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鎛鐘,青銅製,其特點是環鈕、平口、橢圓形或合瓦形器身。是一種古代大型單體打擊樂器,形制如編鐘,只是口緣平,器形巨大,有鈕、可特懸(單獨懸掛)在鐘懸上,又稱‘
特鐘’。它相對
編鐘言,後者為編懸,前者為特懸。編懸十六鐘共
簨,特懸者鑷鐘一簨。
歷史
起源
始見於殷末,盛行於東周。河南安陽殷墟出土樂器中已有,周代以來用於雅樂。按史籍記載,它應當是用來指揮樂隊、控制整體節奏的樂器。貴族在宴饗或祭祀時,常將它同編鐘、編磬相配相和,以槌叩之而鳴。一個重要問題是認定等級身份的樂懸禮制中只有鐘鎛而無磬。鼓管類因難以保存,無從判斷。
西周時期,諸侯樂懸只一面懸(《小胥》稱之為“特懸”)。王畿之內的卿、大夫可能也有樂懸,等級也可能高於諸侯國,但是缺乏直接史料。東周以後,諸侯樂懸多曲尺形兩面懸(《小胥》稱之為“判懸”),卿大夫為面懸。 “判懸”(兩面對峙之形)實際上是先秦貴族生時的樂懸擺列方式,為卿大夫燕樂鄉射所用。“曲懸”是諸侯級別貴族死後墓葬裏的擺放方式。兩者雖都是兩面懸樂,但是“曲懸”為曲尺形,“判懸”為兩列平行。一為生時所行、一為死後所用,似有別。“軒懸”之“軒”原意指是“曲輈藩車”,也就是馬車的車轅的 L形,記載似無誤。秦漢以後,因為文字演變,“曲”作“凵”形。而獨輈馬車車廂(輿)也正好是“凵”,因此漢以後學者誤以“軒懸”為“凵”形樂懸。《小胥》“凡懸鐘磬,半為堵,全為肆”與先秦史實正好相反,可能是秦漢京師授受之際錯記致誤。
編鎛
西周末期戎生編鐘、編鎛可能是秦地人(亦稱犬戎)中的聖者所創製的多序列音響器樂。它具有古樸、深沉、多變、神秘的豐富音色,可排出一個非常絕妙的現代多調性音列。編鎛大下相次,發音亦自成序列,故應為一套,但根據紋飾、音調及樂懸制度可分為幾組。編鎛的鎛體帶有渾圓的趨向,銑棱不很突出,枚較短,加之鎛的於口平齊,與同期甬鐘相比,具有發音綿延悠長的特性,若數枚鎛連續奏擊,易造成不同音頻相互干擾,出現“混響”,故不適於演奏速度較快的旋律。中國的編鐘類樂器(包括編鐃、鐸等),自殷商以來就採取了獨特的、鐘體呈合瓦狀的形制。近年來的研究表明,這是出於一鐘兩音的需要來進行設計的結果。
但是早期的編鐘,並未用來演奏完整的曲調,而主要用以演奏旋律中的骨幹音,以加強節奏,烘托氣氛,誠如《國語·周語》中所說“鐘不過以動聲”、“金石以動之,絲竹以行之”的情形。演奏旋律的主體樂器,應是琴瑟笙管類樂器。所以,考古發現自殷商至西周穆王時期的鐘類樂器多為三個一組,溫縣殷鐃等即是實證。
至西周中晚期,用編鐘演奏旋律受到重視,為適應這一需要,首先要擴大編鐘的音域,健全編鐘的音列,於是出現了“柞鐘”(八個一套)、聞喜上郭村M210編鐘(九個一套)的規模。
春秋及其以後,編鐘的旋律性能被進一步強調,加之周室衰微,禮崩樂壞,各國諸侯無視周室權威,極力追求規模宏大的成套編懸。此時出現了像金勝村這19件一套的編鎛,以及河南信陽出土的13件一套的編鐘。對於加強編鐘的旋律性能來說,擴大規模只是解決了音域和音階方面的表層需要,這是首要的。隨著大規模編鐘的出現,尤其是用編鐘演奏旋律的實踐,使得編鐘“餘音混響”的缺陷越來越明顯,矛盾越來越突出。較好地解決了這一矛盾的卓越例證,則是湖北隨縣擂鼓墩一號墓的曾侯乙編鐘。而金勝村編鎛尚處於追求寬廣的音域、完善的音階這些適合演奏旋律表層需要階段:解決“餘音混響”的深層需要則尚未獲得重視,這可從採用豪華的“鎛”的形製得到側面的證明。當時晉國顯赫的趙氏家族,著眼於把編鎛作為權利和地位的象徵,著眼點不在於作為演奏的樂器。換言之,金勝村編博在當時禮器功能要超過樂器功能。
文獻記載
《周禮·春官 》:“鎛師掌金奏之鼓”,此處大概是指專門演奏鎛鐘的樂師。
《周語》記載,伶州鳩對周景王曰:細鈞有鐘無鎛,昭其大也。大鈞有鎛無鐘,甚大無鎛,鳴其細也。大昭小鳴,龢之道也。韋昭注曰:細,細聲,為角徵羽也。鈞,調也。鐘,大鐘。鎛,小鐘也,昭,明也。有鐘無鎛,為兩細不相和,故以鐘為節。明其大者,以大平細也。大謂宮商也。為兩大不相和,故去鐘用鎛,以小平大也。甚大,謂同尚大聲,故又去鎛。獨鳴其細,細謂絲竹革木也。大聲昭,小聲鳴,龢平之道也。
《左傳·襄公二十一年》曰:鄭人賂晉侯以師悝……歌锺二肆,及其鏄磬,女樂二八。晉侯以樂之
半賜魏絳,曰:“……子之教敢不承命。抑微子,寡人無以待戎不能濟河。夫賞,國之典也,藏在盟府不可廢也,子其受之!”魏絳於是乎始有金石之樂,禮也。
唐代 魏徵壽《隋書·音樂志》曰:又晉及宋、齊,懸鐘磬大準相似,皆十六架。黃鐘之宮:北方,北面,編磬起西,其東編鐘,其東衡大於鎛,不知何代所作,其東鎛鐘。太簇之宮:東方,西面,起北。蕤賓之宮:南方,北面,起東。姑洗之宮:西方,東面,起南。所次皆如北面。設建鼓於四隅,懸內四面,各有柷爆。帝曰:“著晉、宋史者,皆言太元、元嘉四年,四廂金石大備。今檢樂府,止有黃鐘、姑洗、蕤賓、太簇四格而已。六律不具,何謂四廂?備樂之文,其義焉在?”於是除去衡鐘,設十二鎛鐘,各依辰位,而應其律。每一鎛鐘,則設編鐘磬各一虡,合三十六架。植建鼓於四隅。元正大會備用之。
又曰:······齊神武霸跡肇創,遷都於鄴,猶曰人臣,故鹹遵魏典。及文宣初禪,尚未改舊章。宮懸各設十二鎛鐘於其辰位,四面並設編鐘磐各一簨虡,合二十架。設建鼓於四隅。郊廟朝會同用之。
文物出土
迄今為止發現的鎛鐘當中,有三件銘文上自名鎛,即素命鎛(春秋中期,齊國),叔夷鎛(春秋晚期,齊國),邾公孫班鎛(春秋晚期)。其他的鎛形制像鎛而銘文中稱為鐘。
素命鎛
1870年山西榮河后土祠出土
通高66、口長44、口寬34.8 cm
中國國家博物館藏,
蓋上小下大的合瓦狀,鏤空扁鈕作雙龍吞噬翼獸狀,器身兩面有微凸螺狀枚三十六個,篆間,鼓部飾雲雷紋。器身鑄銘18行175字,一曰174字,蓋因‘左素右命’合一字,(素命)讀作l ing。記素命的祖先鮑叔有功於齊國,桓公賜與采邑的史實。素命為了勉勵自己,鑄此樂器,兼以祭祀其亡母仲姜,並祝子孫後代幸福。
能原鎛
通高40.8cm,寬31.8cm,重18.84kg
清光緒十六年(1890年)江西瑞州(高安縣)出土,1956年交由故宮收藏。這件鎛用以懸掛的鈕由兩獸相對而成,兩面有36枚扁平乳丁,構成鎛身紋飾的主體,其餘部分則飾以蟠虺紋。此鎛的兩面正中和左右下角共鑄銘文20行48字:
夷莒甚□者元作□曰:“自祈□曰:□稱勞曰利,連余大邾,大□之主越。曰:余入邦,作利□小,其者□□□於子子。”行則曰:“自余”。
能原鎛是一成組的編鎛,由數器
銘文合為一整篇,本器銘文只是其中一段。這一組編鎛共有多少件,現已難於查考。已知除故宮這件外,台北故宮也有一件。從銘文內容來看,整組編鎛的數目遠不止這兩件。這組器上的文字極難釋讀,過去的學者依稀認出了“能原”二字,故名之為“能原鐘”,或乾脆承認無法釋讀,名之為 “奇字鐘”。春秋戰國時期,我國南方(如當時的楚、蔡、徐、曾、吳、越等國)盛行一種極為誇張的美術體字,被稱為“
鳥蟲書”,其特點是文字筆畫與鳥形畫混寫在一起。經過數代學者的研究分析,這種書體大多數字的書寫規律已被掌握,但鑄刻在越國樂器和兵器上的部分文字屬變體的鳥蟲書,仍難以釋讀,“能原鎛”就是其中的一組典型器物。
近來,
故宮博物院為解決金文研究中的這一難題,在院刊發起對“能原鎛”的討論,得到學術界的廣泛支持。其中,曹錦炎先生的論文對這組銘文的總體內容提出了解讀看法,現將他對鎛銘內容的分析轉述如下:“由於莒國擴張疆土,侵及了邾國,越國為之調停,主持了這次疆土劃分,並趁機擴土築城,將邾、莒兩國連在自己腳下。銘文記錄的就是越、邾、莒三方的盟辭內容。”
越,春秋時期南方古國,曾稱霸江南,並北上圖謀中原。本銘所反映的就是其北圖中原的行動之一。
曾侯乙“楚王鎛”
值得一提的,湖北隨縣擂鼓墩一號墓出土的戰國時期的曾侯乙青銅編鐘,共65枚,其中1枚就是
楚惠王贈送的鎛,即“楚王鎛”。這套編鐘設計精巧,造型壯觀,重2500多kg,加上橫樑、立柱等構件,用銅量達五噸之多。曾侯乙編鐘是我國迄今發現數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氣勢最宏偉的一套編鐘。
它由十九件小型鈕鐘,四十五件甬鐘,一件鎛鐘組成,分成八組懸掛在一座曲尺(L)形的鐘架上。十九個鈕鐘分為三組,掛在上層。四十五件甬鐘分為五組其中十二件最大的掛在下層,另三十三件中、小型的掛在中層。下層的中央則懸吊鎛鐘。
由於採用了特殊
甬鐘的形制,甬把粗碩長大,鐘體銑棱突出,於口上曲,兩銑角明顯下垂。舞、鼓、篆、甬各部,紋飾凹凸繁縟。這些措施,都有效地遏制了餘音的過度延展。特別是中下層音調較低的22個鐘,還採用了“長枚”來解決一般編鐘由於餘音過長帶來的“
餘音混響”的問題。另外,隨同這套出土的編鐘還有六支鐘槌 和兩根
撞鐘棒,演奏者可以雙手各持一支鐘槌敲擊中層與上層的鐘,或者雙手持棒撞擊下層的大鐘,每次要動員
五個人 同時演奏。腔內不設鐘舌,單用槌或棒從外面敲擊,是中國樂鐘固有的發音方式。
最令人嘆為觀止的是,雖然在地下埋藏了2400多年,但它的音質還是很好。四十五件甬鐘所發的樂音音域涵蓋了五個八度再加一個小三度,十二個半音齊備,只比現代鋼琴少了最高和最低的那兩個八度
音程,足可以演奏各種調性和調式的旋律。
曾侯乙編鐘的出土,除了展現先秦樂鐘的最高成就之外,其鐘架結構也增廣了世人對先秦音樂的認識。
遺落的蜜泉湖傳說
據史志記載:北宋紹聖三年(公元1096年)歲旱湖涸,但湖中有“八眼甘泉”涌流,可資飲用,當時受益民眾頌為“蜜泉”,遂以改作湖名。爾時,土人曾掘得“楚公鎛鐘”於此,當時縣令將此鐘送武昌府,卻被“投入兵器之冶”毀掉了。後人不復得見。
另據民國十年《湖北通志》錄趙明誠《金碌》記載:鐘上有“楚公為自作寶大鎛鐘孫子其永寶”14字銘文。
時秦少游感於此事,作《吊鎛鐘文》,
附錄:
吊鎛鐘文 宋代 ·秦觀
嘉魚縣傍湖中,比歲大旱,水皆就涸。而夜常有光怪,赫然屬天。鄉人相與志其處而掘之,得古鎛鐘焉。其形有兩欒,如合兩瓦,面左右九乳,總三十六。牙鼓、鉦舞、銿衡、旋斡之類,考之不與禮合者無幾。縣令施君識其寶,謀獻之太常,未果,乃輸武昌庫中。會其守解秩,佐攝事見而惡之,曰":那得背時物,畜之不祥也!"亟命投於兵器之冶。嗚呼!物之不幸有如是邪。昔九江吏盜顏忠肅之碑材,置其所述,歐陽詹聞而吊之以詞。予悲夫鎛鐘,古樂之器,先王所以被功德而和人神,審音之士,至有振車鐸於空地而求之者,非若九江碑材因人而貴也。而辱於泥塗,無所自救,遇其非鑒以觸廢。
好古之士焉得默默而已乎?乃作文以吊之。詞曰:
嗚呼,從方之生,謬形殊器。更首迭尾,雌雄相廢。朝為姜姬,夕為憔悴。或奇偶之相續,或九舛而一躓。清餓和黜,刑王眇貴。生犢失明,得駿折髀。洞所遇之參差,莽循環於一氣。《傳》曰:"
黃鐘毀棄,瓦缶雷鳴。"余始以為不然,今乃信之矣。嗚呼鎛鐘,何世所為?質不呈剛,形不露奇。協律中度,渾如天資。掩抑雖久,不見瑕疵。爰有兩欒,三十六乳。劂音琅然,小大隨叩。曷所挺之瓌偉,而偶沉於幽陋。辱泥塗之污漫,厭鱗鬛之腥臭。嗟筍虡②之一辭,遽月弦之幾彀。幸陽愆而水涸,天日恍其復覯。謂庭貢之是充,獲效鳴於
金奏。何夜光之暗投,卒按劍而莫售?嗚呼,赤刀大訓,天球
河圖,秦璽漢劍,趙璧隋珠,犍為之磬,汾陰之鼎,曲阜之履,天澤之弧,歷世相傳,以華國都。下至威斗錯刀,羯鼓之卷,破鏡缺符,遺簪墮珥,信無益於經綸,猶見收於好事。是鐘也,郊廟所薦,樂之紀綱。統和元氣,舞獸儀凰。令大河而更清,使左角其不芒。變化風俗,返乎羲皇。而乃廢於深淵,出而遇毀。殆藻盤之不如,矧牛鐸之敢企?此義夫志士所為疾心而切齒也。然余聞之:陰精之純,燥氣之裔。雖從火革,其質不變。一晦一明,昔者既然。僨而復起,可無畢年。嗚呼鐘乎,今焉在乎?豈復為樂,激宮流羽,以嗣其故乎?將憑化而遷,改服易制,以周於用乎?豈為錢、為鎛、為銍③、為釡,以供耕稼之職?將為鼎、為
鼐,以效烹飪之功乎?豈為
浮圖、老子之像,巍然瞻仰於
緇素乎?豈為麟趾裊蹄之形,翕然玩於邦國乎?豈為乾越之劍,氣如虹霓,掃除妖氛於指顧之聞乎?將為百鍊之鑑,湛如止水,別妍醜於高堂之上乎?新故相代,未始雲畢,紛然殊途,必有一出。決不泯泯,草亡木卒。嗚呼鎛鐘,又將奚恤?
①鎛(bó)鐘:"鎛"是古代一種樂器,形狀像鐘,比鐘大。《儀禮大射禮》:"其南鎛,皆南陳"。《國語周下》:"細鈞有鐘無鎛"。②筍虡(jù):古代懸鐘、磬之木架。③銍(zhì):短柄的鐮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