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一村村民委員會是因地處姚橋鎮的中心,為區別鎮二村,故名的地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鎮一村村民委員會
- 羅馬字母拼寫:Zhènyīcūn Cūnmínwěiyuánhuì
- 性質:歷史地名
- 設立年份:1983年
鎮一村村民委員會是因地處姚橋鎮的中心,為區別鎮二村,故名的地名。
鎮一村村民委員會是因地處姚橋鎮的中心,為區別鎮二村,故名的地名。地名來歷 鎮一村村民委員會得名於1983年。 地名含義 因地處姚橋...
巍山一村村民委員會 巍山一村村民委員會,2004年廢止的地名。地名含義 表示地處巍山和序數為一。歷史沿革 解放初為巍山鎮一村,1952年為第一居委會,1956年稱上街頭高級社,1958年為第一生產隊,1961年稱巍山一大隊,1983年改稱巍一村委會。2004年併入巍山社區。
村民委員會可以根據村民居住狀況、集體土地所有權關係等分設若干村民小組。 第四條 中國共產黨在農村的基層組織,按照中國共產黨章程進行工作,發揮領導核心作用,領導和支持村民委員會行使職權;依照憲法和法律,支持和保障村民開展自治活動、直接行使民主權利。 第五條 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對村民委員會的...
依法規範村民委員會選舉程式 1.規範村民選舉委員會產生程式。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必須依法推選產生,任何組織或個人不得任意指定、撤換。提倡按照民主程式將村黨組織負責人推選為村民選舉委員會主任,主持村民選舉委員會工作,發揮村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村民選舉委員會成員依法被確定為村民委員會成員候選人的,應當退出村民...
“村民自治”的提法始見於1982年我國修訂頒布的《憲法》第111條,規定"村民委員會是基層民眾自治性組織"。"四個民主"的提法始見於1994年民政部下發的關於開展村民自治示範活動的通知之中。從"村民自治"到"四個民主",我們對基層民主的認識是逐步完善、逐步提高的。具體內容 村民自治,簡而言之就是廣大農民民眾直接...
該大隊屬黃山人民公社,並改為一村大隊,1981年將一村大隊改為黃山一村大隊,1982年黃山公社改為黃山館公社,屬之,1984年成立村民委員會,屬黃山館鄉,1989年4月屬黃山館鎮。2013年與黃山二村、黃山三村、黃山四村、隋家、大泊子、店子、臧格莊、馬家、姚家十個村合併成立黃山館新村村民委員 會。
古窯一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9月慈谿縣人民政府命名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古窯浦序數為一而得名。歷史沿革 民國時屬古窯鄉,1950年6月為古窯鄉一村,1959年2月屬岐山管理區,1961年11月為五洞閘公社九大隊,1981年7月更名為古窯一大隊,1983年9月改制為五洞閘鄉古窯一村,1992年5月屬師橋鎮。2000年11月併入...
村民委員會協助鄉鎮人民政府開展工作。第二章 村民委員會的組成和職責 第六條 村民委員會成員依照《山東省村民委員會選舉辦法》直接選舉產生。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其中應當有婦女成員,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第七條 村民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屆滿應當及時舉行...
村民選舉委員會議事實行少數服從多數的原則。第十條 村民選舉委員會在縣(市、區)和鄉、民族鄉、鎮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指導小組的指導下,履行下列職責:(一)開展宣傳動員工作,對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的村民告知選舉事項,並解答有關選舉的詢問;(二)制定本村選舉工作實施方案;(三)確定選舉工作人員;(四)登記、審核...
村民委員會協助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開展工作。第二章 村民委員會的組成和職責 第六條 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村民委員會成員中,應當有婦女成員,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對村民委員會成員,根據工作情況,給予適當補貼。第七條 村民委員會根據需要設人民...
第五條 村民委員會換屆選舉工作由省人民政府統一部署,各級人民政府組織實施。民政部門負責指導本行政區域內村民委員會的選舉工作。第六條 各級人民政府組織指導村民委員會選舉工作所需經費,由本級財政列支。村民委員會選舉所需的費用一般由本村解決;村解決有困難的,由鄉、民族鄉、鎮予以補助。第二章 選舉工作機構...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鄉(鎮)衛生院,有衛生所2個,衛生所面積為190.00平方米,有鄉村醫生2人,距離鎮衛生院3.00公里。建有公廁1個,建有垃圾集中堆放場地5個,人畜混居的農戶0戶。 特色產業 新村村民委員會主要產業為種養殖業,主要銷售往本縣、省內、省外。2014年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3996.50萬元,該村目前...
第七條 村民委員會根據村民居住狀況、人口多少,按照便於民眾自治的原則設立。村民委員會一般設在自然村;幾個自然村可以聯合設立村民委員會;大的自然村可以設立幾個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設立、撤銷、範圍調整,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提出,經村民會議討論同意後,報縣級人民政府批准。第八條 村民委員會由...
勐佑鎮魚塘村村民委員會,屬於山區。距離村委會0.10公里,距離鎮8.00公里, 國土面積24.09平方公里,海拔2000.00米,年平均氣溫16.20℃,年降水量130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4205.00畝,其中人均耕地1.04畝;有林地15500.00畝。全村轄27個村民小組,有農戶1027戶,有鄉村人口4105人,其中...
平一村村民委員會是1961年設立的地名。地名含義 1961年成立平原公社時,九龍村分建三個大隊。以序數命名為平一大隊。1984年4月,建立平一村委會。歷史沿革 解放初屬九龍鄉九龍行政村,1956年併入平原鄉,1958年屬平原管理區,1961年成立平原公社時,九龍村分建三個大隊。以序數命名為平一大隊。1984年4月,建立平...
第三條 村民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和委員由村民直接選舉產生。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指定、委派或者撤換村民委員會成員。村民委員會每屆任期三年,屆滿應當按照規定及時舉行換屆選舉。村民委員會成員可以連選連任。村民委員會的換屆選舉時間由省人民政府統一規定。因特殊情況需要延期換屆的村,應當由所在地的鄉鎮人民政府報縣(...
東一村村民委員會,1983年9月慈谿縣人民政府關於政社分設的有關檔案的地名。地名含義 以村居鄉最東首,故名。歷史沿革 清乾隆年間村落形成,解放初屬餘姚縣勝山鄉。1950年4月為勝東鄉一村,1954年10月劃歸慈谿縣,1956年2月屬勝山鄉。1959年2月屬勝東管理區;6月,屬勝山管理區。1961年11月為勝山公社東一...
岔路村隸屬於雲南省普洱市寧洱哈尼族彝族自治縣磨黑鎮慶明村民委員會,屬於壩區,位於磨黑鎮東北邊,是慶明村委會所在地。據有關資料顯示,該村距離慶明村委會0.50公里,距離磨黑鎮2.00公里。國土面積2.10平方公里,海拔1,200.00米,年平均氣溫18.00℃,年降水量1,25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玉米等農作物。
第八條 村民委員會成員實行任職補貼。補貼標準和辦法由鄉、民族鄉、鎮人民政府按有關規定提出指導意見,交由村民會議或村民代表會議根據本村經濟狀況和村民委員會成員的工作情況討論決定。補貼經費從村辦經濟的收益和符合國家有關規定的其他收益中解決,縣、鄉兩級財政給予適當補助,並根據本地情況合理調整。第九條 ...
桃園自然村,隸屬於雲南省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縣龍朋鎮桃園村民委員會,地處龍朋鎮東邊。該村距鎮政府所在地7公里,到鎮政府道路為彈石路面,交通方便,距縣城61公里。該村東鄰己沖村,南鄰六街村,西鄰六街村,北鄰小路南村。轄桃園、八甲等14個村民小組。現有農戶504戶,有鄉村人口1892人,其中農業人口...
第四條本市建立健全以村黨組織為核心,村民委員會為主導,村民為主體,村務監督委員會、村集體經濟組織、駐村企業事業單位、民眾團體、社會組織等共同參與的村級治理體系。第五條鄉、鎮人民政府指導、支持、幫助村民委員會依法開展自治活動,但是不得干預依法屬於村民自治範圍內的事項,不得侵占或者違規處置村、村民小...
第二條 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具體人數由鄉級人民政府根據各村實際情況提出後,交村民會議或者村民代表會議討論決定。村民委員會成員中,應當有婦女成員,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民族村的村民委員會,以建立民族村的少數民族村民為主組成。第三條 村民委員會主任、...
村民委員會協助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開展工作。第二章 村民委員會的組成和職責 第六條 村民委員會由主任、副主任和委員共三至七人組成。村民委員會成員中,應當有婦女成員,多民族村民居住的村應當有人數較少的民族的成員。對村民委員會成員,根據工作情況,給予適當補貼。第七條 村民委員會根據需要設人民調解...
村規民約是由村民會議制定,報鄉、民族鄉、鎮的人民政府備案,由村民委員會監督、執行的具有公約性質的規範性檔案。它不得與憲法、法律和法規相牴觸。居委會 1、居民委員會的設定。居民委員會的設立是以實現居民自治為目的,以根據居民居住狀況、便於居民自治為原則,以100-700戶作為所轄居民戶數的範圍。根據《...
村兩委班子是設在鄉鎮(街道)下一級行政村的組織機構,即村黨支部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簡稱村“兩委”。黨的基層組織 簡述 黨章第三十條規定: 企業、農村、機關、學校、醫院、科研院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人民解放軍連隊和其他基層單位,凡是有正式黨員三人以上的,都應當成立黨的基層組織。村黨的委員會、總...
農村自治組織是指由中國大陸地區鄉(鎮)所轄的行政村的村民選舉產生的民眾性自治組織。簡介 村民委員會是農村自治組織 其產生的依據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第二條:村民委員會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基層民眾性自治組織,實行民主選舉、民主決策、...
那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在實行聯產承包責任制的過程中,廣西壯族自治區羅城縣和宜山縣的一些村,自發地把農民組織起來,創立了村民委員會這一組織形式。起初這一組織形式並不叫村民委員會,有的叫“村治安領導小組”,有的叫“村管會”。從1981年春天起,開始改稱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的建立,使農村日常...
村,又叫鄉村、農村、鄉下、村莊等,有的媒體又稱為自然村或行政村,它是民眾性自治單位,聚居的處所,是鄉、鎮以下的村級行政區劃單位,依據《村民委員會組織法》設立的村民委員會進行村民自治管理範圍,是中國基層民眾性自治單位。概念介紹 村一般由一個或多個家族聚居而自然形成,居民在當地從事農林牧漁業或手工業...
在1998年11月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村民委員會組織法》中,對村民委員會實行村務公開制度作出規定。“涉及村民利益的下列事項,村民委員會必須提請村民會議討論決定,方可辦理:(一)鄉統籌的收繳方法,村提留的收繳及使用;(二)本村享受誤工補貼的人數及補貼標準;(三)從村集體經濟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