鎖喉癰

鎖喉癰,中醫病名。是指發生在結喉正中處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其特點是來勢暴急,腫勢散漫,範圍較大,其症狀發生變化很快,可並發喉風、重舌等險證。相當於西醫的口底部蜂窩組織炎。

基本介紹

  • 中醫學名:鎖喉癰
  • 相關西醫疾病:口底部蜂窩組織炎
  • 疾病分類:外科—瘡瘍
  • 常見發病部位:結喉正中處
  • 常見病因:外感風溫邪毒
  • 傳染性:無
名詞解釋,與西醫病名的關係,病因,病機,臨床診斷,診斷要點,鑑別診斷,辯證論治,辨證要點,治療原則,證治分類,其他療法,轉歸預後,預防調護,歷史文獻,

名詞解釋

鎖喉癰是指發生在結喉正中處的急性化膿性疾病。其特點是來勢暴急,腫勢散漫,範圍較大,其症狀發生變化很快,可並發喉風、重舌等險證。

與西醫病名的關係

本病相當於口底部蜂窩組織炎。

病因

本病多因外感風溫毒邪或體虛餘毒未清,挾痰熱凝結所致。

病機

外感風溫毒邪,客於肺胃,循經上攻或因痧痘之後,體虛餘毒未清,挾痰熱凝結而成;或因體弱,口唇齒齦生疳,咽喉糜爛感染邪毒而繼發。

臨床診斷

診斷要點

1、初起紅腫繞喉,腫勢散漫不聚,堅硬灼熱疼痛,經2-3天后,腫勢可延及頸部兩側,甚至上至腮頰,下至胸前。因腫連咽喉、舌下,可並發喉風、重舌,以致湯水難下,嚴重者可引起窒息。伴壯熱口渴,頭痛頸強,納差,大便乾燥,小便短赤;甚至氣喘痰壅,發生痙厥。如腫勢漸趨局限,根盤漸收,按之中軟者,為成膿之象;如按之中軟應指者,為膿已成熟。
2、輔助檢查:血白細胞總數常在(15~20)×10/L,中性粒細胞80%一90%。

鑑別診斷

1、頸癰初起塊形如雞卵,皮色不變,腫脹範圍相對較小,灼熱疼痛,經7~10日成膿,10~14日左右可以癒合。伴有明顯外感風溫症狀。
2、癭癰發病前多有風溫、風熱症狀,頸前結喉兩側結塊,皮色不變,微有灼熱,疼痛牽引至耳後枕部,較少化膿。

辯證論治

辨證要點

本病辨證,應辨實證、虛證。壯熱,口渴,結喉處紅腫繞喉,堅硬灼熱疼痛,腫勢蔓延為實證;潰後膿出稀薄,瘡口難斂;伴低熱不退,口乾少津,為胃陰虧耗,為虛證。

治療原則

鎖喉癰多因外感風溫加痰熱之邪、肺胃積熱或熱傷胃陰所致,故清熱解毒為主要治療方法。同時,應辨明病因,審因論治以治本。熱毒聚結證宜散風清熱,化痰解毒;熱傷胃陰證,宜益胃養陰,清解餘毒。

證治分類

1、 熱毒聚結證
證候:結喉處紅腫繞喉,堅硬灼熱疼痛,腫勢蔓延;壯熱,口渴,頭痛頸強,吞咽困難;舌紅絳,苔黃膩,脈弦滑數或洪數。
治法:散風清熱,化痰解毒。
方藥:普濟消毒飲加減。
常用藥:牛蒡子、黃芩、黃連、甘草、桔梗、板藍根、馬勃、連翹、玄參、升麻、柴胡、陳皮、薄荷、僵蠶。
2、 熱傷胃陰
證候:潰後膿出稀薄,瘡口有空殼,或內潰膿從咽喉部流出,瘡口暗紅,瘡口難斂;伴低熱不退,口乾少津,納谷不香;舌紅,脈細數。
治法:益胃養陰,清解餘毒。
方藥:益胃湯加減。
常用藥:沙參、麥冬、細生地、玉竹。

其他療法

外治法:
初起用玉器散或雙柏散以金銀花露或菊花露調敷患處。並經常保持敷藥濕潤。膿成則切開排膿,刀法應循經直開。膿盡用生肌散、白玉膏換藥。

轉歸預後

經治療後,本病轉歸以根腳漸收,腫勢高起,漸趨局限,易潰膿的為順症;如根腳不收,漫腫平塌,色轉暗紅,難以潰膿的,則為逆證。潰後膿出黃稠,熱退腫消者輕;膿出稀薄,瘡口有空殼,或內潰膿從咽喉部穿出,全身虛弱者重,收口亦慢。

預防調護

一、 預防
1、 進行適當的戶外活動和體育鍛鍊,增強體質。
2、 注意病後調理,避免直接吹風。
二、護理
1、及時處理原發病灶。
2、一旦發現結喉部紅腫不適,應及時治療,不要延誤。
3、高熱時應臥床休息,氣喘氣促時應取半臥位。

歷史文獻

《外科精義》云:“夫五發者謂疽發於腦、背、肩、髯、鬢是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