鎏金伎樂八棱銀杯是出土於西安何家村遺址的“大唐遺寶”文物之一,具有濃郁的西域風格,裝飾精細豐富,整體大氣,華貴。是盛唐時期重要的文物之一,為研究“絲綢之路”提供了重要的史料。現藏於陝西歷史博物館內。
基本介紹
- 中文名:鎏金伎樂八棱銀杯
- 館藏地點:陝西歷史博物館
- 出土地點:何家村遺址
- 文物地位:國家一級文物
- 所屬年代:唐中期
流傳歷史,文物鑑賞,文物研究,文物價值,
流傳歷史
該文物發現於1970年10月,西安南郊的何家村內。何家村是唐長安城興化坊所在地,基建施工時窖藏出土了兩個陶瓮和一個提梁罐,1000多件深埋地下上千年的金銀器、玉器、貴重藥物、中外錢幣、銅器展露“真容”。唐代是中國古代最強盛的時代,而金銀器、玉器又是唐代工藝美術的代表,盛唐時期的何家村窖藏可稱得上“皇冠上的明珠”,也有專家稱其為“何家村遺寶”、“大唐遺寶”,它與西方著名的考古發現“阿姆河遺寶”相對應,成為20世紀中國重大考古發現。鎏金伎樂八棱銀杯就是其中的一件珍品。
文物鑑賞
該器物高6.6,口徑7厘米。侈口、環底、喇叭形圈足、環柄,柄上飾有兩胡人頭像。杯身被鏨出八個棱面,這八個區域內分別裝飾著樂伎、侍者和舞蹈者。銀杯杯身背景為忍冬卷草、山石飛鳥和蝴蝶,通體飾魚子紋為地。杯的足沿裝飾有環狀連珠。手柄上有指墊,上飾高鼻深目的兩個胡人頭。澆鑄成型,魚子紋地,地紋及人物細部採用平鏨手法。文物無論從人物形象、服飾還是樂器、舞蹈都表現出濃郁的西域風格,充滿著濃郁的西域色彩,杯身銀地金花、裝飾精細豐富,效果華貴之極。不論是造型還是它的這個工藝非常的嚴謹,專家推斷,該文物可能是當時中央官府的作坊製造出來的,或者是西域進貢給唐王朝的貢品。其富麗堂皇,雍容華貴與整個唐代的風格是一致的。
文物研究
據史料記載,興化坊是當時王族貴戚和達官顯要居住的黃金地段。時代上能夠吻合的,而且位置上可以和擁有這一批文物地位相當的,可能是邠王李賢的兒子嗣邠王李守禮。
邠王李賢生前曾被立為皇太子,人稱章懷太子,後來因為他反對母親武則天持政,被廢了太子之位,他的兒子李守禮受父親的連累被長年囚禁在宮中,直到唐中宗登上皇位,李守禮繼承了邠王的王位。後來,李守禮還擔任過司空等官職。而司空即是主管皇宮手工業作坊和金銀鑄造業的官員,所以他有條件接觸到這批財寶。因此最初參加考古發掘和研究的學者推測,這批器物是邠王李守禮埋藏的,埋藏地點在邠王府內。明確標有年代的是租庸調銀餅,上面刻有開元十九年,也就是公元731年的字樣。租庸調銀餅是地方繳納給官府的稅銀,它是一種有價值的原材料,通常需要將它製成其它器物之後才有明確的價值和使用價值,所以銀餅按原樣保存的時間一般不會太長,而同時出土的其它器物的年代應該都不會晚於這塊銀餅的年代。
根據文獻《兩京新記》和《唐兩京城坊考》記載,在唐長安城興化坊中曾經居住過的達官顯貴除邠王李守禮之外,還有尚書租庸使劉震,而租庸使是中央政府負責徵收租庸調的官員,他完全有可能接觸這些金銀財寶。在當時,還有一個大事件,那就是“涇原兵變”,當時有權利處置大批財寶的租庸使劉震,那么他先派人把金銀財寶二十馱先運出去,之後自己帶著比較輕便的更貴重的東西逃跑。據推測,在叛軍占據京城的那段時間裡,社會秩序十分動亂,劉震將銀杯等皇室擁有的財寶埋藏在自己的家裡,然後投降了叛軍,但當時劉震不敢、也不願意將埋藏的財寶取出上繳。在朝廷平息叛亂後,劉震夫妻由於犯下了投敵的不赦之罪,雙雙被處死,於是這些珍貴的財寶也就隨著他們的去世而沉睡在地下,從此再也無人知曉。