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安臘肉

鎮安臘肉

臘肉,又叫燻肉,是商洛市鎮安一帶的地產特產,是鎮安人請客送禮的傳統佳品,鎮安縣加工製作臘肉的傳統習慣不僅久遠,而且普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臘肉
  • 外文名:oldmeat
  • 屬性:特色食品
  • 產地:鎮安
簡介,特色,食用方法及可做菜品,案板肉,豆醬肉,青椒炒肉,臘肉炒粉皮,

簡介

每逢冬臘月,即“小雪”至“立春”前,家家戶戶殺豬宰羊,除留夠過年用的鮮肉外,其餘乘鮮用食鹽,配以一定比例的花椒、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醃入缸中,7-15天后,用棕葉繩索串掛起來,滴乾水,進行加工製作。選用柏樹枝、甘蔗皮、椿樹皮、功柴草火慢慢燻烤,然後掛起來用煙火慢慢熏乾而成。或掛於燒柴火的灶頭頂上,或吊於燒柴草做飯或取暖,是熏制臘肉的有利條件,即使城裡人,雖不殺豬宰羊,但每到冬臘月,也要在那市場上挑幾塊臘肉,品品腊味。如自家不燒柴火,便托下親友熏上幾塊。
熏好的臘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透明發亮,色澤鮮艷,黃里透紅,吃起平味道醇香,肥不膩口,瘦不塞牙,不僅,不僅風味獨特,營養豐富,而且具有開胃、去寒、消食等功能。陝南臘肉保持了色、香、味、形具佳的特點,素有“一家煮肉百家香”的贊語。
臘肉從鮮肉加工、製作到存放,肉質不變,長期保持香味,還有久放就壞的特點。此肉因系柏枝熏制,故夏季蚊蠅不爬,經三伏而不變質,成為別具一格的地方風味食品。鎮安臘肉以獨特的製作方法和獨一無二的口感名揚海外。
鎮安宰殺的年豬羊,均供自食,每年旺為淡貯,終提享用。佐餐、下酒、宴客、饋友、逢年過節,都離不開臘肉。因此同般農家,均以此為家常必備之鄉食,遂成鄉土美味。特別是深山人家,以家藏臘肉的多寡,來衡量貧富的標誌。商洛鎮安的臘肉文化因此也顯得妒恨後而獨具特色。

特色

鎮安臘肉以肉醇、鮮嫩、環保而享譽省內外。在肉豬飼養過程中,淳樸的山民用山野菜、野草、野果夾粗糧餵食,不含飼料和添加劑。春初產養,汲春、夏、秋、冬四季天地之精氣,長過三百餘斤,立冬而宰。經加鹽醃製,燻烤六六三十六天后,可保存兩至三年不腐,食之油而不膩,聞之香味淳厚,多食強身健體,素有“三天不食(臘)肉,不知世間味”之說。

食用方法及可做菜品

首先將肉用明火燒焦肉皮,用溫水浸泡半小時,洗淨,加乾辣椒、花椒、蒜、大茴、清水蓋過肉麵而煮,待煮沸後用文火慢煮至熟。

案板肉

將煮熟的精肉連肥帶瘦橫切為薄片(約1cm)放於盤中,蘸大蒜辣子食用,風味獨特(大蒜辣子是用棒槌將辣椒加鹽和大蒜搗細加水做成),酒前食之不醉。

豆醬肉

將煮好的肉切成片放於鍋內用文火慢炒,待油出後將豆醬放於鍋內,放蒜苗,立即盛盤,是吃米飯之上菜。

青椒炒肉

將肉切成片用文火炒出油後,放青椒於鍋內(青椒最好略辣)加蒜苗、鹽少許出鍋,食用。(陳昌林)

臘肉炒粉皮

臘肉炒粉皮是鎮安的傳統名菜,臘肉香而不膩,粉皮滑軟爽口,是佐酒的佳肴。
《重修鎮安縣誌》中有載“年節時,家稍寬裕者,無不宰豬,醃以鹽,,熏以煙,即為臘肉”。 鎮安的臘肉炒粉皮不同與飯店、賓館裡的臘肉炒粉帶,它是選用上好的臘肉和潔白的洋芋粉精工細作而成。
將選好的臘肉,最好是豬後臀肉,肥瘦都有,用溫水洗淨,放在鐵鍋里煮熟,切成薄片待用。洋芋粉放大碗內,放鹽、水適量,鮮蛋一枚,攪攔成糊狀。鍋置火上,把粉糊製成硬幣厚的粉皮,將其切成菱形方塊待用。置炒鍋,放臘肉烤炒,瀝出油來時,放蔥,姜略炒,再放青椒,粉皮翻炒,出鍋時放蒜泥即好。成菜香氣四溢,爽滑可口,臘肉棕紅,粉皮白中微黃,色美味香 ,營養豐富,回味悠長,是招待賓朋的首選菜餚。粉皮的厚薄程度,亦可展示主婦的廚藝。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