛建立記者站,同時在外地設立辦事處,現有職工數百人。
鎮江日報

發展價值

《鎮江日報》立足鎮江,面向全國。鎮江日報營業收入年年遞增,一年一個台階。鎮江日報大力發展人才戰略,歡迎有識之識加盟,鎮江日報對員工待遇實行下不封頂政策。
《鎮江日報》所在地鎮江地區是地產富饒之地,鎮江地區網際網路行業發展迅速,網站眾多,鎮江日報電子版是其中之一,並已發展成為鎮江地區日報電子版中的優秀網站之一。該地除鎮江日報外,還有其它一些日報電子版。

人才戰略

鎮江日報在多年的辦報過程中,鍛鍊出一支精幹的日報采編隊伍,先後有多名記者被評為“優秀新聞工作者”等稱號。全國許多廣告客戶就是通過鎮江日報進入日報地區、占領鎮江市場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